发布作品

    瑞虎8被“一拳砸出坑”,是奇瑞车质量不行?

    中车网评论头像中车网评论头像
    中车网评论02-01

    编辑导语:瑞虎8(图片|配置|询价)被人一拳将引擎盖砸出大坑,这恰是产品合格的表现。

    被砸出坑存设计因素

    前不久,“一奔驰车主一拳将奇瑞车引擎盖砸出坑”的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1月31日来自官方的处罚,已经将当事双方的纠纷处理完毕。

    不过,因为一拳就能将汽车的引擎盖砸出一个大坑,这一略带夸张的视觉效果,还是引起了不少网民对涉事汽车质量的质疑。

    有网民在相关视频的评论区发言称,“还是改改机器盖子吧,奇瑞车也太脆皮了”、“听声音就知道厚度,都不好意思说国产车”。更有新浪微博大V称,“奇瑞难道不应该反思下,啥引擎盖轻易就能被砸出坑?”

    诸如上述言论在互联网上不胜枚举,将问题指向奇瑞汽车的质量。面对网民的质疑,1月31日,奇瑞方面对这一现象答复网友时表示,“引擎盖的硬度符合安全标准,主要是为了保护车内乘客和行人,且不影响整车安全。”

    后其又进一步解释称,“车辆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行人安全保护的要求。引擎盖下方,装置包括了吸能泡沫、弹簧装置等,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能够吸收冲击力、减少对行人的伤害。”

    作为被“拳击”的主角,瑞虎8是奇瑞在2018年对外推出的车型,已经持续热销至今。在2023年,瑞虎8是国内最畅销的中型SUV之一,乘联会零售数据显示,瑞虎8在2023年售出12.7万辆新车,在自主品牌中,是仅次于比亚迪唐DM-i的国产中型SUV车型,在自主中型燃油SUV中,则是销量第一。

    而以批发销量来计,瑞虎8销量达到23.2万辆,还是中型SUV市场中仅次于Model Y的产品。在瑞虎8的销量贡献下,奇瑞汽车也在2023年销量创下新高,其中,奇瑞品牌实现全年销量134万辆,同比增长47.6%。

    对于奇瑞的解释,中车网也通过多方了解,得到的结论也证实奇瑞所言非虚。中车网随机找到两家第三方修车店,两家店内的员工均表示,这种引擎盖被人力砸出坑,肯定不是质量原因,目前汽车的覆盖件强度都不高,砸出坑和材料以及设计都有关,且不仅仅是奇瑞品牌的引擎盖,故意砸其他品牌,应该也可能造成类似效果。

    宝马引擎盖也塌过

    一自主品牌的内部人士对此也同样表示,前舱上的引擎盖本身也没多硬,再加上拳头劲大,一拳下去砸出一个坑,是完全能够实现的。而对于前机舱吸能以及要通过行人碰撞测试等说法,其也表示肯定。

    这不仅仅是国产品牌的设计,某合资品牌内部人士也对中车网证实,“一般情况下,很多车的引擎盖设计包含了行人保护功能,具备一定的缓冲性能,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行人的安全,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

    事实上,互联网上关于发动机引擎盖的质疑、吐槽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发动机舱盖怎么这么薄,感觉稍微放个重物都要陷下去了”、“厂家也太偷工减料了吧”、“这个产品质量不过关呀”等等言论,都曾发生在国内各个品牌的车主日常的吐槽中。

    而值得一提的是,引擎盖因人力作用,导致变形的故事,也不仅仅发生在瑞虎8身上,这样的故事也曾在豪车品牌上发生过。

    2019年4月时,一宝马女车主坐在宝马车引擎盖上维权时,就曾发生过,直接将车辆的引擎盖坐变形的情况,这一事件在当时得到媒体广泛传播。而彼时,引擎盖的问题也被外界关注。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下,至今还能看到当时网民对这一现象的评价,“现在终于有了纸糊的宝马。”

    但这实际上并不是产品质量问题,现代车辆设计要求覆盖件尽量柔软,以达到保护行人的目的。假设引擎盖足够硬,撞击物体时,引擎盖有可能直接插入驾驶室。

    这样的汽车设计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汽车碰撞时溃缩吸能设计”,简而言之就是,该硬的地方要硬该软的地方要软。

    “溃缩吸能”由被称为汽车安全之父的贝拉·巴恩伊(Bela Barenyi)提出,巴恩伊将车身设计分为三部分,其中,中部的乘员舱使用结构较强的材料,保证碰撞不变形,而乘员舱前后则是定位为可以溃缩变形的缓冲区,用来吸收碰撞时的能量。

    后来“溃缩吸能”的设计被奔驰率先采用,并应用在第三代奔驰S级(W111)上,该车也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上第一款具备了被动安全标准的车型。至今,“溃缩吸能”仍然是汽车被动安全技术的设计准则。

    .万次阅读
    213评论
    45赞同
    收藏
    分享
    213评论
    4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