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沉淀”后的奇瑞,真回归高质量了吗?

    说车的老鱼头像说车的老鱼头像
    说车的老鱼01-12

    作者|Erer0


    过去的2023,奇瑞汽车逆袭成了一匹「黑马」。

    一份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奇瑞控股集团累计销量达到1,881,316辆,同比增长52.6%,其中,集团年出口汽车高达937,148辆,同比增长101.1%。内卷之下,奇瑞汽车这个「出口大户」似乎成了一大赢家。

    但就像阳光照到的地方,就一定有阴影一样,奇瑞这张看似漂亮的数字背后,其实也暗藏忧患。正如一位业内是人所言,「奇瑞集团的销售太过依赖出口,而本土市场的新能源转型又过慢,这对奇瑞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

    要短期的市场销量,还是更长远的品牌梦想,从来都是一件很难抉择的难题。车市沉浮,奇瑞汽车该何去何从?

    1

    从奇瑞的销量结构不难看出,奇瑞集团的销量和营收的增长动力则日渐依赖出口。

    2022年,奇瑞集团的总销量为123.27万辆,其中出口占到45.13万辆。2023年,奇瑞集团累计销量达到188万辆,而出口销量高达93.7万辆。这也意味着,奇瑞把一半以上的车型卖到了海外,出口占比也在逐年增加。

    可以说,出口占据了奇瑞集团销量和营收的半壁江山。对奇瑞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毕竟,在任何一个行业,过度依赖某一个事物都并非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

    时至今日,汽车产业这股内卷之风已经席卷到海外市场了。尤其是在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正在加速谋求出海。这其中,不乏比亚迪、广汽埃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实力强劲的选手。

    这一态势也传递出一个信号:新能源车企集体出海,「外卷」不断加剧,纷至沓来的后来者将不断分走奇瑞汽车的蛋糕。

    都说「无内不稳」,作为一家老牌的中国车企,奇瑞汽车应该把重心聚焦到本土市场,提升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进而朝海外市场扩张,最终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要想不被淘汰出局,中国车市才是最好的试炼场。

    不可否认,奇瑞在海外市场如鱼得水,但如果长期处于国内国外销量「倒挂」的话,对奇瑞汽车实现长远且稳定的发展是弊大于利的。

    2

    在海外市场战绩累累的奇瑞汽车,但在国内新能源领域却毫无存在感。

    「奇瑞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奇瑞集团2023科技日上坦然的做了一番「自我批评」。扒开奇瑞新能源的现状,其既缺乏具有竞争力的车型,又没有积累起品牌号召力,电气化转型还慢半拍。

    但其实,奇瑞入局新能源领域并不晚的。时间拉回1999年,奇瑞成立了第一个清洁能源项目组,彼时,新能源汽车还是一个无人踏足的「无人区」。2010年4月,奇瑞新能源汽车公司正式成立。算起来,奇瑞已经走过20多年的新能源汽车自主研发之路,甚至比比亚迪的入场时间还要早4年。

    但从结果来看,比亚迪用20年时间,从一家默默无闻的自主车企迈向了新能源最高峰。而奇瑞汽车却拖了后腿,其在新能源领域并未掀起多大风浪,能摆上台面的仅有小蚂蚁、无界Pro、QQ冰淇淋等几款微型电动车。

    但凭小蚂蚁、QQ冰淇淋是两大主力,是无法跟比亚迪、造车新势力们这样强大的对手相抗衡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两款车型所在的细分市场正在遭遇下滑,2023上半年,国内新能源微型车销量大盘下跌,累计零售销量只有30万辆,同比跌幅达到 42.1%。

    同时,欧拉黑猫&白猫、宏光MINI、五菱缤果、长安Lumin,吉利熊猫mini以及比亚迪海鸥等竞争对手的接踵而至,进一步夺走了奇瑞小蚂蚁和QQ冰淇淋的市场份额。

    面对越来越卷的新能源市场,奇瑞汽车才不慌不忙的掏出了一款中型纯电SUV——舒享家(eQ7)。只不过,这一细分市场太卷了,不乏枭龙 MAX、深蓝S7、Aion Y、几何C、银河L7等实力强劲的对手,初来乍到的奇瑞舒享家(图片|配置|询价)面料的压力和挑战都不小。

    3

    在电气化浪潮下,奇瑞汽车亟待寻找新的发力点。

    「明年,我们在新能源的行业排名上就不会像今年这么客气了,一定会进入全国头部位置,而且绝不会靠亏损来换取销量。」尹同跃在2023奇瑞科技DAY上撂下狠话。

    看得出来,尹同跃是准备在新能源领域大干一场了。只不过,奇瑞汽车的战略布局能不能撑起尹同跃的这片雄心?

    在产品策略上,奇瑞公布了「车海」战术,计划在两年内拓展至24款超能混动3.0和15款E0X高端电动新品。其中,奇瑞风云A8、风云T9、星纪元ES、星途瑶光C-DM、捷途旅行者C-DM、iCAR 03等全新新能源车型将陆续推出,朝燃油、混动、纯电几大产品品类全面出击

    加大科研投入,也成为奇瑞汽车的发力重点。尹同跃在奇瑞科技 DAY 上表示,未来预计未来五年,奇瑞将投入超过 1000 亿元用于研发,预计研发人员将超过 2.5 万,其中超过 50% 会是软件研发。

    此外,奇瑞汽车还将重心开始由造车向着智能倾斜,打造成为一家科技型企业。尹同跃坦言,「奇瑞要持续学习苹果、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要从过去一产品开发为重点,转变为以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为重点,大胆追求颠覆式创新、融合式创新。」

    这份看起来很励志,也很激进的战略部署,为奇瑞在电气化转型的路上增添了几分信心,只不过,眼下汽车产业已经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比亚迪已坐上了新能源市场的头把交椅,极氪、阿维塔、深蓝、魏牌、埃安等传统新能源品牌争奇斗艳,蔚来、理想、小鹏三兄弟更是在纯电动市场打得火热。

    可以预见的是,2024年乃至未来的新能源战场必然是硝烟弥漫,内卷之下,留给奇瑞翻盘的机会和时间已经不多了。


    .万次阅读
    107评论
    27赞同
    收藏
    分享
    107评论
    2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