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小米汽车被指外形神似保时捷,为何设计很难出现创新?

    天和Auto头像天和Auto头像
    天和Auto2023-12-28

    小米汽车发布会正在进行中,笔者看到了一些关于设计的评价。

    有些汽车爱好者认为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酷似保时捷Taycan,牵强附会还是确有其事呢?单纯从车辆的侧面设计来看确实有一定的相似度,座舱曲线、前后轮眉、整车比例都很像,主要差异似乎是灯组。

    所以不能否认两车确实有相似之处,采用这个设计方案难免被议论,可是有没有想过这个结果或许正是小米公司所期望的呢?

    为何要借鉴

    汽车设计原创度不高的车很容易成为关注焦点,尤其是与知名品牌的知名车型相似的车会收获更多的流量;曾经的众泰就是这么火起来的,或者说大多数自主品牌都经过了这样的阶段,比如比亚迪F3/6/S6/M6模仿过丰田、奔驰和雷克萨斯,长城赛弗模仿丰田4Y、H3与五十铃高度相似、M2模仿丰田B/b等,奇瑞瑞虎模仿RAV4、QQ模仿雪佛兰乐驰。这些车都是为人熟知的经典车型,只不过基本都停产了,但曾经也都热销过。

    车企起步的初期在设计上借鉴成熟车型是最容易获得成功的,虽然人们从情感上都更愿意选择原创品牌和原创产品,但是在仿制品有价格优势的前提下仍然会乐于接受,直到仿制品和原创品的价格达到相当的标准线才会淘汰掉仿制品。燃油车在经历了长期的激烈竞争之后,自主品牌终于成熟了起来,也把合资汽车的价格拉了下来。此时已经做到仿制品和原创品的价格相当,所以自主品牌的汽车也必须采用原创设计。可是电动汽车还远没有做到与燃油车价格齐平,整体价格是偏高的,那么此时的电动汽车选择在设计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借鉴则能收获更多的订单。

    外形同质化

    不止小米SU7和保时捷Taycan相似,未来电动汽车的设计会高度一致。

    汽车同质化是无法改变的趋势,未来的汽车一定会越来越像;究其原因主要是汽车电动化,电动汽车的储能依旧是短板,说白了就是动力电池的容量很难达到更高的标准,所以如何降低风阻系数以提升续航里程则成为考验所有车企的难题。

    反之,如果在设计环节都要加入降低车身风阻系数的考量并作为优先的话,那电动汽车则必然会越来越像。

    因为降低风阻系数的设计方案基本相同,或许这样的结论会有些难以接受,那就再来看一组图片的对比,以下均为知名度较高的电动轿车,猜一猜是哪些车吧。

    图1:零·1

    图2:智·7

    图3:星·S

    图4:昊·T

    图5:蔚·7

    从侧面来看是不是非常像呢?

    第一、二台车的侧面几乎如出一辙,这五台车的整体风格基本相同;基本都采用掀背式尾门或溜背式设计,前悬、后悬、轴距、L113的标准也都相当,然而就是这种设计理念才能有效降低风阻系数。所以不论有多少个品牌的车子已经使用,其他车企也不得不使用;最终则必然出现车辆外形同质化,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车辆性能同质化,并且还会出现性能廉价化的变化,汽车将因为电动化而逐渐失去附加属性而回归使用属性,到了这个节点之后就是汽车共享化的开始。

    总结:小米SU7其实只是外形同质化的一系列轿车之一,之所以会有些像保时捷也并不难理解;因为造运动型高性能四门车的品牌不多,而这些车企从燃油车时代就开始考虑到降低车辆风阻系数,尤其是保时捷这种会造跑车的车企。总而言之就是这些车超前的描绘出电动汽车的设计方案,现在的电动汽车只是将曾经的高端车设计理念搬了过来并下沉到普通车辆上使用,所以也才会出现“模仿与借鉴”的感受。

    就是这样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万次阅读
    301评论
    29赞同
    收藏
    分享
    301评论
    2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