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五大全球首创技术,比亚迪超前构建全能充电体系

    懂车市家头像懂车市家头像
    懂车市家2023-12-20

    都说奇瑞是传统油车的理工男,那么新能源时代呢,论创新能力,比亚迪也是首屈一指了,毕竟太多创新新科技加持了,今天咱们就聊聊咱们国家的新能源充电体系建设,比亚迪妥妥的是元老功臣之一,尤其是比亚迪五大全球首创技术,超前构建全能充电体系。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行业普遍面临三无困境:一无充电技术,二无充电基础设施,三无充电标准。为破解这些发展难题,比亚迪率先实现充电技术从 0 到 1 的突破,在车端 和桩端,皆自研了家用和公共领域的交、直流充电技术,为国标交、直流充电标准提供了参 考范本,也成为首批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标准起草单位。比亚迪的五大首创技术解决充电难题, 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有了“根”,这不如今咱们国家的充电体系很多都来自比亚迪的贡献。



    比亚迪如今手握新能源全产业可谓不容易,其实远在七八年前比亚迪就在深耕充电体系建设了,在2015年左右,大部分国人认为当时的新能源汽车体验感太差,这个确实如此,当时的充电效率普遍偏低,另外大部分买车依然是油车,只有少部分第一次“吃螃蟹”的买了新能源汽车。其实彼时比亚迪率先突破了全球首创乘用车 800V 高电压平台,搭载车型有秦 EV ( 2015 款)、 唐 DM ( 2015 款)等车型。


    该技术可实现百公里加速快至 4 秒级,纯电续航里程可达 450km 、 快充功率提升至 60kW , 全方面升维用户体验。 比亚迪 800V 高电压平台超前行业 2-3 代,当时,市面上的 乘用车都是低电压,只有比亚迪是高电压。但是拿到如今肯定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自建超充桩覆盖面有限, 且建设周期较长,比如公共充电桩百万级网络是很多车企难以跨越的规模鸿沟; 而公共快充桩的电流受国标限制, 功率提升范围始终有限。 基于此背景, 比亚迪开创性提出“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 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充分利用庞大的公共快充桩生态, 以“升流 ” 方案, 提升公共桩大 功率快充效率。 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不依赖自建超充桩, 并适配国内公共快充桩, 无需改变硬件, 车辆 同时插两把充电枪, 可大幅提升充电电流, 使得整车突破公共快充桩国标最大 250A 的 电流限制, 最高可实现充电电流翻倍至 500A ; 结合国内主流的 80-120kW 公共快充桩生 态, 通过双枪超充技术可实现充电功率


    不得不说,比亚迪也算是发挥理工男身份,首创的升压充电技术,彻底实现车桩兼容,全面适配所有直流充电桩。比亚迪推出更符合我国充电国情的升流方案,全球首创乘用车双枪超充技术,让 公共快充桩秒变超充桩,短时多补能,处处能超充。以腾势 N7 为例,双枪超充最大功率可 达 230kW , 公共快充桩上实现 15 分钟充电 350 公里。


    前一阵子,懂车帝官方又在东北进行新一轮冬测试完可谓争论不断,其实比亚迪在东北地区也是新能源市场份额最大之一,因为比亚迪又全球首创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即使在北方极寒地区也能快充,众所周知北方冬季极寒,大部分电车充电效率极慢,比亚迪首创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在行业内首次实 现了极低温下冷车快充。 在 -30 ℃极寒条件下,以腾势 N7 为例,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让电池加热速率较 传统方案提升 230% , 电池满充时间降低 30% , 北方用户冬天也能享受到快充体验。 不仅在充电时能自加热,在驻车和行车状态下,都能智能启动自加热技术,保障极低温整车性能。这离不开比亚迪创新开发“电池复合直冷技术 ” 加持。上下层冷板立体式布局: 通过电池上下两面均铺直冷板的设计, 拓展电池热管理潜能, 电池冷却面积增加 100% ; 分区式冷媒自适应控制系统: 分别采用控制阀独立控制, 智能实时分区调节上下层冷板 的换热量, 最大限度降低电池温升速率。充电工况, 通过识别充电功率, 自动调节和适 应高低热负荷, 以达到冷量的合理分配。行车工况, 通过识别系统压力, 自适应启动上 冷板, 既降低了热管理系统能耗, 又保证了冷却效果。


    可以说比亚迪不断兼容过去标准,未来也可拓展,对充电商友好并且可兼容现有标准,可以说比亚迪不断构建更符合当下国情的充电技术体系,不断升级用户的全场景充电体验凭借20年的技术积淀和深厚功底,比亚迪持续创新和研发投入,构建更符合当下国情 的充电技术体系。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