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第四代特斯拉Model S 热管理系统

    易搜云头像易搜云头像
    易搜云2023-12-04

    本文将对特斯拉Model S(图片|配置|询价)的热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技术分析,以探索特斯拉如何实现高性能和高续航里程。

    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看电池,电池的核心技术看热管理。要说特斯拉创

    建了什幺壁垒,那肯定就是它的热管理系统。要让迄今能量密度最高的

    7104颗动力锂电池,在寒冷的北欧和炎热的赤道,均保持稳定状态。这其

    中涉及到的硬件布局与软件算法,才是特斯拉真正的“杀手锏”。

    特斯拉 Model S共有 249项专利,其中有 104项与电池

    有关。而在这 104项中,大部分也是跟热管理相关的专利技术。热管理系

    统的研发水平,不仅关系到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也直接影响到续航里程的

    表现。

     整体上说就是所谓的“热管理”,而简单地说指冷却系统,具体包括散

    热、产热、制冷,以及多余热量的利用。


     在动力电池的冷却方面,有两种主流选择:空气冷却或液体冷却。空气

    冷却,顾名思义靠行驶过程中的气流来带走热量,这种冷却系统成本低、

    结构简单,但效率也低,而且占用空间较大;相比之下,液体冷却效率最

    高,适合特斯拉装备的大功率电池,而且在结构设计上比空气冷却要更加

    灵活,但关键因素是成本较高。

    在电动汽车中,电池是汽车的关键部件。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取决于其温度,因此热管理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特斯拉的热管理系统由几个部件组成,包括散热器、冷却液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加热器。这些部件的功能是控制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器的温度,以确保它们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散热器

    特斯拉Model Y(图片|配置|询价)的热管理系统包括一个位于车辆前部的大型散热器。这个散热器有助于分配来自车辆的热量,并将其从车辆中心引导到车辆侧面,从而保持车辆的温度平衡。散热器通过冷却液循环系统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并将其带回冷却器进行冷却。

    与特斯拉Model Y相比,许多传统汽车制造商可能没有针对电池温度优化设计。例如,福特的新能源车型Mach-E的电池温度工作范围为-10°C至45°C,远低于特斯拉model Y的工作范围。此外,通用汽车雪佛兰Bolt EV的电池在寒冷天气下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该车型的电池组只有一个加热器,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热量将电池保持在最佳温度范围。

    与特斯拉Model Y相比,传统汽车制造商在电机温度方面的设计也可能存在一些差距。例如,新款起亚EV6电动汽车的电机最高运行温度为140°C,而特斯拉Model Y的电机最高工作温度约为200°C。这可能是因为特斯拉Model Y的发动机使用了更先进的冷却设计,而起亚则使用了传统的风扇冷却系统。

    冷却液循环系统

    特斯拉Model Y的冷却液循环系统由一个冷却器、泵和多个散热器组成。当电池和电机工作时,它们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冷却液循环系统将冷却液输送到蓄电池和电机附近的散热器,散热器吸收热量并将其带回冷却器进行冷却。在高温环境中,冷却液循环系统有助于保持车辆温度稳定,防止电池过热,从而延长电池寿命。

    空气循环系统

    特斯拉Model S的空气循环系统有助于散热,并在驾驶时保持车辆温度平衡。该系统包括多个风扇和进气口和出气口,有助于车辆将冷空气引导到散热器中,并排出热空气,以将电池和电机的温度保持在正确的范围内。在炎热的夏季或高海拔地区,空气循环系统可以提供额外的散热,以防止电池过热。

    特斯拉Model S对空气循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也可能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先进。例如,特斯拉Model S的空气循环系统从座椅下方吸入空气以提高冷却效率,而福特Mach-E的空气循环体系则从车顶吸入空气。此外,特斯拉的空气过滤器过滤99.97%的颗粒物,高于许多竞争对手。

    热泵

    特斯拉Model S的热泵有助于在寒冷天气下保持车辆温暖。热泵利用电能将热量传递到冷却液中,并将其输送到电池和电机附近的散热器。通过加热液体,热泵可以提高车内温度,并确保电池和电机始终处于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

    特斯拉Model S可能也比其竞争对手更好地设计和优化了热泵。例如,特斯拉Model S配备了最先进的电加热系统,可以快速加热车内的空气和座椅。另一方面,起亚的新款EV6可能没有足够高效的加热器,而且加热车内空气的时间更长。

    电子控制器

    特斯拉的电子控制器监测和控制车辆的温度,以确保其处于最佳运行状态。电子控制器控制冷却液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加热器的运行,以将车辆温度保持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此外,电子控制器可以检测车辆电池的温度。

    免责声明:分享此文仅为传播汽车相关技术知识,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原作者的辛苦付出;若有侵权异议等请跟我们联系协商或删除,谢谢!

    次阅读
    4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4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