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华为与长安成立合资公司,四处“招花惹草”,实际是盘大局?

    车打芝士biu头像车打芝士biu头像
    车打芝士biu2023-11-29


    这个消息一出,给了许多人一个措手不及,不是三番两次重申不造车吗?先是和赛力斯合作推出问界还提供了华为的销售渠道,又和长安合作计划打造智能汽车开放平台,华为到底想干嘛?

    对于这次合作,恰恰是华为的一个聪明之举。华为拥有在ICT领域的技术能力,包括现在也正在进入的半导体领域,但是一直重申不造车主要还是面临着三大矛盾。第一个矛盾,“不造车”能不能活下去?

    我们要意识到“造车”本质上是一门生意,不管是华为的HI CAR还是智选模式都有别于比亚迪、特斯拉,这类从供应链整合到整车出产的单项价值链;又或者像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与车厂合作这类“场景+智能化”的双向互补模式。而华为的更像是一种单项模型,说的好听是“帮助车企造好车”,不好听就是“摇尾巴敲锣鼓”。一方面华为车机系统体验感确实好,但是问题是车企不买单呀;另一方面华为的渠道销售很厉害,流量入口巨大能够帮助卖好车,最后华为搭售了展台、流量、甚至搭上了品牌,最后分润多少?一台问界华为只收取了10%的合作费用。

    我们要知道华为汽车已经累计投入了几百亿,研发团队已经多达5000人以上,到2022年底,华为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78亿元,同比下滑了70%。以华为的体量绝不会去小打小闹,包括在大领导“活下去”的指令下,余总在2025年实现盈利的目标可能都非常困难,这样的商业模式是非常不健康的。

    第二个矛盾是“出卖灵魂的问题”。因为华为的这种模式确实是让某些车企沦为了“组装车间”的存在,所以包括如此配合的小康,在合作中也传出了一些抱怨,事实出现的矛盾是华为想要找到适合的成熟车企,心甘情愿合作的企业并不多,只能找些小车企来合作。

    第三个矛盾是“重复装轮子的情况”。问界、智界、听说还有四界;零部件模式、HI inside伙伴又是智选车,概念太多模式混乱。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帮助各种车企解决问题上,这不正常,华为团队应该把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自己最擅长的打磨技术以及产品整合方面。

    目前华为汽车用让出股权的方式,表面看是交出了股份,实际本质上是交出了华为的金箍棒,反向交出了自己的“灵魂”,华为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三大矛盾。第一,实实在在出让股份,让同行变成投资者参与者,让所有人共享到发展带来的收益;第二,合资企业你的就是我的,不再存在出卖灵魂的问题;第三,研发团队正式归位,当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时候,家里的事情都是好商量的。

    随着华为合资模式的推进,未来越来越多车企的加入,可以想到将来会对汽车产业带来多么巨大变化。首先就是开始形成一个以“华为”为领头的派系,车企也需要反复斟酌是单打独斗,还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第二点就是华为的这种“共和博弈”展现了一个事实,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潜力还是巨大的,没到最后的决胜局,内卷不是唯一的手段,而精进才是视野的本质。

    次阅读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