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燃油车复苏,电车省油不省钱:充电涨价,该停了!

    王新喜头像王新喜头像
    王新喜2023-11-13

    文/王新喜

    目前车市的一个信号是,燃油车正在恢复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134.2万辆,环比增长11.4%。作为传统车企的东风日产,在11月初公布了10月份的成绩单。从其海报数据可以看到的信息是,10月销量环比增长30%。

    放在今天新能源汽车正在主导行业话语权以及舆论关注度的时候,燃油车还能达到这个增长速度,是在不少人意料之外的。

    这背后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是面对新能源车的竞争,现在燃油车的价格战越来越频密,包括此前国六老库存促销战,拉动了销量的增长。

    其次是,不少燃油车新车的性价比越来越高,比如说,目前11月上新的燃油车,途观L、UNI-K等,性价比提升明显。此前有媒体报道,奔驰C级(图片|配置|询价)的最高降幅已经高达43%,优惠力度从6万~11万元不等;宝马5系(图片|配置|询价)基本全系有8万~9万元优惠;奥迪A6L(图片|配置|询价)一半左右的车型优惠9.8万元起,顶配车型更是降价15万元等。

    在三四线与农村地区,燃油车的市场依然广阔,比如在北方,燃油车不用担心续航问题;在偏远山区,燃油车免除了到处找充电桩的问题。因此,对这些地方的消费者来说,燃油车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燃油车也在车机智能化层面做了很多改进,不断拉近与电车之间的智能化体验差距,包括油价下调等种种因素,拉动了燃油车销量增长。

    从目前来看,政策层面也开始倾向于支持油车与混动。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其中特别提到了“稳定燃油车消费,提出鼓励发展混合动力、低碳燃料技术”。从这种情况来看,燃油车或许还有一波增长。

    政策支持发展油车,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的现状来看,油车保有量大,能促进消费,加油本身就是一桶油半桶税,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税,购置税、牌照税、养路费等,本质上是油车在供养电车。

    电车一直在各种优惠政策加持下,占用购置税减免、绿牌等很多的好处,头部电车与电池企业交的税,与头部油车企业的差距在2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一堆电车企业亏本,市场竞争力与创新、造血能力缺失。

    根据业内列出的数据显示,吉利作为主营燃油车的车企,去年缴税高达473多亿,差不多是常年霸榜的比亚迪(2022年185亿)的2.5倍。而大众中的一汽大众,缴税就400多亿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层面可能想要逼一把电车,让市场的回归市场。毕竟,电车头部企业的竞争力也已经发展起来,到了断奶并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时候,让市场的回归市场,才能更好的锤炼出真正的竞争力。

    充电价格上涨,部分消费者开始选择燃油车

    在电车阵营,不可否认在产品上越来越好了,但是充电续航的短板、电池在碰撞、高温等情况下容易起火自燃的问题偶有发生,影响了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新能源车在外观内饰造型、舒适度、科技感、驾驶感受上进步显著;但传统燃油车则在燃油经济性和续驶里程、安全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以及驾乘舒适性上也进步明显。

    因此,我们看到了新能源车的进步,也不能忽视油车同样在进步。

    燃油车的复苏总是伴随着油价下调的趋势。从10月10日24时起,每吨汽油下调85元,每吨柴油下调80元,调整落地后,全国大部分地区95号汽油将回归“8元时代”。这也将一定程度的拉动燃油车的销量涨势。

    油价有涨有跌,但,让人忧心的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多地公共充电桩价格上涨,让电车车主们感受明显。在峰值期,多地充电桩的价格也都涨到了2元/度以上。有上海车主称,自己常常使用的一个充电桩,价格从1.15元/度涨到了2.05元/度。

    新周刊报道, “十一”假期,很多车主发现高速上的国家电网充电桩涨价了。一位汽车博主称,自己近期在江西省赣州市的某高速服务区充电时发现,服务区内的特来电充电桩的平均价格为2.98元/度,总共121元的电费,仅够行驶200公里左右,在这样的场景内,电价几乎快要超过油价。

    由于用车成本的上涨,“充电费涨价电车成电动爹”在前不久又一次上了热搜。

    新浪新闻针对“充电费涨价电车成电动爹”的话题发起了一个“你是买电车还是油车”的调查,其中有52%的选择油车,选择电车的是23%。从数据来看,充电价格不断上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

    按照经济学角度,随着电车渗透率越来越高,用电紧张必然导致电价上涨,这是经济规律。由此看出,充电价格的走势,成为消费者买车的一个非常看重的指标。

    因此,充电费不断涨价,导致电车省钱的认知不断遭遇质疑。甚至当前“电车是省油,但不是省钱”的声音开始充斥网络。

    当电费快要追上油费,一些车主开始感到焦虑。而电费上涨只是新能源汽车的困境之一,一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本身的售价和车险等相关支出都并不便宜,节假日出行的高速续航焦虑一直如影随形。高速上的充电桩依然人满为患,很多车主都表示自己需要提前规划充电安排。高速上排队也充不上的电,供需决定了价格也将持续上涨。

    况且当前养路费都是油车在承担,过去一直以来是加到油价里,开的越多为路面磨损多付费是合理的,这笔钱迟早会加到电价里。

    油电竞争进入相持阶段,新能源车充电涨价,或许该停了

    电车相对油车的核心优势在于动力强,环保,智能化高,舒适性更好,但如果充电费用无止境上涨,用车成本不断提升,这也推动了一部分消费者依然选择油车。

    从出行成本这块,电车逐步在接近油车出行成本的一半,这还是比较合理的区间,但从未来持续上涨的发展走势来看,最终与油车持平的概率是存在的。

    因此,种种趋势来看,油车恢复增长,其实也与电车阵营的一些变化相关,包括绿牌取消的声音,充电价上涨的趋势,导致预期成本不乐观。新能源车侵蚀燃油车这个过程将会非常漫长,甚至还会出现反复的拉锯。

    在目前,中石油已经铺设超级充电桩,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当前的一大痛点就是电池续航无法支撑长途需求以及充电时间过长,供需关系导致充电费不断上调,要实现用户痛点的改善,需要把充电桩的分布密度提升。

    如果遍布全国大大小小的加油站都能布局大量充电桩,那么,电车的充电续航的焦虑将会极大缓解,这可能会带动电车的销量增长。

    这里面的一个关键是,中石油的入局充电桩,是把充电价打下来还是把电价打上去,这或许也是决定新能源车与油车竞争胜负的重要一方面。

    中国品牌越来越强,新能源车成为中国汽车崛起的一张名片,当然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但面对燃油车强大的基本盘与稳定的消费者群体,新能源车的崛起,需要整个产业链站在消费者利益与立场去考虑整个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的方向。

    电池技术的进步依赖于产业链相关企业的突破,可能短时间内不现实,但目前可以改变的是,“”电车更省钱,用车成本更低”一直是消费者默认的优势,也是电车的最核心的卖点之一。消费者牺牲了充电的时间去换取省钱的这个好处,如果电车没有把这个优势维持住,那么燃油车的反攻态势还将持续。

    目前汽车市场是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已经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在这个阶段,新能源车产业链需要复盘自己的优势与卖点,把“电车省钱”的心智与长板坐实,终充电涨价的动作或许该停了,不过,充电桩行业,虽然不是车企能主导的,不过车企或许要更加深入充电运营网络,通过自建、共建、持股等与线上线下合作的方式,与充电运营商深度合作,让利消费者,稳定充电价格,这可能是当下与燃油车竞争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万次阅读
    202评论
    47赞同
    收藏
    分享
    202评论
    4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