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把设计的“熵减”玩明白了 吉利银河E8的设计可谓遥遥领先

    岳界Nexa头像岳界Nexa头像
    岳界Nexa2023-11-10


    开篇咱就点了题,吉利银河E8(图片|配置|询价)是这一次我内容的主“车”翁!

    有人评价:吉利银河E8这么型可还行?其实通过几个关键词: 45英寸8K巨屏、全球首个量产一体式发光前脸、B级纯电轿车中唯一车长超过5米的产品! 是不是不明觉厉!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这些仅仅是视觉传达给我的“物理性刺激”,下面的时间给您一些“化学性刺激”,把设计的“熵减”玩的很明白的吉利Design,如和通过银河E8的设计从骨子里传递这种,很中华、不传统、更快乐的观感,讲的再透彻一些!

    很简单,下面用吉利E8的三个层面设计故事,讲一个深奥的设计作品:吉利银河E8!

    Part:1 打破“量产”和“概念”的禁锢

    因为,我们知道,汽车作为一台工具,也是我们最为亲密的伙伴;因此设计师认为汽车需要有“表情” ,这也是审美是进化的结果

    人类对表情的每一次识别,都是大脑进行的一次抽象加工,用户看一台车也是如此;通过前脸的设计特征,下意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座驾,而电动车,封闭式前脸的设计让车的前脸布局,逐渐趋同,汽车的前脸设计怎么破局?

    摆脱同质化,这应该是目前中国纯电汽车设计需要跳脱的话题!同时大家还在寻找大不同的汽车设计范式! 或许这就是个代表作: 吉利银河E8 ,Coming Now!

    ※ 破局电动车:打破封闭前脸的闭环

    相信大家对于吉利的银河之光原型车的印象还是非常深刻的,吉利对于以银河之光为原型车的吉利银河序列的“中国味”设计理念,其实是有自己的一套概括的。

    吉利设计团队,将银河之光原型车作为“银河系列”的Design Icon,光电为媒,文化为核打造了新一代的“光之涟漪”这就是—— 全球首个量产一体式发光前脸“光之涟漪 ”,158 个发光窗口组成涟漪矩阵水波涟漪的光语,营造悠远意境 延续着大美中国车,涟漪格栅的气韵 。

    划重点时间:

    在前保上做“针灸” :158 个发光窗口 X 100+微孔 =15800微孔

    具体如何操作呢?

    有句话怎么说? “设计师一张嘴,工程师跑断腿”, 为了实现最佳效果,吉利团队发现目前市面并没有这样的供应商;打微孔、就像在前保上做针灸;难度极高,在浅色上打孔会呈现出一个个黑色的斑块;亦或者强度不达标,完全经不起车规级的严苛挑战。那么,作为吉利的设计团队,既然量产工艺达不到为什么不能用,概念车的特殊工艺?

    其实就是利用微孔镭雕专利技术在前保险杠的 3 层材质上,用激光蚀刻 2 层,雕出 0.2 毫米的精密小孔,最后附上一层特制清漆,做到不露基底的颜色,又能均匀透光,完美呈现通透的视觉,又有极高的强度与耐用度 。

    于是300多个日日夜夜,100多场洽谈、40多轮设计优化,10余轮工艺探索从研发到量产,用 0.2 毫米的微光,吉利照亮技术发展的前景 ;为设计而战,要有信心去打破设计的极限,对抗设计的熵增; 其实更期望的,是有更好的手段、更好的工艺来加分带来设计的熵减 。那么既然说到“熵”减 ,我来讲一讲对于设计的重要性。

    Part:2 :设计的“熵”减

    如果我们把汽车设计看成一个整体,车身上的每一条线、车的体量、肌肉的饱满度、前后脸的graphic,大灯等等所有的detail ,都在整体里形成元素和能量!

    那每一个细节和每一条走线,都是其能量的展现,而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的外力把整个“熵”,减下来,最后达成一种守恒且有秩序、非常调和的设计作品。这就是一个汽车设计师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去观察和指导设计的一个思考角度。尽管你有很好的比例,如果你在很多细节没有处理完善,那就会被啪啪打脸。

    划重点时间:非常重要的汽车设计要点,除了比例之外、重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比例关系,犀利度和视觉美感,没有那么的强烈;即使设计复杂度,但是在每一个对立的角度形成了一个拉扯且平衡的状态;车身的线性在车身上来回的游走,但是他们就非常非常的和谐;这是设计师通过外在的能量,让整个汽车作品,达到一个上“熵”减的目的,这也尤其凸显出一名设计师,或者设计总监的设计和领导能力。

    ※ 银河E8没有刚硬犀利,却有“温润如玉”

    从设计层面看,最能体现车辆外饰豪华感的,是侧面造型的设计。造型设计人员常以车轮大小为基本单位,进行长度比例设计的构造。好看的比例需要一点点的微调,而不是教条遵循1.618黄金分割比。

    银河E8这款Sedan车型的侧面姿态亮点在于压得更低的coupe造型,车头姿态是低趴的,使得车身姿态保持稳重的同时,更具冲击力。由于整个动力总成的变化,相比传统发动机车型,A柱的位置前移倾角很大,在整车轴距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构建出更充足的车内空间。

    • 用指尖的温度 去对抗设计的熵增

    总数据加工出来的型面是没有情感的,而通过手工塑形,才能赋予作品温度。吉利设计独创的 快速塑型法,让油泥模型的型面和曲率的变化更精于“气韵”的表达,不断用指尖的温度去对抗设计的熵增。

    一眼望去,有流光润玉之感! 吉利银河E8的车身整体型面被拆成 9 个不同曲率的折面4个高光面,5个阴影面没有明显的线条与折面;看似波澜不惊,实则移步换景明与暗,虚与实 !

    其实,汽车的高度与长度比例决定了其指向性的强弱,指向性强的车长度与高度的比值不断上升,更强的指向性是车辆做出速度感的基础,因此短车身的车在速度感的营造上有先天劣势。

    类似上面这样的姿态会具有更高的速度感,其实也可以理解车辆的重心更低。以下面这张图为示例:

    ※ 汽车量产设计的顶级风阻

    吉利银河E8从顶部来看,是“前圆后方”的设计,车头圆润的轮廓,有利于降低风阻。车尾的“宽肩”设计,可以减少紊流,有效提升空气动力性能。

    同步,因为吉利银河E8驭风有术,与风竞速,融入超跑空气动力学设计和美学,全车25处低风阻设计,实现了0.199 同级最低风阻系数,气动阻力降低超过93count+,续航里程提升80km+。

    从空气动力学角度,回顾过去近一百年的变化,从「由繁到简」的过程,到最终归一为「设计服务功能」的思路。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历经基本形时期、长尾流线型时期、短尾流线型时期、细部最优化时期和整体最优化时期。

    • Part3: 理性和烂漫的兼得和取舍

    特征线是在产品设计中对产品外观起决定性作用并且能够表达产品意向形态的线条。

    英国知名设计师Baxter提出:人们观察物体时,先快速扫描整体,然后才注意其细部。

    通常前期的感性认知过程具有整体意象优越性,而此整体意象优先性也会形成对细节理性观察的影响或支配。

    • “形”和“神”重塑中国式新美学

    吉利银河E8先在“型”这个角度重塑了对于头灯的认知,灯角的设计既是中国建筑里的「飞檐斗拱」 又像机翼向上翘起的末梢,起到减弱涡流的作用。吉利把航空气动学,也应用到了汽车设计上。

    在视觉前期中,最先影响到人类视觉的因素是产品的外观,也可以说影响人们对产品最直观感受的就是产品的特征线。

    ※ 打破设计的禁锢 “大眼”回潮

    从“神”的层面出发,飞檐虎视前灯组与“虎视”的仿生设计相结合,打造犹如猛虎;同时,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眼神坚毅、中正大气的君子长相是中国人潜意识里认为的好面相;根据目前的设计潮流,有一种在汽车圈弥漫的“千禧回潮”之风。

    其一方面可以影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来决定是否购买,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设计师,通过产品特征线来决定产品造型Q的整体走向。

    • 最终我们回归Inside: 首创1.13米超宽一体悬浮大屏,纵横比8:1

    人机交互系统的革命,带来的是座舱的精简。人机交互的本质,是通过智能化及数字化交互技术,进一步加强和延伸人与周围事物的自然交互能力。所有人机交互方式都是在扩展人的感觉和知觉能力,从而实现自然流畅的互动。传统的基于从命令到反馈的人机交互方式正在被打破,有一个从「被动式交互」到「主动式交互」的转变的过程。

    仰望银河璀璨,映照西子水岸,吉利银河E8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延伸至科技座舱空间,融合科技集成理念,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围绕“宽奢舒适、视听享受、智享驾乘”打造整体银河座舱氛围。

    45英寸8K无界智慧霸屏:座舱屏幕化多为一,实现了一体式巨幕宽屏设计。表面处理集成于盖板,触控集成于显示屏,轻薄设计,实现7.5mm极窄黑边,9.8mm极薄厚度,屏占比98%,精致度UP,视觉体验UP。

    • 说在最后:

    陈政说:不要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征途漫漫,也许每件事都像穿越星际一般困难,我们选择这么做,不是因为他简单而是因为他更难。吉利设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坚持打造“中国味”好设计。怀着这样的初心出发,坚持不走捷径,坚持不畏艰险,坚持植根于中华审美,践行吉利品牌正道。

    吉利设计的下一个极限在哪里?永远藏在下一张设计稿里,吉利设计把“熵减”玩的明明白白,未来之路将会卷起层层浪潮,值得期待!

    .万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