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中国成唯一下滑市场,大家怎么不买保时捷了?

    智选车头像智选车头像
    智选车2023-10-23

    中国不再是保时捷最大单一市场。


    近日,保时捷公布了今年前三个季度的销量数据,关于中国市场有两个点值得注意。


    一是中国成为唯一下滑的单一市场,下滑幅度为12%


    这并非是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首次下滑,2022年是保时捷在中国市场7年来第一次下滑,不过彼时下滑幅度仅为2.5%,远小于今年前三季度。


    二是中国市场销量为6.07万辆,低于北美的6.45万辆


    从2015年起,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保时捷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如果第四季度中国市场销量不能反超北美市场的话,那么保时捷的最大单一市场将会是北美。


    问题也就来了,大家为什么不买保时捷了呢?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前三季度豪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6%,并且高端豪车销量有提升趋势。以奔驰为例,今年前三季度高端车型同比增长6%,其中迈巴赫品牌、G级越野车的第三季度更是分别增长21%18%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保时捷销量下降并非是中国市场消费能力下滑导致的,而应该归结于保时捷自身的原因。或者换句话说,中国消费者为保时捷买单的意愿下降。


    一方面,2022年在中国市场首次销量下滑后,保时捷似乎急了,以往多款需要加价的车型,今年在终端都有一定优惠,比如Macan、Cayenne等主力车型。


    终端优惠也意味着保时捷车标的溢价能力被削弱,买它的优越性下降,那么有钱人还买它干什么?


    另一方面,去年保时捷“减配门”事件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今年的销量表现。


    该事件可以简单概括为保时捷交付的Macan、Taycan(图片|配置|询价)等车型中本应标配的电动转向柱被“减配”为手动转向柱,之后保时捷发声明表示原因为芯片短缺,并计划交付后通过改装恢复该功能。


    但是有车主却发现,北美市场也出现了转向柱电动变手动的情况,但其硬件方面还是采用了电动转向柱的结构,只需在后期补充上芯片即可。


    但是国内的车型要想恢复此功能的话,不仅需要补充芯片,硬件结构等都需要更换。换言之,成本以及操作难度都不在一个维度上。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出,保时捷有“恶意减配”的初衷,区别对待的做法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为国内车主恢复此功能。虽然最后补偿方案由最初的3500元代金券涨至17300元,但是和选装需要3万元的花费来看,也很难令人满意。


    除了以上两方面原因外,或许最重要的还是保时捷的新能源车型在中国市场表现乏力。


    据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传统燃油豪华车同比增长13%,而新能源豪华车同比增长89%,这就意味着豪华车的增量主要来自后者,并且豪华车型的新能源渗透率已经高达24%


    保时捷和所有转型中的传统燃油车企一样,目前依旧以燃油车为主,仅在售Taycan一款纯电车型,指导价为89.80万-183.80万元。


    据保时捷官网数据显示,Taycan今年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增长46%,但是并没有公布具体的销量数据。


    而销量增长率高,主要因为基数低。据第三方统计数据,保时捷Taycan今年第一季度在华销量不到800辆,而官方表示Taycan第一季度全球销量为9152辆。这就意味着保时捷Taycan在华销量占比不到全球销量的9%,同时占比不到保时捷在第一季度在华销量(17685辆)的5%。


    可以说,保时捷没有吃上国内新能源火热的红利。


    和中国市场相反的是,保时捷Taycan在欧洲市场混得风生水起,并且在此前成为品牌在该地区的销冠车型。除此之外,保时捷Taycan在北美市场也表现不俗,2022年交付7271辆,占比保时捷在该地区总销量的一成。


    那么为什么保时捷Taycan却在中国卖得不好呢?


    或许还是和中国新能源市场相对成熟有关,所以相比之下,保时捷Taycan的产品力无法支撑起其高昂的售价。


    一是保时捷Taycan的最高续航里程为538km;二是低配车型售价也近百万,但是其零百加速时间却为5.4s。


    但是对于三四十万的新能源车就能实现超600km的纯电续航和4s内的零百加速时间,中国消费者都早已司空见惯了。所以,相对不那么出众的保时捷Taycan却售价百万,实在让他们难以下手。


    同时,保时捷在国内的竞争对手变多。


    近一两年,自主品牌的电动车型向中高端市场进军,并逐步扩大了在该市场的占有率。比如蔚来车型定价超过60万元,智己定价最高能达到57.88万元,高合定价最高80万元,并且高合HiPhi X还有多月销量超过保时捷Taycan,成为中国50万元以上豪华纯电动车市场的销冠。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自主品牌更是直指百万级豪车市场,多款新车扎推上市,比如售价109.8万元的比亚迪仰望U8,售价128.6万-168.6万元的昊铂SSR,此外还有极氪001FR、仰望U9、高合HiPhi Z GT等多款车型蓄势待发,你们觉得它们后续会不会瓜分保时捷的市场呢?


    虽然保时捷计划之后推出Macan、718和Cayenne的纯电版车型,但是中国消费者又有多少人会等它们呢?


    此外,保时捷也意识到,中国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更为支持。除了此前被区别对待的痛苦,更多的是自主品牌有着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布局。


    最后,国产百万豪车来势汹汹,你们会选择保时捷这类海外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呢?

    .万次阅读
    339评论
    53赞同
    收藏
    分享
    339评论
    5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