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汽车的外观要怎么设计,才叫有“高级感”?

    汽车洋葱圈头像汽车洋葱圈头像
    汽车洋葱圈2023-10-10

    相信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件事,有些车看车头或车尾会觉得很漂亮,但视角放大到整体时,总会觉得看起来“怪怪的”,又说不上哪里“怪”
    这个问题,实际就出在了所谓的“高级感”上。“高级感”是在设计层面更上层的存在,它会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汽车设计带来的气势和气场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样的外观设计才叫有“高级感”呢?我这里简单列举了几点例子,大家可以一起参考,顺便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

    看整车的侧面比例

    很多人评价一台车“好不好看”时,只会看车头和车尾,这就如同“看人只看脸”一样片面,而对比之下,车身侧面就如同人的身材体态和精神面貌,这点倒是很少有人提到。

    前悬的长度

    前悬的长度可以影响一台车的姿态。比如传统豪华品牌就惯用短前悬+长后悬的设计,由此把整车的视觉重心向后移,营造出优雅稳重的姿态

    短前悬不仅是为了美感,也有油车机械布局的考虑。短前悬车型往往都采用纵置平台,发动机布置在前轴之上,这就可以平衡前后载荷平衡,提升操控稳定性。

    前悬长度在一个车轮半径内是最完美的,不过出于对安全等方面考虑,前悬也在不断变长。比如宝马i5的前悬长度,就要赶上很多横置平台的买菜车了。

    横置平台把动力总成放到了前轴之前,所以前悬也必须做得很长,而长前悬+长后悬的设计就会把视觉重心向中间靠拢,给人一种跷跷板不稳定的感觉。

    长前悬+长后悬的典型代表,就是本田雅阁。除了看起来别扭,采用横置布局的长前悬车型还存在前后轴载荷不平衡的现象,给到前轴非常大的压力。

    并非所有纵置车型的前悬都短,比如奥迪把前差集成到了变速箱里,导致动力总成必须整体前移。例如奥迪A8L对比奔驰S级时,差异就非常明显。

    另外,像小鹏G3这样早期的电车,也在设计时采用了长前悬设计,搭配上SUV特有的短后悬,侧面的观感就更加古怪了。

    L113的长度

    L113就是前轮轮心到防火墙的长度。在过去,L113主要是服务于大排量纵置发动机的。所以在油车时代,L113越长,车子就越有“高级感”

    当然,更长的L113也可以让整车姿态更加优雅。比如横置布局的沃尔沃S90就故意加长L113,让车头和奔驰E级、宝马5系一样修长。

    基于同样考虑的还有宾利,例如飞驰。由于使用奥迪MLB平台,导致老款飞驰的L113都非常短,侧面看非常“奥迪A8”。

    而同时期脱离了大众平台的慕尚,L113的长度就更长,这也使得慕尚能够在气势上比肩劳斯莱斯幻影。

    除了沃尔沃,小鹏P7(图片|配置|询价)和G9也故意加长了L113,这让它们俩的颜值提升了不少,这两台车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电车。

    虽然过长的L113会挤占一部分座舱的空间,但从某些程度上讲,L113也能在理论上给前排提供相对更深的腿部空间

    这一点在问界M7(图片|配置|询价)上就有所体现。由于前悬长、L113短,问界M7也存在“跷跷板”的特征,其防火墙位置也设计得更加紧凑,这就压缩了前排乘客的腿部空间。

    车轮高度占比

    以车轮直径为标准,当车轮直径与车身高度比例为1:2,也就是车身等于两个车轮高度时,车子的视觉效果是最完美的。

    比如老款捷豹XJ8,低矮的车身仅搭配18英寸轮圈,也能带来极佳的观感。

    在电车之中,小鹏P7通过定制的动力电池降低了车身高度,搭配19英寸轮圈,让车轮与车身占比更加接近1:2。

    SUV由于车身更高,所以车身高度会超过2个车轮。例如理想L9,它的21英寸轮圈在1448mm的车身高度下,也带来了不错的视觉效果。

    当然,理想L9使用了一个“小花招”,就是轮眉。通过在轮拱处刻画明显的轮眉,可以加大“车轮”区域的视觉范围,让整个侧面看起来更“精神”。小鹏G6也同样使用了这一技巧。

    而对比之下,智己LS6(图片|配置|询价)的车轮占比就看起来很小,这不仅是为了空间牺牲造型,其轮拱处也没有轮眉修饰,导致车身侧面出现了大量“留白”,让本身就较高的车身侧面显得更厚了。

    顺带一提,我按照个人口味对智己LS6进行了一番简单的PS,不仅加长了车头与L113,还加大了车轮,这样的智己LS6 GT Coupe是不是看起来“高级”了很多?

    车窗高度占比

    和车轮占比一样,车窗与车身高度的黄金占比也在1:2附近,高于这一占比会提升车内的视野和采光,但也会让视觉重心变得更高。

    典型的例子就是智己LS7,同样为了保证座舱空间和视野上的开扬感,它的车窗高度占比就明显更大,从正面和侧面看都比较明显。

    看车身线条

    要说车身最主要的线条,莫过于车顶弧线、窗线、腰线、裙线了。这些线条的走向和数量,可以对车子的性格和整体美感起到不小的影响

    比如窗线和腰线,有些车型为了彰显年轻运动的定位和活泼的性格,会对窗线和腰线做类似上升跃起的设计。

    比如宝马X6的侧面就营造出了一种前低后高的俯冲姿态,另外由于是轿跑SUV,没有了X5那样的大尾厢,也让X6的视觉重心更向前倾斜。

    而完全水平、甚至略微下沉的线条,则可以让整车看起来更加沉稳大气,比如蔚来ES8的侧面线条就非常平直,很有行政级SUV的风范。
    以上这几台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力图
    用最少的线条为整车赋予更明晰的定义,我觉得这才是成功的设计。

    而不成功的设计,自然就是胡乱堆砌线条的车型了。比如机甲龙给我的观感就非常迷,很难说这到底算不算是对“机甲风”的成功演绎。

    看整车性格

    将之前所说的各个细节,和前脸、尾部组合到一起,就要决定出一台车的真正性格了,这点实际上就是大家觉得很多车看起来很怪异的直接来源了。

    比如一台原本定位年轻、运动的车型,非但没有紧凑的比例和简洁干练的线条,反而设计一套臃肿的车厢、迷你的轮拱和杂乱的线条,另外前脸、侧面与尾部的风格差异太大、衔接太生硬,也会让整台车发生混乱。

    总结

    近几年国内品牌的设计能力,对比以前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不过从我之前提到的一些反面典型也能看出,在如何演绎“高级感”这方面,大家还是有些内力不足

    这其中少不了自满和急躁。比如某些车企高薪聘请国外设计师,带来了非常惊艳的作品;但等到设计师期满离职后,接班的作品却多是狗尾续貂,可见差距之大。

    另外,我前面说了一大堆“高级感”,其实都是基于油车的,电车的“高级感”应该是什么,似乎还没有共识,而目前多数电车的设计,也都在延续油车的习惯。

    当然,我肯定是有答案的,就是奔驰EQE和EQS,这两台车的设计绝对算得上是划时代的,但从销量和网友留言来看,似乎大家又并不喜欢它们的设计。
    对此,你又有什么看法呢?你觉得一台车的“高级感”应该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欢迎留言给出自己的答案。

    .万次阅读
    129评论
    11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