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欧盟调查中国电动车,中汽协和大众CEO回应,特斯拉“躺枪”?

    车市壹观头像车市壹观头像
    车市壹观2023-10-05

    2023年慕尼黑车展结束不久,欧盟将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以评估是否需要征收惩罚性关税。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回应称,欧方此举将严重扰乱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商务部回应,主观臆断,缺乏充足证据支持。

    近年来,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众多中国车企放眼海外寻求增量市场,而欧洲就是出口的重要一站。2022年出口新能源汽车高达112万辆,在欧洲市场也是不断突破。欧洲在售电动车中8%来自中国品牌,欧盟预计这一数字可能在2025年达到15%。

    不少新能源车企加快了出海步伐,MG在欧洲市场有着不错表现,前8个月累计销量达到15万辆,位居欧洲电车销量前十。如比亚迪、岚图、小鹏、蔚来等车企都是加快在欧布局,除了直接出口以外,部分车企已选择在欧建厂生产。

    对于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德国三大汽车集团BBA都反对限制中国电动车,支持自由贸易。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和保时捷集团的首席执行官(CEO)布卢默说:“我们不如把精力集中在如何在这里创造有竞争力的产业框架条件上,只要自己强大起来,就不必害怕欧洲以外的竞争。”

    对此,国内车企目前并没有明确表态,那么一旦启动反补贴调查,或者征收高额关税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有何影响?影响肯定是有,但出口量相对不是不大,所以影响非常有限。像是销量比较大的品牌MG,已经明确要在欧洲建设工厂生产。比亚迪也在规划自己的欧洲工厂。

    再就是,部分出口车企,是有欧方背景的车企,如东风易捷特由东风与雷诺、日产联盟合资组建,订单主要雷诺集团出口欧洲市场。再就是,特斯拉欧洲市场份额一度高达20%,上海超级工厂对欧出口量比较大,如果对中国出口的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特斯拉无疑是“躺枪”。

    当然,一旦到了最坏的地步,不仅是中国出口电动车会受到影响,欧洲出口到中国的汽车可能也会遭殃,毕竟现在谁也不是泥捏的。法国的Stellantis集团在中国销量不佳,与广汽的合资车企也走到了尽头,据说此次调查与其有密切关系。

    作为豪华车代表的BBA,三大品牌汽车进口量比重相当大,而且大多是豪华车型。所以,德国对于调查是持反对态度,以免殃及池鱼,自己豪华车出口受到损失。所以,欧洲的不理智行为可能会招致中方的反制措施。

    中国电动车之所以大肆出口欧洲,是符合了当地的各种法规和安全认证,而且有着不错的成本优势。这种成本优势,来自技术研发和垂直整合能力,而不是补贴。据瑞银对比亚迪海豹(图片|配置|询价)的拆解可知,比亚迪海豹比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的成本要低15%,欧洲市场的Model 3也是来自中国。

    中国车企高调亮相慕尼黑车展,让欧洲汽车制造商感受到了空前压力。中国电动车不仅开始席卷欧洲市场,即便是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已经超越大众,成为销量第一位。所以,只靠不合理的反补贴调查并不能阻止中国车企的进步,只会带来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像是大众已经选择投资小鹏,奥迪与上汽合作共同研发电动车,从而缩短在研发上的短板,才能尽快强大起来,但是保护主义只是“鸵鸟”的行为。

    次阅读
    16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