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沈阳启动停车秩序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这些地方!

    沈阳网头像沈阳网头像
    沈阳网2023-09-26

    “规范停车 力促振兴”

    沈阳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停车秩序专项治理行动

    此次行动重点

    在全市十个建成区(含经开区)开展

    停车重点整治街路和部位在哪?

    重点整治哪些行为?

    沈阳要在哪里新建停车泊位?

    ……

    沈阳市停车秩序专项治理行动

    新闻发布会

    今日召开

    市公安局副局长孙明

    介绍情况

    当前我市道路交通流量高速增长与道路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机动车“起双排、堵路口、占通道”等乱象直接影响了城市交通安全和通行秩序,广大市民对于解决停车乱象的呼声日益高涨,停车秩序已经成为必须下大决心、用大力气解决的城市“顽疾”。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教育引导广大驾驶人提升文明交通意识,凝聚全社会管理共识,做到文明停车、规范停车。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规范停车 力促振兴”沈阳市停车秩序专项治理行动。

    一、此次行动,重点在全市十个建成区(含经开区)开展,要实现“四个消除”“三个增强”。

    (一)消除道路内“起二排、堵路口、占通道、占绿地”停车乱象;消除占道经营、占道“僵尸车”乱象;消除私设地锥地锁占用公共车位现象;消除“横七竖八”无序停车乱象。

    (二)群众规范停车、文明停车意识普遍增强;群众停车入位、守法意识普遍增强;街道社区和沿街单位、商户对门前和周边道路停车管理自治意识、监督意识普遍增强。

    二、此次行动将重点围绕三个结合,全面推进停车秩序治理

    一是坚持常态管理和集中整治相结合

    城市体量大、人车流量大,道路通行优先、停不扰行,是道路交通基本常识,也是社会普遍共识。此次持续开展的停车专项治理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乱占道、乱停车,坚持哪里有乱停车就整治哪里,哪里拥堵就整治哪里,哪里群众意见大就整治哪里,切实做到还路于行、还路于民。我们将进一步夯实常态管理机制,最大限度把警力摆到路面,大街小巷都将纳入常态管理,保证交通更加安全,更加有序,更加顺畅。同时,将在常态管理的基础上,对存在时间长、影响范围大的区域性乱点、难点,将开展集中攻坚、靶向治理,对屡禁不止的将重点整治。

    停车重点整治街路和部位:全市165条严管街、324条背街小巷和70处商圈以及“三站一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校圈、医圈以及连片居住区、公园景区、夜经济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农贸市场等周边的主次干路、支路巷路。

    重点整治行为:

    1.侵占盲道、消防通道、应急通道、快速路匝道等严重影响通行的;

    2.起二排、中间停、堵路口、骑压边石违法乱停的;

    3.危化品运输车辆、超长超宽、大型客车违法乱停的;

    4.“僵尸车”、严重违法占道经营的机动车、占用道路两侧绿地违法违规停放的;

    5.私设地锥地锁、杂物非法占用公共停车位的。

    对以上行为,我们将开展“三净”行动,严重行为要“管净”,与城管联合执法,对“僵尸车”要“清净”,对乱占公共车位的要“拆净”。

    二是坚持严管执法和柔性执法相结合

    对严重违法停车,开展无差别依法严管。对于青年大街等165条严管街,将对违法停车实行无差别管理,依法进行直接处罚,同时提示尽快驶离,否则将予以拖移,目的是确保沈城交通主动脉交通安全、有序、畅通。还将依法对“造成交通缓行或者拥堵的”“占用斑马线、网状线违停的”“经过宣传提示仍然违法停车的”“违停造成交通事故的”等停车行为进行直接处罚。

    对于轻微违法停车,坚持柔性执法,实行广泛的教育提示。特别是对在没有标志指示停车规定的支路和街巷路一般性轻微违法停车,靠边顺向停车对交通影响不大的,将进行教育处理,在有明确规定的街路,要按照时限停放。对外地来沈车辆,将予以更多的提示和服务,既要保持管理力度,又要充分体现服务的温度。

    三是坚持专业执法管理和全民共治相结合

    我们将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管理理念,动员全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城市停车管理中来,激发多元主体的协同、自律、监督作用,不断强化交通参与者的主体意识、法律意识、文明意识,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共治、全民参与”的停车管理大格局。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将在十个建成区、各街道、社区建立工作专班,研究制定停车治理“一社区一对策”,建立政群沟通渠道,开展停车宣传“进小区、进单位、进商铺”活动,广泛开展停车宣传提示,对停车资源进一步挖掘盘活,合理引导群众规范停车,让广大驾驶人知晓怎么停、在哪儿停。总结推广全市各区好的停车治理经验做法(比如,于洪区北陵街道美的城社区停车治理、和平区长白地区万象汇夜间对周边居民开放、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居民小区对外开放、沈河区嘉里中心对文化路小学开放、沈河区东陵街道马官桥社区保利达翠提湾小区治理等),全力推进停车全民共治、共管、共享,全力打造规范、有序、顺畅的道路交通环境,携手建设美好、和谐、幸福的城市家园。

    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莹

    介绍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局大力推进停车增量建设、存量挖潜、标准修订并创新土地供给模式,努力打造“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上停车为补充”的社会停车格局,为沈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现将市自然资源局有关工作情况发布如下:

    一是停车增量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沈阳市核心区公共停车场一期选址及土地供应前期工作,在停车缺口较大的和平长白、沈河泉园、铁西滑翔、浑南长青等热点区域,结合用地条件,挖潜各类空间资源,采用地面、地下、立体等多种建设方式,推动停车场建设,利用土地面积21公顷,预计可新增1万个公共泊位。下一步,在热点区域及地铁站点周边,谋划停车场选址。

    二是存量资源得到挖潜盘活。充分利用城市闲置空间,建设临时停车场,服务周边百姓。结合我局土地储备职责,在我局管护的闲置储备地块中,共选取18宗地块,建成了停车泊位3500余个,包括和平太原街、沈河滨河路、皇姑宁山路、大东珠林路等地区,有效缓解老城区百姓停车难问题。

    三是停车配建标准修订完善。围绕三甲医院、中小学等公建设施停车难问题,着手开展建筑工程停车配建标准修订工作,目前已完成部门意见征询、人大代表调研等基础工作,下一步履行报审程序后发布实施。

    四是土地供给模式不断创新。出台《关于明确“租用土地建设公共停车场审批模式”的通知(试行)》,明确了利用“租用土地建设公共停车场”申请规划许可手续的办理模式,并通过一次告知、容缺受理、告知承诺、专人专办、绿色通道等措施简化办理程序,确保政策落地并取得实效。

    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何振文

    介绍情况

    本次发布会重点围绕停车扩容供给、鼓励政策制定及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举措,具体工作情况发布如下:

    一、停车泊位扩容供给方面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新建、盘活、挖潜、共享等一系列举措,累计扩容停车泊位10.9万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3万个、开发项目配建泊位8.6万个。

    一是完成66处行政事业单位停车场限时开放工作、增加开放泊位4818个,停车场均设置专用标牌及指引标识,泊位信息接入“好停车”场景平台。

    二是建成53处闲置地块临时停车场,新增10733个泊位,全部投入使用,超额完成全年任务(9000个泊位)。

    三是推进6处复合式立体停车楼工程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计划年底前建成。建成后将新增340个公交车泊位,满足30余条公交线路停车需求,进一步缓解公交占路停车带来的扰民难题;同步新增4559个小汽车泊位,填补停车缺口。

    四是推进核心区公共停车场一期专项债项目,包括20处地块、1万个泊位,已通过国家2023年第二批专项债批复,完成规划条件批复、社稳批复、节能批复、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等工作。目前已启动施工招标工作,实现资金到位即开工。

    五是推进闲置人防泊位盘活工作。已累计盘活人防工程47项、面积30万平米、泊位7499个,完成全年任务8000个泊位的93.7%。

    六是市内九区(含经开区)规划核实新增配建泊位8.6万个,市内五区增量占比约24%。我市逐步形成配建为主、公共为辅、路内为补充的停车体系格局。

    二、停车鼓励政策制定方面

    一是出台《关于明确“租用土地建设公共停车场审批模式”的通知(试行)》,创新停车场建设土地供给形式。

    二是完成停车泊位配建标准修编工作,重点对医院、学校、办公、工业等4类公共建筑配建标准进行了优化调整。

    三是出台《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减免土地价款、简化用地及审批手续,鼓励立体停车设施建设。

    四是出台《行政事业单位专有停车场对外开放鼓励办法》,明确“多方受益”的开放路径,鼓励夜间错时共享。

    三、停车信息化建设方面

    一是建成“好停车”场景平台。迭代升级场景已在城运中心上线运行,同步开展数据治理工作,确保实时泊位信息的精准度。截至目前,“好停车”平台已接入经营性停车场683家、泊位14.7万个,占总泊位的62%。经平台统计,公共停车场高峰时段空置率从45%降至20%,对挖潜存量泊位资源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是持续加大数据开放共享力度。我市目前已打通“好停车”平台与腾讯、高德等互联网地图的共享路径,实现了公共停车场实时数据开放共享,市民可以通过“好停车”、高德、腾讯等多种手机客户端,查找停车场位置、实时剩余泊位数量等信息,并进行导航及预约等服务。

    四、动态交通与居住环境改善方面

    在开展缓解停车矛盾工作的同时,我市大力推进“五工程一管理”,持续改善居住和出行环境。

    一是实施30项街路更新工程,力争年底前完成20项,提升城市街路质量;二是实施800个老旧小区和309条背街小巷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打通城市交通毛细血管;三是累计实施552公里老旧管网改造,进一步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四是开展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提升居民周边环境卫生质量;五是开展铁路、三四环沿线和高速出入口整治,提升城市窗口地区环境品质;六是以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为重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新建1000个口袋公园。

    市人防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赵树屹

    介绍情况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战略部署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工作部署,在缓解停车矛盾工作上,市国动办(市人防办)以“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为契机,在今年进一步盘活人防停车场资源、完善城市功能和服务百姓民生方面贡献人防力量。现将有关工作情况发布如下:

    一、加大政策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市国动办(市人防办)以“缓解停车难、人防做贡献”为主题印制宣传海报5000份、宣传手册8000份,通过审批窗口、执法监督、门户网站等多路径宣传发放。同时市、区两级国动系统深入企业,对《市人防办关于人防工程助力解决停车矛盾的指导意见》(沈人防发﹝2022﹞11号)进行宣讲,特别是将人防工程使用费收费标准下浮一类地区50%、二类地区60%、三类地区70%,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更多闲置的人防工程被有效利用,将更多车位提供给市民,改善百姓停车需求,缓解停车矛盾。

    二、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

    缓解停车矛盾工作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也是今年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市、区两级国动部门集中力量、专班推动、灵活施策、多措并举,进一步盘活人防停车场资源,重点从在用工程、自用工程、闲置时间段工程、验收后手续待办工程、暂缓工程和新增验收工程等六个方面完成。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盘活人防工程47项,面积30万余平方米,泊位7499个。新增人防使用费541.9万余元,减免人防使用费440.5万元。

    三、强化政策落地,做大人防车位增量

    基于人防停车泊位的特殊性,强化市、区两级国动部门同频共振,每月汇总,定期调度,及时反馈,精准扶持。在“五步工作法”开展后,积极与街道办事处和交警部门对接,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指导,逐个对接人防工程,深入企业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进一步宣讲“五步工作法”和优惠政策,实现能用尽用,推进政策落实。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袁斌

    介绍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缓解停车矛盾专项工作会议精神,市城管执法局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依托“路长制”工作体系,对机动车占道经营和私设地桩地锁等行为进行整治,助力缓解停车矛盾,打造规范有序的静态交通环境。

    一、全面开展综合治理

    (一)整治机动车占道经营和流动售卖行为。探索将AI智能识别技术、大数据比对技术应用于执法工作中,创新柔性执法模式。对非严管示范街路机动车占道经营行为,执法人员现场取证,建立违规相对人信息数据库,智能辅助执法人员获取相对人历史违规行为。对于初次发现的,进行提示提醒,推行“轻微不罚,首违免罚”,通过宣讲、引导等柔性执法方式进行劝离。针对165条停车严管示范街路,开展“扫街清零”专项行动。

    (二)整治影响机动车停放行为。我局先后印发工作方案和通知,对擅自设置地桩地锁、地锥等障碍物占用停车泊位和堆放杂物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整治违规行为同时,进行宣传教育和耐心劝导,鼓励相对人自行清理拆除,累计清除地桩地锁等障碍物一万余处,清理占用停车位堆放物料五千余处。

    (三)配合交警拖移废弃汽车。执法人员发现疑似废弃汽车及时通报公安交管部门,经认定后需要拖移的,执法人员配合交警进行拖移,已配合拖移废弃汽车一千两百余台。

    (四)配合公安交管部门治理违法停车行为。执法人员对违法停车行为通过“一网统管”平台进行信息录入,系统将向车主推送短信,进行温馨提示,提醒尽快驶离。同时,将问题向公安交管部门进行推送,实现城管执法与公安交管的数据协同、业务协同。目前已录入违法停车信息六万余条,同步推送属地公安交管部门核查处置。

    二、突出重点强化举措

    一是持续整治乱点,释放停车资源。一方面加强宣传劝导,实行柔性执法;另一方面通过延时执法错时执法,交警城管联勤联动等措施,加大整治力度,持续清理占用停车泊位违规经营行为,依法查处违规设置的地桩地锁、停车杆、护栏等障碍物,还位于民,还路于民。

    二是拓展参与渠道,实现全民共治。针对违法停车乱象,广大市民可通过“沈阳数字城管”微信小程序上报身边的违法停车问题,权责部门快速进行处置。实现全方位、多元化、全民共治新模式。

    三、强化路长制管理

    以整治违法停车为重点,实行网格管理,发挥路长作用。一是科学划分核心、重点、一般三类网格,实行分级化管理;二是做实路长,由素质高、责任意识强的优秀骨干担任三级路长;三是做强路队,组建“城管+交警+环卫+市场监管”为主体架构的路队,实行实名制管理;四是建立巡街机制,明确网格巡查频次,做好路队联动,及时快速处置,从问题发现到交警依法处置形成工作闭环。

    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和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与每位市民息息相关,在这里,我们号召广大市民和机动车驾驶员行动起来,从身边事做起,不占用公共资源,做到规范停车,共同维护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让城市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

    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今年3月份市公安局关于交通整治方面提出了“六不罚五便利”,其中关于临时停车方面也提及了一些轻微违法停车免于处罚,那么本次停车秩序治理行动中公安交警部门将如何结合“六不罚五便利”开展工作的?

    市公安局副局长孙明今年3月份,沈阳市公安局发布的“六不罚、五便利”“便民利企”的管理举措,是突出交管服务、实施柔性管理,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好评。我们将一以贯之、持续实行,沈阳公安便民利企的服务宗旨不会变,也不可能变。这次全面启动停车秩序专项治理,是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工作原则,重点是针对一些道路的横七竖八的停车乱象,开展从严管理和集中清理整治,比如“起二排、堵路口、堵消防通道、骑压边石”等停车致堵、停车致乱的行为,还有“僵尸车”、乱占车位等突出问题。目的是要通过宣传、提示、管理,提升全社会规范停车、有序停车的交通安全意识,让我们沈阳的大街小巷更有秩序、交通更顺畅、群众更舒心。

    关于有序推进停车增量建设,刚才提到已经完成一期公共停车场选址,下一步会继续谋划停车场选址,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停车场选址工作?

    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莹目前,我市已经完成了一期公共停车场选址工作,包含4处利用长期未出让小微土储地块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和16处利用公园广场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同步高标准建设地面公园广场,实现土地的复合利用,提升百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开展停车场选址工作,结合停车普查成果及停车网格供需分布特征,重点在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沈河小河沿、大东上园、铁西工人村、皇姑北行、浑南奥体、苏家屯区政府等热点地区以及地铁站点周边,按照少征地、少拆迁、少移树原则,灵活利用地下空间、闲置地块、公交场站、市政设施等空间资源,采取立体开发、复合建设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推进公共停车场选址工作。

    在增加泊位供给方面,我市接下来还有哪些具体举措?答:我市将通过增量建设与存量盘活并举,不断扩容停车供给水平。

    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何振文增量建设方面,加快复合式立体停车楼项目建设进度,年底前全部建成;继续推进闲置地块临时停车场建设,年底前泊位增量累计达到1.1万个以上;完成核心区公共停车场专项债项目施工招标;完善《公共停车场二期选址规划》项目库。

    存量盘活方面,推进第二批行政事业单位停车场限时开放,新增65家单位、1375个泊位;盘活闲置地下人防泊位,超额完成全年8000个泊位目标;试点推进商业办公等公建泊位夜间错时共享、居住区白天错时共享等工作,总结试点经验与操作路径,按照“条抓块保”原则,在市内9区(含经开区)适时推广实施。

    下浮人防工程使用费后,在利用人防工程缓解停车矛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市人防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赵树屹下浮人防工程使用费是市人防办根据国家和市政府有关减税降费的有关政策精神,为服务民生、缓解停车矛盾所做的政策调整工作。

    按照《市人防办关于人防工程助力解决停车矛盾的指导意见》(沈人防发﹝2022﹞11号)文件,将人防工程使用费收费标准下浮至一类地区50%、二类地区60%、三类地区70%,下浮的力度非常大,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更多闲置的人防工程被有效利用,将更多车位提供给市民,改善百姓停车需求,缓解停车矛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盘活人防工程47项,面积30万余平方米,泊位7499个,减免人防使用费440.5万元。我们所减免的人防工程使用费,直接降低了停车场的总体运营成本,并最终传导至使用的居民。居民停车费用降低了,地下停车的意愿增强了,就会进一步增加了人防车位使用数量,提高了泊位使用率,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更有利于缓解局部地区停车矛盾作用。在“五步工作法”开展后,市、区国动部门积极与街道办事处和交警部门对接,必要时将现场指导,逐个对接人防工程,深入企业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进一步宣讲“五步工作法”和优惠政策,实现能用尽用,推进政策落实。

    刚刚发布会提到发挥“路长制”作用,助力静态停车秩序管理,请问在违法停车治理方面,如何强化“路长制”运行?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袁斌违法停车问题,是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问题,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下一步,我们将强化“路长制”管理,重点开展违法停车整治工作。

    一是配齐路队人员。各地区将交警实名制编入路队,路队建立微信工作群。

    二是强化问题处置。对于路长发现的违法停车问题,能劝离的要劝离;不能劝离的,实行平台和微信工作群双渠道调度,通过城市精细化管理“一网统管”平台进行上报的同时,在路队微信工作群通报交警处置。

    三是加强考核通报。结合巡街打卡率、问题结案率和问题抽查对比率等数据,对各地区“路长制”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同时我们组织第三方加强违法停车问题暗访检查,对突出问题定期通报。

    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路长制”作用,全力推进违法停车治理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和市容环境。

    来源:沈阳网

    编辑:皇甫宇麒

    责编:黄晴 陈锦芳

    主编:李淳

    监制:胡阳

    出品:沈阳网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戳戳视频,这里更精彩 👇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