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正获欧洲消费者认可

    新华社国际头像新华社国际头像
    新华社国际2023-09-01
    加载中…

    新华社布鲁塞尔9月1日电 法国伊诺韦夫咨询公司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新车销量中,中国品牌占比达8%,高于去年的6%和2021年的4%。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在欧洲的销量正逐步上升,逐渐收获消费者认可。

    技术开路

    完备的产业链、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稳定可靠的品质,使得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获得了多国消费者、经销商与业内人士的认可与称赞。

    劳曼集团是一家成立于1923年的荷兰企业,主要从事汽车进口销售业务,年均售出8万余辆各品牌车辆。自2022年10月开始,劳曼集团与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合作,在荷兰开设比亚迪销售商店。

    2023年8月9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讲述比亚迪的故事。当日,比亚迪公司生产的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劳曼集团主席埃里克·劳曼说,全球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转变,电动化趋势及一系列新技术不断涌现,对汽车制造商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与中国厂商接触后,他发现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相较于欧洲车企,中国电动汽车公司技术迭代快,创新周期短,正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

    比亚迪公司方面介绍,比亚迪拥有超9万名研发工程师,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万项、授权专利超2.8万项。

    中国电动汽车的设计日益国际化、智能化,比如普遍搭载了先进的驾驶辅助和信息娱乐系统等数字功能,有效提升了驾驶体验,也成为吸引欧洲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中国吉利控股集团旗下高端纯电品牌极氪汽车欧洲业务负责人斯皮罗斯·福蒂诺斯说,当欧洲消费者接触到一些中国电动汽车产品时,会惊讶地发现,与同类欧洲产品相比,中国电动汽车的质量和规格要高得多。

    用心树品牌

    埃里克·劳曼说,欧洲是汽车的起源地,欧洲消费者一直以来非常信赖本土品牌,要赢得他们的青睐并非易事。

    “毫无疑问,欧洲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任何一个成功品牌,都不能错过这一巨大市场。”蔚来欧洲业务发展负责人陈晨说。中国和欧洲两个市场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法律体系,中国企业需要花心思做好本地化运营,在商业模式上另辟蹊径。

    2022年9月,在匈牙利比奥托尔巴吉,蔚来能源欧洲工厂首座换电站正式下线,嘉宾们在换电站下线仪式上剪彩。新华社发(弗尔季·奥蒂洛摄)

    蔚来正在欧洲市场力推“车电分离”模式和“换电”服务。陈晨介绍,目前蔚来在欧洲市场98%的用户都选择租用电池,以便享受快速更换电池的服务,企业也正在加快欧洲市场换电站的建设进度。

    吉利集团子品牌领克发现欧洲用户汽车闲置率较高,看重体验感多于所有权,便推出按月付费的“订阅制”,用户还可利用领克的“共享”功能将车辆分享给其他订阅会员使用,“共享”次数越多,个人所需支付费用越低。截至2023年7月,领克欧洲订阅会员已接近23万,超过20%的会员在领克平台使用了车辆“共享”功能。

    小鹏汽车在丹麦的零售市场经理马蒂亚斯·哈格伦告诉记者,中国电动汽车品牌集体出海有集群效应,从公关、营销策略和销售模式来看,中国电动汽车在推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扶持,形成更大的品牌聚合力和影响力。(记者:林浩、任珂、张玉亮、李超、孟鼎博、康逸、朱晟、林晶、付一鸣、和苗;视频:任珂、刘宇轩;编辑:沈敏、王丰丰、马骁、王玉珏、杜逾舸、淡然)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