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新能源车企突围2023之6月篇

    胡晓弈头像胡晓弈头像
    胡晓弈2023-07-05

    新能源车企突围2023之6月篇

    不论是世界汽车市场还是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和渗透率,都到了影响车企行业基本走向的过程,从车企和品牌的竞争态势来看,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近2000万以上的产销量,已经对传统燃油车的竞争形成了加速的过程。

    从既有的公开数据和预测数据来看,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车企和品牌批发量,都基本形成了统计报表,不论是头部车企的集中呈现还是新造车势力的零星进展,从规模化的角度来看,车企和品牌的分化,已经进展到了一超多强的状态,不论是纯电车型还是混动车型,不论是插电式混动还是增程式混动,在销售数据和用户选择上,也存在一定的细分差异,具体来看:

    比亚迪汽车批发销量251685台,特斯拉中国93680台,广汽埃安45013台,上汽乘用车27449台,理想汽车32575台,吉利汽车37980台,长安汽车35900台,上汽通用五菱30411台,长城汽车26643台,哪吒汽车12132台,零跑汽车13209台,东风易捷特4472台,一汽大众8785台,一汽红旗7702台,奇瑞汽车9600台,上汽大众9003台,小鹏汽车8620台,蔚来汽车10707台,赛力斯4169台,上汽通用9708台,一汽丰田3368台,岚图汽车3007台,东风乘用车3143台,智马达汽车3829台,合创汽车2675台,北汽新能源9297台,一汽奔腾5346台,智己汽车2007台,创维汽车3258台,东风日产1457台,广汽本田2550台,东风本田1486台。

    从月度数据以及万台以上车企和品规模来看,23年5月占比82.8%合计611179台,从竞争态势来看,不论是车型细分还是价格区间,批发销量上的差异,最终还是会体现在营收和盈利状态上,从车企的产品和服务来看,入门级车型和主流大众车型,还有就是A级与B级车,还有就是30万以上价格区间的中高端豪华车型,不论是轿车品类还是SUV品类,以及MPV类型,在不同车企和品牌都有不同的市场表现。

    单纯的比较数据差异,需要总增长趋势和市场占比的变化中,看待汽车市场变化,从汽车产业近3年的产品迭代速度以及改型迭代加速的大背景下,政策导向,产品定位和用户选择,都可以在销售市场产生影响,从目前离散竞争以及头部化集中趋势推动下,分分合合的品牌较量,更需要产品力的支持,从技术创新和科技应用上,更多需要以规模化的方式实现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效率的提升,以驱动真正的增长策略的落地。

    从行业的基本增长速度和车企自身的发展状态,不同车企都遇到了规模化上升的困境,上升缓慢或者衰退腿都是不好的现象,从表象到根源,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需要更多的蓝海市场,也需要有在红海竞争的产品锐度和品牌力,从本质上看,中国汽车将进入更为严峻的淘汰竞争。

    从机构的预测数据来看,6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74万辆,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30%。预计1-6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353万辆,同比增长44%。

    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

    不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增长速度,各大车企和品牌,还是需要更多关注用户价值取向,更多实现销售交付数据的改善,更多需要资源投入实现持续增长,从态势上看,前五前十的局面即将定局,还需要看看持续打造爆款的能力和决心。

    次阅读
    2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