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车企降价“底线”须考虑多方面因素

    中国经济时报头像中国经济时报头像
    中国经济时报2023-07-03

    本报记者 孙兆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行业一直是国内促进消费和稳定经济的重要领域。今年以来,汽车市场起伏明显。据统计显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有十几家企业提出了限时降价策略,而商务部也在日前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知》,将根据“2023消费提振年”活动计划,组织开展一系列汽车促消费活动。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车企降价行为的背后存在多种因素。例如清库存的压力、半年销量冲刺的需求以及地方政府的消费补贴活动等,在市场需求相对比较疲软的夏季,通过降价的方式或能起到拉动消费需求的作用。未来,在拓展市场时,车企应综合考虑长期和短期因素,注重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以保持行业竞争力。

    以价格换市场

    为促进消费,从6月初开始,不少车企选择推出了限时降价举措。

    6月1日,江铃福特宣布,即日起至6月20日购买福特领睿、福特领裕,即享6188元购车基金抽奖,同时可获得50%的购置税减免。6月12日,蔚来汽车宣布,旗下全系车型降价3万元,并启动了针对老用户的百亿元补贴。7月1日,特斯拉也宣布,用户购买全新model s/x两款车型现车,即可享受3.5万至4.5万元不等的优惠福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汽车的价格主要是由供需关系来决定的,当前汽车市场需求相对比较疲软,部分汽车厂商希望通过降价的方式来促进消费,进而使得汽车销量有所提升。

    “但从现在整体的降价情况来看,燃油车会表现得突出一些,因为燃油车的销量下降得更为明显,压力也会更大一些。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也有一些降价的行为,但幅度相对比较低。随着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再加上部分标杆企业也存在降价的行为,针对于此,其他车企也会选择把降价作为一种策略跟进。此外,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成本下降、原材料价格回落等,也使其与之前相比,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间。”王青说。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车企降价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激烈,产能过剩导致车企库存积压。为了消化库存,车企选择降价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同时,许多传统车企正积极转型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降价成为一种常见策略。此外,燃油车排放标准的升级换代也导致许多库存燃油车需要被消化。综上,车企降价是应对产能过剩、推动新能源转型、消化库存和刺激消费需求的策略选择。

    降价“底线”交织多方面

    降价行为的背后有多种因素,而对于车企陆续的降价行为,业内人士指出,车企降价应该有“底线”,应以保持稳定的毛利率为前提,这样才能确保经营稳定和对用户的负责。

    王青表示,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其“底线”应是产品的边际收益。但在现实情况下,则有很多的因素交织在一起。例如清理库存这一因素,如果在窗口期之内,车企不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此前的产品消化掉,其带来的损失可能会更大。目前来看,部分车型降几万元甚至十万元的车型也不在少数,但这种情况是阶段性的,不会是长期性的。

    “就目前情况而言,车企选择降价不仅涉及市场竞争和自身策略选择的问题,还与止损和清库因素有关。如果没有清库的需求,最终降价的空间仍然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决定。”王青说。

    “车企降价‘底线’需要考虑很多复杂的因素。”张翔表示,对于汽车企业来说,进入市场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建厂房和资产投资等。一旦销量减少,整个生产线可能不得不停产,员工可能会被迫放假,这会导致员工队伍的不稳定。此外,如果订单量太少,相关商家可能不愿与其签订新的合同。这也可能导致汽车企业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生产系统崩溃。为了维持市场地位和销售量,汽车企业可能会选择降价。而在这个时候,车企的利润就不能按照成本计算,而应以保持企业正常运营、生存下去为目的。如果消费者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某品牌的车辆,消费者也不太可能再购买该品牌的车,从而无法产生新的销量。

    开拓市场仍有多种方式

    去年以来,受疫情和有关支持政策退出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市场一度出现波动。对此,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先后出台关于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各地也积极推出配套举措。今年6月至12月,商务部也会组织开展“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对于车企来说,除了通过降价来吸引顾客,还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建设、渠道拓展、价格策略和市场调研等方式,开拓市场提升竞争力。

    “从长期来看,企业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通过提升产品设计和服务来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王青认为,在电动汽车领域,可以通过提高性能来吸引消费者。目前由于整个市场增长和销量都稍有乏力,每个企业的“蛋糕”份额都有限。随着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获得更多“蛋糕”份额,汽车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从短期来看,汽车企业可以通过转变营销策略、结合年轻人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突出新车的卖点、抓住细分市场以及应用互联网和电商等手段来进行销售。

    “车企还可以与政府的促消费活动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推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进入下沉市场方面。此外,在国家促消费的政策下,车企也可以和地方政府或平台合作,开展一些促销活动。还可以结合重要的节庆活动或网络促销活动,进一步推广汽车,从而实现整个汽车营销的目标等。”王青说。

    次阅读
    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