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XC60 T8混动 “沃”的绿色出行

    玫瑰布加迪头像玫瑰布加迪头像
    玫瑰布加迪2023-06-15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这台混合动力的Volvo XC60 T8关于电池的曲折故事。

    XC60 T8是我买的第二台新能源车,我的第一台1新能源车是之诺60H。纯电续航60km。华晨宝马制造。这台车如果不开空调,续航绝对1km不少。开了空调,大概打个88折。这就构成了我对新能源车续航的第一印象,虽说整天听人说什么新能源车续航平时打8折,冬天打5折。但我自己从来不这么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毕竟我自己开我清楚。我只能默默地在心里为他们感到惋惜,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

    后来又换了一台车,然后才换到了现在的XC60 T8。这是一台二手车,买来车辆已经开了1w+km了。

    我买XC60 T8和他是混动完全没关系,之所以买T8,只是因为他是XC60里最贵的。所以说我的目标很单纯,就是想

    在继续前我要介绍一下我的用车习惯,此图是在我爸妈家充电的照片,用的是随车送的模式二充电线,直接接车库的插板充电。我每天晚饭都回爸妈家吃,所以每天吃晚饭的时候都会充一下电,短则1小时,多则2小时。

    但我主要的充电手段还是在我自己的小区,在我自己的车位上。有一个16A的买车位送的垃圾的交流wall box,说它垃圾不是因为充电不行,而是他是用刷卡的形式充电的。虽说物业帮我充了几万元,可能十年都不用找物业了,但这种刷卡才能上电的方式,让我无法定时充电,也无法加定时开关在其进电或出电端,这就导致我回家时间就是我充电开始的时间,无法主动选择谷段充电。哦,又忘了介绍,在我的城市,地下车库安装的充电桩全是按工商业用电性质来算,所以都执行阶梯电价。12点以后是谷段,电价才3毛多。晚上是平段,要7毛多。我一般晚上10点回到家充电,这车充个3.5h基本就能充满,所以基本变成用的是平段电价。

    来看看这是我的充电桩用电情况,基本电价都是在7毛左右。

    再看看我租客的电价,他是跑滴滴的,开了台比亚迪,基本上3毛不到。2.9毛左右。差了已经不是一倍了。

    稍微有点扯远了。再回来讲我自己,除了晚饭的时候在爸妈家充电,晚上睡觉的时候在自己家充电,我偶尔中午回自己家也会在自己家充电。所以实际上除非出差,或者一天跑了好几个地方,基本上我用电为主,用油为辅。这也是早期很多人笑插电混动是骗补的,主要用油为主,当然现在这种说法很少见了。因为那些自己没开过新能源的终于也意识到,很多人把混动当纯电开了。早期的时候他们只看到大城市限牌,很多人为了省钱上绿牌,然后没自己车位没法充电,就草率地得出了所谓的结论。实际上这只是一个代表,对新能源很多偏见已经消除了,但还是有很多偏见存在。在此我还是那句话,当初汽油车替代马车的时候被笑了可估计有个30年,那些骑马车的才醒悟过来自己当初多么短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人类也不断重复着做一些很愚蠢的事情。

    背景介绍了这么多,要回到本文题目,为什么叫纯电续航曲折故事了。第一个就是接上面说的,我以前的之诺60H,纯电续航不开空调只多不少。造成了我对电池续航打折这事觉得一点也不合理的心理预期。结果这车子二手买回来就发现,就算不开空调,50km的标称续航,也就开个43左右。开了空调,也就只能跑个32~34这样。这让我感觉挺有落差的。当然这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事。毕竟前面说了我买这车和这车是混动完全没关系。

    但中间出了一件事,才有了今天这篇文章。就是很多人知道的,20款混动车型被召回这事。被召回不能算坏事,也不算什么光荣的事,但能换一个新电池,总归是高兴的。毕竟电池有衰减,开了两年多,结果说给你免费换新的,关键还不止这,因为新电池不能马上到位,所以先刷个程序,把50km纯电续航降到35km,大概半年时间。为了补偿损失的纯电里程,沃尔沃决定给每个车主赔偿1w元现金,这你受得了嘛。一万元啊。我家第一台汽车神龙富康988开了15年我想1500元卖出去都没人收,我第一台汽车比亚迪F0开了一年半二手才卖了3w出头。这咣叽一下补你1w元!1w元二手可以买不少老车子了。

    接下来我用仪表给大家直观感受一下整个过程。这就是我刚拿到车的情况,充满电,你看,开了空调,实际显示才能开37.9。但实际上还会更低,剩下那9km只少不多。

    这是我去年12月左右刷了阉割程序以后的情况,说是有35km左右,实际也就30km,但此时的心情和上面那幅图的心情完全不一样了。因为直到有1w收入,还能换个新电池,但也因为只有35km的续航,所以我这几个月确实基本上每天电不够用,上下班是够的,但我每天中午都找我老婆吃午饭,都在一个区里面活动都不够。

    漫长的等待,终于等来了换电池这天仔细一看,这次换电池,电池从国产还给换成进口了。

    这就是拆下来后完整的电池包。中置纵向布置,这种布置方案很少见。好处是提高车身刚度,重心分布也更均匀。坏处就是占用了车内空间,另外成本肯定也更高。

    可以看到新的电池变成波兰产了

    原来是杭州产的,但其实都是三星的,应该是为了拿补贴,换了个总装公司名,不是叫三星了。但估计背后是三星的资本控制的公司。我这车20年8月落地的,这电池19年7月产的。哈哈哈,怪不得前面说的电池这么不给力。

    电池拆装下次有机会专门讲,顺便给大家看看T8的底盘,基本全是进口的,法国的横杆。

    瑞士的隔热铝板

    油箱是瑞典产的。那些底盘的大件什么空气悬挂,摆臂就更不用说了,我就是特意放些小件让大家看看,但是一不小心说远了,下次专门写一篇T8底盘件大赏。当然进口不意味着一定好,但还是那句话一定贵。今天讲的是纯电续航的小故事的,下面回到正文中来。

    人们常说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故事的叙事一般也是以“但是”进入高潮的。这幅图就是本文的转折点——本文的“但是”。换了新的Poland产电池,虽然总的续航没长,充满电依然只显示50km,但实际使用已经可以超出50km了。看到途中走了12km,加上剩余的41,实际续航可以去到53km了。这才是我熟悉的新能源车续航,什么虚标,这都不是我该烦恼的事情。

    初始会更多一点,左边走了5.5km,右边才少了2km,总里程就可以到53.5km了。总之,曲折的故事,就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局。

    1w的收入也已经入账。我买了7台车,加上家里的,召回的经历不少,我老妈有台天籁买了12年还被召回方向盘安全气囊,有意思的是安全气囊的有效期才10年,12年都过期了。但召回还是给钱的,Volvo这是独一份。这里必须点赞!此处应该有掌声!

    T8老款50km的续航,如果足标,实际上日常使用是非常足够的。前面介绍了我的充电条件,50km日常纯电用刚好,上下班,加上中午出去吃午饭都够了。新款去到60km当然也挺好,至于现在因为补贴混动春纯电历程去到100多km的续航,实际上真的要打个问号,多出来的这些如果只是减少充电频率,却不是解决90%每天的用电不足,那么多出来的钱还是要车主来买单。

    所以这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到底电动车的发展是要不断地提高续航里程,还是到了一个合适的历程就已经没有太大的上升必要了。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系数,加快充电速度可能才更有意义。就算是去到1500km的续航,如果解决的问题只是少充几次电,但99.9%的使用情况是你一次开不了这么远,那你麻烦点多充两次,却能省下很多的成本,何乐而不为呢。我想这点沃尔沃是想得很明白的,他们也明确说过,过分追求续航里程是无意义的。

    我们正处在汽车发明100多年以后的一个重大的改变时期,电动化,甚至氢能源都不是主旋律,主旋律是智能化和自动驾驶。但要实现智能化和自动驾驶,电动平台是基础,因为智能化和自动驾驶都要用电,无论12V还是48V的电器架构都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功耗。这也是马斯克强调特斯拉的使命是为了加速电动汽车的到来,电动汽车的到来根本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自动驾驶和智能化铺平道路而已。

    只有当手机全变成了全面屏,才会产生这么多丰富多彩的应用,抖音和Tik Tok在国外的流行才有可能发生。而大屏手机本身的价值是很低的,有价值的是在大屏基础上开发的那些多姿多彩的应用和各式各样的手机游戏。否则手机游戏永远就玩个贪食蛇,最多是黑白贪食蛇变彩蛇贪食蛇,彩蛇平面贪食蛇变3D立体彩色贪食蛇,玩来玩去也就玩个贪食蛇。

    这里我还特别想diss一家图中的企业,老板整天叫着新能源车不环保,但身体却很诚实,一台接一台的出新能源车,曾经只有弱混车型,现在变成全系基本都有插电混动版本在售了。这么强调弱混好,说白了就是入场得早,实现了专利壁垒,在弱混这条赛道基本把人类能想到的最优的传动结构都抢先设计在自己的产品中专利化了。现在到了强混时代一下没了优势了。

    最后连布加迪都说新能源真香,貌似德国的布加迪还没有新能源车,但我预言不用两三年肯定要出了,毕竟法拉利、大牛、迈凯伦的混动跑车都出了好几台了。

    ENJOY VOLVO LIFE

    次阅读
    1评论
    10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1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