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性能、效能、价格”全都要,长城Hi4真能改写混动游戏规则?

    合车社头像合车社头像
    合车社2023-06-02

    自从哈弗枭龙MAX(图片|配置|询价)上市之后,网上对长城Hi4的热议可以说是不断攀升。也是,宣传说四驱卖两驱价,你就真是这么干了,大家能不议论纷纷么?就价格来说,长城的这套四驱(Hi4)是很值得考虑的,但是就技术、实力来说,它真的符合大家需求么?恰好近期社长参加了全新Hi4的沟通会,所以接下来就和大家好好聊聊它。

    过去我们不选择四驱车,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传统燃油车需要用纵置发动机平台来适配后驱,这样一来就必须有一根机械传动轴将动力从变速箱引到后轮。传动轴不仅会压缩后排空间,导致后排中央地台大大凸起,也会因为传动链过长导致额外的能量消耗。

    因此四驱车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就是操控感知不够强烈(市区大多数时候甚至感知不到),同时还油耗高、空间小。

    但长城的电四驱其实并没有这些问题,它并不带传统的驱动轴(后电机通过底盘上的动力电池驱动),节约了大量的空间,并缩短了传动链。换句话说,就是长城Hi4空间占得少,响应速度还贼快。

    另外凭借着发动机两档直驱的优势(低速动力挡和高速经济挡),以及热效率高达41.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长城Hi4的油耗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亏电油耗能做到5.5L/100km。在拥有四驱加速优势的情况下,油耗还与普通的两驱混动SUV持平,非常见功力。

    在与主流混动SUV价格持平的情况下,长城Hi4的高性能(百公里加速6.8秒)和四驱几乎算是白送的。有了这些优势托底,长城新车的过弯能力、脱困能力、湿滑路面行驶能力、转向精准度,都可以大幅提升。

    反映到实际驾驶中,就是长城汽车通过全新构型、高性能动力源组合,并结合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能实时对车辆前后轴扭矩进行智能分配和动态调节,全面保障动力性能、安全稳定性、平顺舒适性以及道路通过性。

    进而实现全速域的超强加速能力,雪面坡道起步、爬坡能力更强,低附路面不打滑不失控,高速过弯高极限、驾驶更自信,连续过弯循迹性好、驾驶更轻松,陷车场景脱困更强等六大场景驾驭优势,让用户从直路到弯路、从高附到低附、从铺装到非铺装路面,到哪都能开。

    Hi4技术能打,价格也到位,然后就能改写混动游戏规则了?就目前状况来看,改写还做不到,但是要引发混动新变局,那肯定是没问题的。一方是因为长城的这套四驱系统,更多是采用了“一机两用”的全新设计思路,并不是应用非常难以攻克的技术。这意味着各大车企想要跟进并不难,只要愿意花时间花钱花精力即可。

    二是在于市场卷,新造的车也必须跟着卷。想去年比亚迪DM-i的推出及大火,就卷到现在新车没插混好像拿不出手一样。如今到了长城哈弗枭龙MAX身上的电四驱也是一样道理,价格到位的情况下,消费者会用脚投票,在选择了这么一个产品、技术之后,那些没有这个技术的,势必要把这个短板解决掉。当大家都在跟进时,混动游戏规则自然要发生改变。

    新能源虽然一条新赛道,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条短赛道,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它注定会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在这场马拉松当中,较量的既是研发实力,也是技术储备,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跑完全程。如今火遍全网的“排放门”之争确实来势汹汹,但在这场长跑中,它不过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雨点而已。所以与其关心是东风胜,还是西风胜,不如关心身处漩涡中的长城、比亚迪后续会给到什么好东西给大家平息这事,你觉得呢?

    次阅读
    19评论
    11赞同
    收藏
    分享
    19评论
    1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