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丰田汽车在走下坡路?听内部人怎么说

    财经咖啡君头像财经咖啡君头像
    财经咖啡君2023-04-25

    为何关注我们?——因为我们提供最关键的财经讯息!

    为何推荐给朋友?——因为好内容不忍独享!

    文 | 藏海墨人

    丰田汽车的销量长时间保持世界第一,特别是在北美市场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但当前,全世界的汽车市场都在进行一场“新能源汽车”革命,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要能量来源的电动汽车逐渐占据世界最重要的份额。

    以中国市场为例,今年一季度,我国市场上所有销售的汽车中,新能源汽车的占比已经超过了30%,而且其占比的增速还在不断加快。

    从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指标看,在整体乘用车同比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3月第3周创出新高达到35.8%,意味着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并没有因为国补取消而降低。

    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几乎所有参展的汽车厂家都在不遗余力地花重金宣传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很多人戏称这届上海车展是传动内燃机汽车的绝唱。

    就在以比亚迪、特斯拉为首的众多新老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大展宏图的时候,世界汽车界的老大丰田汽车却显得格外落魄。

    据CleanTechnica公布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2022年12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26.46万辆,同比增长55%(其中纯电动增长57%,插电混动增长46%),占整体市场21%份额。2022年全年,全球累计销量为1009.12万辆,占整体市场14%份额。

    从2022年全年来看,比亚迪和特斯拉全年累计销量均超过100万辆,其中比亚迪摘得全球销冠,销量高达184.77万辆,特斯拉为131.43万辆;其次,上汽通用五菱和大众均超过40万辆;宝马为37.27万辆;奔驰、广汽、上汽、长安、奇瑞、起亚、吉利、现代、东风、沃尔沃十家企业各自超过了20万辆。

    虽然丰田集团2022年的全球销量为1048万辆,排在世界首位,市场份额占高达13%,但在新能源汽车销量上,其并未排进前20,市占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全世界汽车企业都在转型和变革的时候,丰田的电动化之路明显落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为此,我联系了身在日本丰田总部工作的一位资深从业人员,他在丰田的商业部门工作,职务并不低,平时工作有机会和丰田总部的高层接触。

    为了保护隐私,本文中以A代替他的姓名。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我:请问A君,能否简单介绍下自己?

    A:我是天津人,大学毕业后去日本留学,阴差阳错下在丰田通商找到了一份工作,就留了下来。目前我主要在日本工作,也会到东南亚各个市场出差。

    我:最近,丰田汽车新任社长佐藤恒治在上任后的首场记者会中表示,通过bZ4X车型的开发,丰田汽车有必要对业务结构重新思考。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0月在中国上市以来,两家丰田系合资公司的bZ4X累计销量分别为4231辆和3353辆,合并销量也只有7584辆,甚至不如理想汽车在今年2月的单月销量16620辆。bZ4X车型是否失败了?

    A:总的来说,丰田没啥问题。别总看国内的自媒体天天说丰田要倒闭了。丰田去年销量1000多万辆,混动包括HEV和PHEV占了将近三分之一。

    我承认它目前的电车战略是有问题,之前和我们汽车部的负责人寺岛聊过,丰田内部认为目前的电车缺点太多,根本没法取代燃油,他们主要是在研发固态电池,他们目前专利是第一。

    当前在新能源车上的暂时落后其实和丰田的整体销量分布有关,丰田主要市场一个是在北美还有就是第三世界,我之前外派过柬埔寨和印尼,很多地方连生活用电都保证不了,更别说电车了。

    大众和丰田相反,他主要是在欧洲和中国,这两个地方目前都在狂推电车,所以真正急的是大众。说回国内,目前国内的电动车实在是太卷了,很多企业甚至是亏本卖车,这对于丰田大众这种车企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随着车市下行开始,淘汰赛也要开始了,目前看小鹏就有点掉队了,这种新势力一旦销量下跌资金链就会断,基本必死无疑。

    我:但也有人并不看好丰田未来的发展。比如目前新能源车最大的卡点在充电和电池这块。全固态上BYD也在啃,量产难度也不小,宁王半固态直接干到500WH/KG了,这个其实已经在电池这块足够了。

    宁王老板本身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出身,电池领域确实综合最强。有人说丰田的问题,不在具体专利细节,有新闻说丰田自己分析了自己的失误,就是把日本国内车型拿过来直接生产,在中国水土不服了。

    日本太多的在技术细节优势领域,最后产品不符合市场被打败了。目前电车这块,越来越走向智能机当年的卷法了。国内电车这么卷,丰田拿的这款车售价和性能根本没法跟特斯拉还有国内这帮子卷。

    日系车大概率要固守油车了,在最大市场的美国,政府补贴7500刀的政策,就福特,通用,特斯拉三家入选,连一向支持的韩系车都没一个车型进入。说回国内市场,电车这块,两田是费劲了。

    A:任何企业在作出决策都是基于自身的状况。首先,丰田没固守燃油车,他的混动在全世界销量都挺好,去年应该是300多万辆,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环保车销量是第一,国外并没有绿牌,也没有国内这么多复杂的划分,所以显得丰田新能源不太行。

    其次,说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个确实存在,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在丰田的优先级不够,丰田内部话语权最大的是北美,这毋庸置疑,从车型就能看出来有红杉,坦途这种北美特供车;之前是中国分部话语权排第二,但是这几年东南亚法人团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基本可以说和中国平齐甚至超过中国。

    丰田不是不重视中国,他们认为国内的这种情况亏本卖车的情况不可持续。国内这些新势力基本是拿互联网的思维造车,讲究以快打快,快速迭代。但是汽车不是手机,这是一个重资产和重供应链的行业,涉及到质量和安全,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新势力出来的车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各种自燃新闻。

    买一部手机需要半个月或者一个月的工资,买一台车至少需要一年两年的收入,一台手机的寿命不超过三年,一台车是五年到十年,绝大多数中国家庭还没富裕到把汽车当成消耗品,况且这些新势力越买越贵。

    丰田内部目前的最大问题是美国的政策补贴和美国市场供货不足的问题。美国现在丰田都是严重加价根本就没有车。对于补贴,还是需要时间给供应商,丰田的供应商很多都已经到美国了,像松下能源已经在堪萨斯建厂了,现在要在俄克拉荷马建第二个,我国也有企业和丰田合作在北卡建电池厂。包括韩系也是一样,LG和通用,SK和福特。车企要转移生产挺麻烦的,涉及到很多供应商,先不着急等等再看。

    读完丰田内部人士的观点,各位对丰田汽车的未来有没有信心呢?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本文完)

    【重要提示】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以上观点仅代表相关作者或媒体意见,不代表我方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或商品购买建议,文章内容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

    次阅读
    105评论
    50赞同
    收藏
    分享
    105评论
    5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