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加快转型新能源成上海车展主旋律,福特、现代依旧摆烂,还有救?

    车毂辘头像车毂辘头像
    车毂辘2023-04-25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车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透过本届上海车展可以明显的发现,各大汽车品牌都加快了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即便是以往对新能源汽车不太在意的合资品牌,也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市场。

    就比如别克、丰田、本田等一线合资车企,在本届上海车展上都亮相了旗下最新的新能源产品,从而彰显了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决心。可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合资品牌仍旧将精力集中在了燃油车上,对于转型新能源似乎已经处于一种摆烂的状态,就比如福特和现代。

    福特、现代独树一帜,油车时代还能撑多久?

    无论是长安福特还是江铃福特,在本届上海车展上稳坐C位的都是燃油车,包括福特探险者昆仑巅峰版、锐界(图片|配置|询价)L等,其中锐界L还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22.98-30.98万元。

    但是,锐界L因为在看得见的地方做加法,在看不见的地方做减法,本身就存在很大争议。就比如锐界L是基于福特C2平台打造而来,但老款锐界则是基于福特CD4平台打造,这也是锐界L受争议最大的地方。

    除了锐界L外,福特比较具有看点的就剩下国产Ranger和Bronco,其中Ranger是一款中型皮卡,而Bronco则是一款硬派越野车,且均由江铃福特引入国产。虽然福特Ranger和Bronco在海外都有着超高的人气,但因为是江铃福特引入国产,这也让外界对这两款明星车型引入国内后的品质充满担忧。

    至于北京现代这边,同样没有新能源汽车产品亮相,稳坐C位的还是MUFASA这款SUV车型,同时,北京现代更多的亮点还是N品牌入华计划。但考虑到以节能减排为主旋律的当下,以性能和操控闻名的现代N品牌又能爆发出怎样的潜力呢?

    无论是福特还是现代,通过在本届上海车展的表现都可以明显的看出,在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旋律的上海车展,现代和福特依旧没能拿出亮眼的新能源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和福特正在失去未来的竞争力。

    是缺乏技术还是战略出错?

    都知道,早晚有一天新能源汽车会完全取代燃油车,当下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更是各大车企对未来的竞争。如果没能早一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未来再想要发力新能源汽车,所面对的困难无疑会更大。

    可在市场大环境的驱使下,现代和福特为何迟迟不肯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呢?难道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没有技术实力?对福特来说可能的确如此,因为福特在全球范围内都还没有官宣任何纯电平台,且在国内也只有Mustang Mach-E一款纯电动SUV。

    更要命的是,福特Mustang Mach-E除了有Mustang品牌加持外,无论是续航里程,还是驾驶辅助功能,均没有太大的亮点,上市以来从未在国内掀起太大风浪。福特目前在国内的发展重心依旧是燃油车,正在加快对旗下燃油车的升级换代,江铃福特更是希望通过引入Ranger和Bronco这样小众市场车型来博得眼球,根本无法成为走量车型。

    所以,与其说福特在国内不重视新能源汽车,倒不如说福特根本没有拿得出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来得更直接。

    不过现代这边的情况又与福特不一样,作为全球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现代起亚集团完全不缺技术,早就拥有了E-GMP纯电专属平台,该平台具有模块化、性能稳定突出、安全舒适、空余地大、使用种类多等特点,可应用于轿车、SUV等车型,将为现代汽车集团强化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力奠定更强的基础。

    且在氢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上,现代汽车也是全球为数不多可与丰田掰手腕的汽车品牌。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和投入上,现代汽车完全不输于任何竞争对手。不过,现代汽车虽然有着强大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运用到北京现代上。所以,北京现代没有新能源产品主要还是出现在战略错误上。

    按照北京现代的计划,现在的精力仍是集中在燃油车领域,这才有了N品牌的引入。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规划,则是要在今年底首款纯电车型才会迎来上市,且未来几年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集中在混动市场,只是会在2025年前引入部分纯电车型。

    写在最后:

    可以发现,福特和现代在国内虽然对新能源汽车的转型慢了半拍,但各自所面临的情况并不一样。福特是没有过硬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而现代则是出现了战略错误,以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所处环境来看,福特和北京现代已经失去了转型的最佳时机,未来在国内所面临的挑战也将更大。

    次阅读
    2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