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哈弗枭龙MAX,四驱性能揭晓

    踢车夏东头像踢车夏东头像
    踢车夏东2023-04-10

    在上个月举办的新能源汽车干货大会上,长城发布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并首次在理论层面解读了“两驱的价格,四驱的体验”的产品优势。而作为新技术的首位受益者,哈弗枭龙MAX(图片|配置|询价)终于在位于徐水的长城试车场内,迎来了媒体的首次大考。

    枭龙和枭龙MAX是哈弗应对混动市场内卷的重要战略车型,其中枭龙MAX定位更高,尺寸更大,最重要的是一点便是其搭载了全新Hi4智能电混四驱技术。

    由于此次拍摄的枭龙MAX已处于量产状态,所以相较静态拍摄版本仅在尾标部分发生了改变,也就是随着全新智能四驱命名的确定,原本的“DHT”已被“Hi4”所取代,其余外观内饰设计细节均未做调整。

    所谓“Hi4”,就是在原有DHT技术的基础上,将前驱动电机和发电机进行了整合,并在后桥加入了一台新的驱动电机,依此在不额外增加电机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平替两驱的可能。

    Hi4采用了前后轴双电机布局,其中前电机功率70kW,后电机功率150kW;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可提供74kW的最大功率为和132Nm的最大扭矩,匹配两挡DHT变速箱。系统综合功率为205kW,综合扭矩可达585Nm,值得一提的是,综合扭矩数值甚至超越了搭载1.5T发动机的H6 DHT-PHEV版本。

    当然,这样的动力表现也可以直观反映在直线加速测试上。首先,枭龙MAX支持弹射起步功能,且并不需要繁琐的设置,只需在深踩油门刹车踏板的同时,快速释放刹车即可。

    在四驱模式下,系统会按50:50的比例将动力分配到前后轴,在弹射起步瞬间,轮胎几乎没有出现打滑的状况,同时整个动力释放过程也十分线性。经过几轮实测,得到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均在7s左右,最快成绩为6.93s,加速表现足以和传统2.0T高功率发动机相媲美。

    底盘部分,枭龙MAX采用了前麦弗逊+后纵臂三连杆的悬挂组合,在应对麋鹿测试和连续绕桩时,可以感受到其调校风格兼顾了一定的运动属性。通过图片不难发现,在以70km/h时速完成项目时,车身侧倾幅度仍被控制在了一个相对可控的区间内,无论是车头的指向性还是车尾的随动性,都能按照驾驶者的意图完成精准走线,整体姿态基本令人满意。

    舒适度层面,则是在枕木路测试中进行了同级车型的对比体验,相对来说,枭龙MAX对横向晃动的抑制能力要明显优于竞品。

    在爬坡测试中,我对四驱系统的工作逻辑进行了多种尝试。首先是标准模式和经济模式,二者全程均保持纯电后驱状态,并可以轻松应对30%与40%坡道,不过在挑战50%度坡时,由于扭力不足最终止步于坡道中央,但即便如此,前轮也并没有时介入帮助车辆完成脱困。

    通过询问现场的工作人员得知,四驱系统的工作模式在越野状态与公路行驶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低速大扭矩爬坡就不在智能切换的逻辑中,这意味着该工况下四驱系统的底层逻辑更像是分时四驱,也就是说需要提前手动开启。而当切换到四驱模式后,发动机便立即参与驱动前轮,电机则同时驱动前、后轴,此时只需保持同样的油门开度,车辆即可顺利登顶。

    另外,在场地测试之余厂家也安排了简单的城市道路试驾。回归日常用车环境,Hi4更倾向于将节能作为首要目的。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会尽量控制发动机不参与工作,只有在有急加速需求或者是高速巡航时,才会进入到并联和直驱状态,如果想强制发动机介入,可手动切换到四驱和运动模式。不过由于试驾距离有限,具体的油耗数据还有待考证。总体而言,拥有四驱加持的枭龙MAX相较此前的DHT车型有了更明显的产品特征,同时也切实为更多用车场景提供了必要的兼容性。而至于Hi4是否能直击用户痛点,帮助哈弗重归销量榜首,相信很快我们便可以在枭龙MAX的市场表现中找到答案。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耿安

    次阅读
    35评论
    23赞同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