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继雪铁龙降价后,奔驰部分车型降价达 12 万,透露出哪些行业趋势?

    龙视车行天下头像龙视车行天下头像
    龙视车行天下2023-03-10

    一场从新能源汽车开启,席卷燃油车的“降价潮”正在迅速袭来。

    据媒体报道,中国一汽推出“旗惠吉林——亿元限时惠民补贴”活动,补贴总额达1.5亿元,单车补贴金额最高可达37000元。济宁东风标致车型可享政府补贴30000元,企业补贴高达75000元,上汽通用别克宣布截至3月31日,旗下多种车型均享有补贴资格,湖北消费者可享政企补贴最高7万。广汽本田皓影、雅阁优惠2万-3万元,一汽-大众推出任意品牌置换揽巡、揽境,可享受16000元置换支持,广汽丰田汉兰达落地30.88万元,预售期间再享5000元购车礼。上汽奥迪A7L(图片|配置|询价)最高优惠有3.8万元,奔驰部分车型降价高达12万元,一汽奥迪A6L降价9万元,福特电马宣布全系在售车型清库存,降价4万元,该优惠活动将持续至4月30日,特惠后车辆售价为20.99万-32.99万元不等。截至目前已有至少30个汽车品牌参与到这场价格战,最高优惠超过1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1日起,被称为最严苛排放标准的“国六B”也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此前使用“国六A”排放标准车型过渡的车企必须在7月1日前加大库存清理力度,而放价优惠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网友阿福说车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一张,1-2月总量统计(数据来自乘联会)

    大盘整体同比下跌19.8%,轿车SUVMPV各个细分都是下跌,但是新能源车NEV却逆势同比上涨22.8%

    第二张,各大厂商1-2月累计零售统计(数据来自乘联会)

    这张图里信息量更大,相应也更明显。

    TOP15厂家中,仅有比亚迪、长安实现同比增长,其他厂家全部下跌!

    这些厂商中,只有比亚迪实现了完全停售纯燃油车,销量全部由新能源车构成,其中纯电和插混的比例大约是1:1的样子。

    比亚迪同比涨幅高达71.8%!

    反观销量大多数由燃油车构成的品牌,销量均遭遇大幅下跌:

    • 上汽通用下跌幅度高达44%
    • 东风日产下跌幅度高达41%
    • 长城汽车下跌幅度高达46.9%
    • 广汽本田下跌幅度高达42.2%

    以上几个品牌销量下跌都超过40%,近乎腰斩!

    其他的燃油车品牌销量也大都遭受10-30%的重挫,几乎是毁灭性打击。

    再看看新能源车渗透率走势,就更加明显:2023年第9周新能源车渗透率33.2%,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3%,连续4期在30%以上。

    结论已经出来了:今年的汽车市场大盘的确下滑,但是新能源车反而在快速增长!与此对应的,便是燃油车的大幅下滑!

    也就是说,新能源车(含纯电、插混、增程)对纯燃油车的替代大趋势已然形成了,其实在2022年就已经过了转折点。

    到2023年第一季度,这个趋势正在加速冲顶,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40%甚至50%,也并非不可能。

    在价格层面,燃油车的价格体系崩塌,其实是销量崩塌的直接恶果——卖不出去,大量库存,便只能低价清库。

    网友徐里里这样表达自己观点:

    这两天,我微信快要被轰炸宕机了,很多朋友各种问我相关的问题。

    有人问是不是等一等优惠更大,有人问是不是车的质量有问题,甚至还有人问,是不是厂子快要黄了...

    其实最近很多车企的大幅度优惠,是多重因素叠加起来共同造成的,当然了,大部分都集中在以燃油车为主的传统车企,其实这种优惠是很难长期维持。显性因素是疫情三年导致的消费疲软,新能源汽车的全方位冲击,和国6B的即将到来。

    还有一个隐性的因素:202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4.17亿辆,这一数据相较于2015年几乎快翻了一倍,机动车保有量是没有办法像前些年那样高速增长的。中国汽车行业将迎来缓慢增长的时代。

    这所有的因素堆积在一起,让过惯了舒服日子、躺着就能赚钱的传统车企倍感煎熬。

    就在刚刚,又看到一条新闻,广汽菲克被长沙人民法院强制执行2亿元:

    还能降价卖车,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吧...

    起初,朋友问我是不是厂子快要黄的时候,我笑了笑。但是转念一想,这看似玩笑一样的对白,搞不好可能会成真,一些二线合资车企也许真的快要加速离场了...

    但是,仅仅是这样吗?大众丰田难道就不紧张了吗?BBA难道就不紧张了吗?

    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国产家电的崛起,见证了国产电子产品崛起,汽车作为最大的单一工业消费品,也是国产品牌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块堡垒,在目前看来,这座堡垒似乎已经摇摇欲坠了。

    汽车行业,至少中国的汽车行业,正在以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速度发生变革。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从业者,好好享受这个辉煌又残酷的时代吧。

    网友默默-KG这样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真的单纯是一个汽车行业的问题吗?

    去年,国家针对燃油车推出了30万以下2.0T购置税减半的刺激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试问,疫情三年之后,经济增长乏力,民众收入下滑,需要强力刺激消费的大前提下,今年相关政策会少吗?

    这就是去年和朋友聊天时谈到的一个核心点:作为大宗消费,汽车的消费金额、频次仅次于房产,以汽车作为主要标的刺激消费是意料之中的。只有这样,消费保守的人才愿意把钱拿出来,重新盘活内需。

    只是说,国家已经连续补贴了数年新能源汽车,2023年继续免征购置税已经做到了该做的,而且国家认为鼓励新能源、发展新能源更有利,传统燃油应该放一放。

    其实,从去年开始,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地方政府就有过相关活动,比如上海针对上汽大众ID.3的补贴政策,佛山针对市内销售和生产的纯电动汽车以30万为门槛最高补贴2万。

    到今年,武汉率先进行补贴,实际上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由国家托底出面补贴,传统燃油车就交给了地方政府,不能只靠中央,地方政府也应该放点血了。

    对地方政府而言,汽车制造是当地的支柱企业,大量的产能被闲置,大量的贷款需要偿还,如果汽车企业发展不好,地方税收就会成问题、如果地方不管不顾,失业潮、税收、民生支出都会成问题,毕竟卖地已经穷途末路。

    地方政府开启了优先补贴本地制造企业的措施,实际上就是给当地企业送钱,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此,汽车重镇武汉率先补贴东风系以及上汽通用在武汉工厂生产的车型,东北汽车重镇长春也开始针对一汽大众、一汽进行补贴,接下来的还有上海市政府针对特斯拉、上汽系、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产品的补贴。

    广州针对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新能源、广汽传祺的补贴,重庆针对长安系、佛山针对一汽大众、成都针对一汽大众、沃尔沃,浙江针对吉利、保定针对长城都会出台政策。

    这不只是汽车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体刺激消费的措施,只不过这次变成了地方政府唱主角。

    要我说啊,这一轮汽车降价潮非常值得注意观察,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如果监管部门不干预,甚至地方间进行竞争,不少地区的地产市场也会如此

    首先得先说下,各地对汽车进行补贴,根本逻辑还是扶持本市、本省的车企,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这些车企缴纳了不菲的税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当地产业链的发展,如果本地的车企发展受阻,那么对该市的经济可能造成不小的影响。

    车辆购买仅限当地(商品房购买在当地)

    车辆补贴优惠(房价降价)

    车贷低息/无息优惠(房贷利率优惠)

    车企缴纳税收(卖地资金)

    车企提供就业(建筑工地提供就业)

    ..........

    人口增量放缓,如果持续性建造大量的商品房,且因为区域的不平衡,除了少数大城市主城区的住房还有投资属性外,其他其余的房产和汽车都成为了一次性消耗品,那么现在的车企盛况就是某些区域地产市场的预演

    可能会有人提到,你忘了地产有城投公司这样的bug啦。

    这倒没有,汽车市场存在这样一类二手车批发贩子,专门筹集巨额资金批量吞下集中降价的某些汽车,这就像那些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筹集资金买地的城投公司。

    这些二手车批发贩子再和普通二手车贩子合作卖车,就好比城投公司再引入其他开发商联合开发了楼盘。

    理论上如果到了一定极限,二手车批发贩子也会有吞不下降价新车的那天,城投也会有筹不到款的那天(除非银行疯狂之举)。

    现在的大范围降价,就已经是远超二手车批发贩子的能力,他们不再选择吞下。

    那么后面就看某些城投,谁先顶不住咯。

    关于愈演愈烈的汽车价格乱战,你有什么看法,你想表达怎样的观点,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期待你的回复!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