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理想汽车李想称:降价可能不会带来销量,但可以打击对手!

    龙视车行天下头像龙视车行天下头像
    龙视车行天下2023-03-05

    “降价可能不能带来销量,但可以打击对手。”3月2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对记者表示,头部两家企业(特斯拉和比亚迪)都在打价格战,今年整个行业压力很大。

    今年初,特斯拉开始大幅降价,随后多家车企跟随降价。理想汽车CFO李铁表示,降价是综合考虑后的决策,理想汽车希望今年是连续稳定盈利的开始,更关注市场份额,长期更关注效率。这意味着,理想汽车不会跟随特斯拉降价。

    网友Will.liu这样评价:

    理想刚刚发布了2022年全年及Q4财报。

    财报显示,理想汽车营收和交付量双双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76.5亿元,同比增长66.2%;季度交付量达到46,319辆,同比增长31.5%;全年实现营收452.9亿元,同比增长67.7%;全年交付133,246辆,同比增长47.2%。

    截至四季度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达584.5亿元。

    别的品牌是消耗底蕴来抢市场,理想是市场越大,储备金越多……

    毫无疑问,理想目前是所有新生的新能源品牌中,单车利润高,销量逐步上涨,未来稳定可期的一个。

    至于为什么这样。

    个人分析有三个原因。

    1、准确的定位。

    走低成本(增程)的好面子(冰箱、彩电、大沙发)路线。

    国人是真的吃这一套,而且新能源车的纯电模式和家居模式出奇地搭配。

    不要看不起智能座舱的家居模式,因为没有了发动机怠速的抖动、噪音、气味,中毒的安全隐患。

    现在纯电模式下的家居模式,是真的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第三空间的,集合娱乐、休息为一体。

    2、坚定SUV路线,抢占30-45万的合资市场。

    这个市场,起码到2022年底,国产的基本没有能打的,只有蔚来,但是蔚来走的路线是40-60万的售后精英路线,和理想的价格区间有错层。且更新换代较慢,这就使得理想现在进入了一个舒适区,不用和竞品拼刺刀,在这种新能源品牌打破脑壳的时代,可以保障自己的利润不受冲击。

    3、强大的供应链。

    这个很少人说过。但是没有强大的供应链,是不可能做到宣发即上市,上市即批量交货的。

    纵观其他品牌,哪个不是先造势一两年,然后样车姗姗来迟,最后到量产还得等上几个月,直到消费者受不了才开始逐步交付。

    而理想一口气推出L9,L8,L7,虽然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但我试驾过理想ONE,L9,L8,L7。的确在细微方面,每推出一款新车型,理想都是有很大进步的。这也说明了工艺的改善的确反馈到了制造链上。

    至于,“降价可能不能带来销量,但可以打击对手。”

    特斯拉和比亚迪都需要降价来维持销量和抢占新能源汽车的地盘,比亚迪是要抢10-30万区间的,特斯拉是要抢23-35万区间的。

    我虽然不喜欢理想的增程模式,但是也得承认理想现在的新能源定价区域还缺乏足够强大的竞争者。

    所以目前看来,理想还不需要降价来打击竞品,因为现在的价格利润丰厚,等竞品起来后降价促销也不迟。

    网友海牛眸眸是这样评论的:

    新能源车四大忽悠:理想的李想,蔚来的李斌,小鹏的何小鹏,法拉第的贾跃亭。

    有一位匿名用户这样评论这件事情:

    这一言论表明,理想汽车李想认为降价不一定会直接提高销量,但可以在竞争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观点在市场竞争中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降价可能会对销售额产生积极影响,但降价并不一定能够直接提高销量。一些消费者可能认为降价意味着产品质量不高,或者他们可能更喜欢其他品牌的产品。此外,降价可能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降价应该是在市场调查和战略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

    然而,通过降价来打击竞争对手是一种常见的市场策略。通过降低价格来挤压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从而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这种策略可能会导致行业中价格战的加剧,降低产品的价值和品牌形象。因此,企业应该综合考虑市场和产品的定位,决定是否采取这种策略。

    总之,降价是一种市场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目标来灵活运用。企业需要深入分析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要我说啊,特斯拉和比亚迪联手一起降价,各位是不是都不叫嚣了?甚至很多新能源车企都要步入众泰的后尘了吧。小鹏啊问界啊领跑啊降价不都是为了生存,理想和蔚来如果降价只会降低品牌调性,现在已经有掉队的迹象了,相信国产品牌烧没了投资仍然可以笑傲江湖!

    作为一个消费者来说,我当然是希望全部车企价格多多优惠,商品降价是好事,吵吵嚷嚷说特斯拉如何如何,人家不是也降价了吗,比亚迪的秦都9.9万元了,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里,不存在意见领袖和英明领导,顺势而为抱住大腿才是活下去的王道,毕竟车企都看不见自己的身上的问题,也不会再自己身上找问题,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人家特斯拉玩的花。

    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请把你的想法留在评论区,我们一起谈车会友!

    次阅读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