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30万的电动汽车和60万的电动汽车,有什么区别?

    动力总成黑科技头像动力总成黑科技头像
    动力总成黑科技2023-02-27

    先说结论:30万和60万电车的账面参数区别真不大,但是实际体验差异明显。高端产品并不会追求面面俱到,而是更讲究格调与个性。

    30万和60万电动车的目标消费群体不一样

    大家买车很喜欢用性价比这个词,我帮大家选车时,10万元级别,我也会突出强调性价比;20万级别,我会在性价比之外讲一下这个车的特点;而上升到30万,往往水桶车型居多,一辆车有各种功能,我会建议大家平衡车型特点与自身需求;而上升到60万甚至上百万,再谈性价比就很扯淡,往往看这个车的调性是不是合你口味,车辆所追求的个性是否被你Get到。

    其实这就是不同产品针对不同消费者的投其所好,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一定会做出差异化,在不同价格带投放不同产品。所以千万别用账面参数来横向对比30万和60万,很可能比到最后发现,哎呦,看起来好像30万的产品参数更好哦~

    30万级别和60万级别硬件规格差异不大

    我们看30万级别有哪些纯电车呢?特斯拉Model3、特斯拉Model Y、ZEEKR 001、智己LS7、智己L7、蔚来ET5、小鹏G9、唐EV、汉EV、飞凡R7、宝马i3、奥迪Q4 e-tron、ID6、哪吒S……在这些产品中,抛开传统品牌和特斯拉受制于成本和利润,产品力上有一定取舍,或追求性能舍弃豪华、或追求豪华妥协参数,做不到“我全都要”,而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们往往提供的都是水桶车型。

    比如极氪001,3.8s破百、400kW双电机、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架、无框车门、NAPPA头层真皮内饰座椅、超大空间、智能驾驶等等,这些都是以前燃油车时代百万级的配置。

    比如刚刚上市的智己LS7,被称为:新一代卷王。超大的尺寸、超长的轴距、多维可变空间、全铝底盘、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空气悬架、256色氛围灯、沉浸式场景屏……将各种高规格硬件都普及到30万级别。

    我们会发现30万级别的参数已经高度一致了,百公里加速都是3s-5s,电池都是100kW左右,底盘基本是双叉臂or多连杆,内饰都是中控大屏,NAPPA座椅,人机交互都上了现在主流的系统,L2驾驶辅助该配的也都配上了。

    如果进行横向对比,会发现在主要参数上,汉EV、ET5、极氪001等30万级别车型,配置和性能都不弱于百万级的保时捷Taycan。如果进行横向对比,会发现在主要参数上,汉 EV、ET5、极氮 001 等30 万级别车型,配置和性能都不弱于百万级的保时捷 Taycan。这说明什么呢?从行业角度理解,在纯电领域三电没有技术壁垒下,30 万价格就可以支撑用上各大供应商比较先进的解决方案了。此时电池、电机、悬架、人机交互、内外饰等所有看得见摸得着功能都可以选择一流供应商的解决方案,这样大家的产品硬件高度同质化。

    60万以上电车的产品更注重调性

    如果价格上升到60万甚至更高,造车理念就不一样了。脱离大众消费,产品力具备稀缺性,会追求在某些领域独一无二。

    我举两个案例,一辆是高合 HiPhi Z,一辆是路特斯Eletre(图片|配置|询价),这两辆是我比较欣赏的60万以上级别的电车。大家简单看下账面参数,就拿最近比较热门的汉EV、ET5、极氪001、智己LS7和高合 HiPhi Z、路特斯Eletre对比,它们在续航、加速、尺寸、底盘规格、驾驶辅助、人机交互等能体现到参数上的区别真不大。但是车辆营造出来的高级感和独特品牌调性就不是30万级别能够给与的。

    先说高合HiPhi Z(图片|配置|询价),如果对比账面参数,会发现它用了行业顶级,但是看不出来新意,而体验过发现,它真是一辆非常独特的车。就拿高合HiPhi Z的外观来说,上图是网站官图,下图是我实拍,一开始我以为官图是美化过的,实车不可能做到这么低矮,但是体验后发现,造型就是这么夸张。你要说30万级别哪个车有这种科幻片造型,我是不信的。这种科幻风格在细节设计上也有体现:22寸铠甲式轮毂、无后挡风玻璃设计、前后左右都可编辑的LED灯、无框对开电动车门、无边框外后视镜、可升降尾翼等等,这些都是为了高合的调性而刻意为之,30万是见不到的。

    再说路特斯Eletre,从参数上它甚至不如很多30万级别SUV,但是它也是非常有设计理念的车,为了赛道驾驶不做妥协。大家看它的内饰设计,也用了联屏加中控大屏,但是联屏非常小,按照30万级别电车设计思路,屏幕越大越好,而路特斯Eletre舍不得投入成本吗?显然不是。路特斯Eletre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视觉噪音,让驾驶者更专注于驾驶,才将仪表盘的干扰降到最低。

    而为了在小屏幕上做出更强大的人机交互,路特斯Eletre采用了UNREAL虚幻引擎,12.6英寸主驾屏显示车辆状态相关的必要信息,29英寸的AR-HUD抬头显示表达更多与驾驶相关的人机交互,花了大量成本避免繁杂的信息对驾驶员产生干扰,让驾驶者沉浸在驾驶乐趣中。这种做法30万级别是见不到的。

    在不体现到参数的底盘领域更是如此,30万和60万真的有差距,调校水平高低决定底盘优劣。了解一下高合HiPhi Z账面参数:前双叉臂、后五连杆高性能轻量化前后悬、随速调节空簧、CDC连续可调阻尼减振器、Brembo四活塞前制动钳、米其林R22 Pilot Sport EV运动轮胎。这些东西算是行业天花板了,不过也有不少30万级别车也能做到,但细节真的一样吗?

    我举几个例子,虽然和30万级别都用上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架构,但是高合HiPhi Z用了液压衬套,据说研发期间选用15种弹性件、近百种规格进行适配,做到了中高速下对方向盘细碎冲击的良好吸收,还保持路感清晰,做出高级感;空气弹簧也是需要大量验证和调教的领域,部分30万车型做到从无到有,但无法做到从有到好,高合这套空簧具备车高随速四档可调,采用闭环空气供给系统,较开环系统加快了调节时间,降低了噪音,后减震器与后空气弹簧也独立,将刚度和阻尼的设计解耦,更容易协调舒适性和可靠性;CDC主动控制减震器依靠4个高度传感器和3个加速度传感器,随时改变减震器阻尼,进行车身姿态动态控制;而IVC 动态底盘集成控制系统实现整个底盘控制的高度集成,让各自为阵的控制器、执行器统一协作、调用,形成更好的底盘合力。这些系统都不体现到账面参数,但是对于实车动态表现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高合底盘上还有一套全速域主动式后轮转向系统,可以在全速域范围内按需调整,后轮最大转角+6.6°,高于BBA等豪车。这个系统很有意思,高速行驶下,后轮会进行同向偏转,面对连续变线时,后轮转向可大幅度减弱因转向不足或过度所带来的推头、甩尾现象,提供更准确的后轮循迹性和更高的车身稳定性;低速行驶下,后轮可反向偏转,实现更小的转弯半径,轻松应对泊车、掉头等场景,带来更便捷灵活的驾控体验。这套系统30万很少见,往往传统燃油车要到100万才能看到。

    根据我的试驾,能够感受到 HiPhi Z底盘极限很高,调校完成度不错。它的底盘特点是营造强烈的高级感,不知不觉让驾驶员开得很快,感受速度的快乐,这种感受我在30万级别电车中体会不到。

    而路特斯Eletre就是一辆富有赛道气息的车,底盘调教更注重路感和极限。虽然硬件结构也是多连杆,从参数上看不出任何优势,但是路特斯Eletre也匹配了双腔空气弹簧、CDC主动控制减震器,动态底盘集成控制系统等业内顶级的软硬件,为了提高极限操控性能下了血本。

    有意思的是,路特斯Eletre为了更加极限的赛道性能,加入了行业罕见的48V主动稳定杆技术。普通稳定杆强度是固定的,可以在弯道抑制侧倾,但弹簧刚度变不了,为了兼顾日常舒适性,刚度不宜过高,因此车辆开到赛道,就不够纯粹。而路特斯Eletre使用IARC 48V主动稳定杆可以实时计算车辆支撑力需求,调整稳定杆刚度提升支撑力,赛道高速过弯时提供大刚度(最大7100Nm/rad),支撑性更好,减少过弯侧倾,提升驾控乐趣。正常行驶在不平坦道路时提供小刚度(最小1000Nm/rad)滤振性更好,让驾驶员和乘员更愿意开和坐这款车。这种手段也是30万级别看不见的。

    最后

    以上聊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30万和60万真的有区别,即使看起来一样,体验也可能云泥之别。在 30 万级别,选车比参数我是理解的,因为30万是最内卷的定位。如果上升到60万还在对比参数,那选车基本无从下手了。60 万级别的电车并不多,产品也不会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做出差异化,做出稀缺性,把某些优势做到极致,给不同消费者带来独特的魅力。

    .万次阅读
    87评论
    11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