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新能源汽车大肆扩张,燃油车为何却反其道而行,价格不降反涨?

    墨城之冬头像墨城之冬头像
    墨城之冬2023-02-23

    “价格战”是传统车企发展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手段,想要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就要敢于降价。但新能源车企恰恰相反,它们不仅很少降价,还经常涨价。过去几年,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车企一年要经历几次涨价,每次涨幅都在几千元,造车新势力们也纷纷跟风上调售价。

    然而如今汽车市场的情况却发生了反转,燃油车纷纷涨价,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反而开始走低。年前特斯拉突然宣布给特斯拉Model 3和特斯拉odel Y降价,小鹏汽车、AITO问界、比亚迪等车企也跟风降价。

    豪华品牌奔驰汽车旗下的某些纯电动汽车更是直接降价10万,紧随其后的还有东风日产,其首款纯电动SUV艾睿雅限时降价6万,一汽丰田一个几乎从不降价的车企,首款纯电动汽车bZ4X也进行了大幅降价。

    反观燃油车战场,不仅没有因为新能源的冲击降价,还纷纷开始涨价。大众汽车近两年其实一直在涨价,只是因为多年的国产化运营让它学会了控制成本,因此涨价的幅度不明显。不仅仅是大众,德系高端品牌奔驰、宝马、奥迪也都有涨价。通用旗下的福特汽车,早早就涨价了。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新能源汽车大肆扩张侵占燃油车的市场,燃油车应该“降价保量”才是,为什么却反其道而行呢?

    用大众新任CEO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这是电动化转型的必然结果,所有的燃油车都会进入“涨价潮”。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电气化转型和燃油车涨价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下面可以简单给大家分析一下。

    车企纷纷转型新能源,以前所形成的技术壁垒就失去了防御功能,它们依靠专利赚钱的时代也会随之结束。大家要知道,在这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车企投入了多少金钱和精力研发技术。结果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流行,以前开发出来的技术就要被抛弃,对于它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再加上近两年新能源发展的速度变快,曾经将新能源汽车视为“无物”的合资车企们也不得不重新重视起这个领域。为了快速实现转型,它们需要采购其他供应商的零部件或者动力总成,有会形成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是,这些老牌传统车企其实还是有一些“傲骨”的,它们还想拥有自己的电动机、电控系统以及电池技术,所以有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来搞研发,如此循环,车企的综合利润肯定会受到影响。

    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资品牌品牌价值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它们需要重新让消费者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以及品牌价值。但因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赛道,合资品牌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让消费者意识到这个问题,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销量先占据市场。

    为了提升自己在新能源市场的占有率,包括奔驰在内的合资品牌已经开始在电动汽车市场上降价了,奔驰EQA最高降价10万,市场价直接降到30万左右,和一辆中高端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价格差不多,这种场景在燃油车市场很少会出现。

    从合资品牌采取的这些策略不难看出,它们为了维持利润也想了不少的方法,而提升燃油车的价格,也是它们维持技术红利的一种方式。在新能源汽车上给出的折扣,需要通过体量更大的燃油车来平衡掉这个利润差。

    除此之外,两者在技术成本、人工成本的角色上也转变。以前燃油车企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生产经验,大大缩短了生产的成本。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机械化生产的效率也越来越高,车企的生产成本运营成本都越来越低了。

    新能源汽车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技术还不完善,需要车企已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发升级,之前还出现了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所以新能源汽车才会出现涨价。现在锂电池的价格降下来了,其他原材料的价格也降低了,所以新能源汽车也有了降价的资本。

    但燃油车的物流人工成本却开始上涨,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冲击了车企的综合利润,所以车企需要通过涨价来维持自身的利益。

    现在的汽车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个是价格越来越低的新能源汽车,另一个是降价后又开始涨价了燃油车。面对新事物的冲击,燃油车企业能不能经受得住这份考验,就得看它们自身的底蕴够不够深厚了。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