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热门运动轿车对比,哪款是你的菜?

    戏车人头像戏车人头像
    戏车人2022-12-31

    我们公司90后的实习生阿森面临着一个新的烦恼——他存到了10万元的预算,但是对着琳琅满目的选择,阿森却犯了难:这个价格范围的运动车型如同众多武术门派的弟子一般,各个都是身怀绝技的好手,到底应该怎么选呢?

    他烦恼,我却快乐;这不就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好选题吗!于是我借着帮他选车的机会找来了一对同价位里很有竞争力的对手,全新荣威i5(图片|配置|询价) GT和全新东风风神奕炫(图片|配置|询价)马赫版来一较高下,看看哪台才是“能看又能打”的实力派,更适合阿森作为第一台车。

    外形设计都运动,比例把控有不同

    这几年,运动的外观风潮基本上是席卷了各个价位的汽车市场。当然今天对比的两款车型也不例外,两车都花了不少笔墨强调年轻化定位。

    先看荣威i5,时下流行的元素在它前脸上都无一缺席:比如硕大的前格栅搭配造型犀利的大灯组,视觉上给人的第一印象就蛮霸气。进气格栅的左右还用两道往外扩张的黑色饰条营造了一个“进气口”形状的凹槽,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改装车包围上的导风口元素。只不过遗憾的是这个“进气口”实际上是封闭的,只起到了装饰点缀的作用。

    熏黑的后视镜壳和亮黑铝合金轮圈也同属于“黑化”外观的必备元素。和车身搭配起来的整体效果都十分顺眼,不会显得很“杀马特”,这点要给荣威i5一个好评。

    第一眼看到的这部奕炫的时候我也被它的前脸唬住了。错落有致的鳞片状中网看起来更加有杀气,上部还有Aeolus风神字样发光前车标,会随着日行灯一起点亮;车标左右延伸的灯带把左右的LED大灯组串起来了,看起来整体感挺强的。这样的设计好处是能在视角上增加宽度,使车头看起来更健硕。同样地,前格栅两侧的进气口也是封闭的装饰件。

    荣威i5的侧面给我的感觉是比较大气的。全黑配色的轮圈款式设计好看,还能在视觉上显得比实际尺寸更大,让这辆紧凑型的轿车也有更多的跑味。至于侧面车身线条,荣威i5就相对偏向中规中矩一些。它的腰线更平直,从车头往车尾的上翘程度不像奕炫来得激进;C柱之后的车顶曲线还是更接近传统的三厢轿车造型。

    而奕炫车侧上翘的腰线和大溜背设计造就的姿态则让我联想到在跑道上绷紧肌肉、蓄势待发的短跑健将。哪怕车子停在那不动也像是在跟你说:我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起跑!17英寸的熏黑轮毂和撞色刹车卡钳,就像这名健将的荧光跑袜和黑色跑鞋,也是呼应运动主题的小装备。

    荣威i5的尾部,最抓人眼球的应该是十分硕大的尾灯组。或许i5更多的是想通过较大的灯组传达出四平八稳的视觉感受。说实话我认为i5整车的设计风格有点不够统一,锋芒毕露的前脸和略显保守甚至有点太“乖”的侧面以及尾部之间产生了一点割裂感。希望i5在改款时能在侧面和车尾增加更多的运动元素。

    奕炫马赫版的车尾部则相对营造出了更多的运动色彩。它在溜背的尾端还安装了一个小尾翼和哑黑色的四出尾喉,使得车尾跟车头富有攻击性的前脸“呼应上了”,给整车外观做了一个挺动感的收尾。

    如果说奕炫马赫版塑造出的姿态是蓄势待发的跑步健将的话,那荣威i5就有点像是一个穿上运动服打算慢跑一下,活动活动筋骨的运动爱好者。两种外观设计没有说孰优孰劣,而是各有千秋。


    内饰撞色设计炫,科技座舱新体验

    外观再怎么唬人,咱也不能忘记内饰才是和车主朝夕相处最多的地方。市面上总有些车型,外观动力都挺不错,却败在了拉跨的内饰上,导致销量平平。可想而知一套好的内饰不单能激发起驾驶的欲望,更能激发购买欲。纵观两车,它们的座舱都没有拘泥于单一的颜色,而是采用了撞色设计和质感不错的细节来体现年轻的气息。

    荣威i5的内饰整体以黑色为主。贯穿中控台的钢琴黑暗纹面板从内饰的哑面皮革和塑料材质中跳脱了出来,加上最亮眼的荧光绿饰条的点缀,出来的效果令我眼前一亮。

    只不过它的撞色是“撞了,但只能撞一点点”,除了刚刚说到的饰条外就剩下座椅缝线作为撞色元素。不过,i5中控台保留的一些常用的实体按键挺好用,这点十分好评。总体来说这是一套偏向保守为主的内饰,好处是覆盖的年龄层面更广,一些年龄较大的购车群体也能欣然接受。

    奕炫马赫版的内饰则更加倾向大胆的设计。巨大的黄黑撞色是我一上车就最先关注到的地方,它能避免全车内饰色调单一而显得塑料感满满的问题——受限于成本,这是许多同价位车型的内饰会出现的问题。除了撞色以外,它的方向盘也采用了平底的运动化设计;副驾驶一侧有个刺绣的Mach字样,老款车型上是没有这个logo的,这是对新车动力总成的一点小剧透。

    无论是我们试的2021款的1.5T GT版本还是2022款的1.5L自然吸气版本,荣威i5都全系标配有10.25英寸的横向车机屏幕;使用起来的流畅程度也都属于不错的水平,在左右滑动的时候都是“跟手”的。唯独就是UI的图标有点小,偶尔在行驶中操作有几率误触其他功能。

    并且值得指出的是,2022款的i5最低配车型,是没有液晶仪表盘这项好用配置的,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指针式仪表。

    除了大面积撞色设计外,奕炫车里其次抢眼的地方就是这块中控屏了。虽然中控台取消了实体按键略有可惜,但13英寸的纵向屏幕布局令操作起来的体验会更接近实体按键的编排,这点对于实体键爱好者的我来说也算是一点慰藉。并且它UI的图标尺寸足够大,这样在日常驾驶中也不用聚精会神地操作屏幕,无形中提高了安全性。

    但这么大一块中控屏,光用来显示导航路线那多可惜呀。还好新款奕炫能把导航信息投射到面前的液晶仪表盘上显示,开起车来就可以把中控屏腾出来给副驾解闷啦。


    动力强者遇更强,要看变速箱怎帮忙

    经过刚刚两个回合的对比,两车的外观内饰部分都做得不错,各有自己的侧重点。但当我把车开起来,两款车的驾控感受就可以说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了。

    新款荣威i5在动力总成布局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最新款的2022年款车型只提供1.5L自然吸气的四缸发动机;其最大马力为120马力,扭矩150牛米。跟这副机器匹配的5前速手动变速箱或CVT变速箱在运动性能方面都没有特别出众。不过这也跟CVT形式变速箱更偏向于日常驾驶平顺度的“买菜风格”特性有关。

    如果还是念念不忘动力更强的1.5T发动机呢?那抱歉,你只能被迫选择2021年款的1.5T高配车型了。

    这副上汽蓝芯1.5T发动机与7DCT的搭配我们也不陌生,荣威品牌下的不少车型也有搭载,质量还是比较稳定可靠。只不过跟新推出的马赫动力比起来,账面参数会略微逊色一点。

    事实上我们开起来的感受也的确如此,173马力开起来动力是充沛的。只不过我原以为这个发动机的动力压榨得没有197马力的奕炫来得极致,开起来应该会更加柔顺;没想到扭矩来得有点突兀且不太够线性,应该是涡轮起压来得比较突然的原因。变速箱的响应在较为激烈的操驾下降档也略有迟疑。但除此以外,整个动力总成并没有什么“硬伤”的地方。

    再试全新奕炫马赫版吧。顾名思义,它的最大亮点就是全系标配了东风自主研发的马赫动力总成。这套动力总成一共有两款发动机、三种搭配方案:1.5T四缸涡轮增压版搭配格特拉克6DCT变速箱、1.5L四缸自吸搭配手动挡和6DCT变速箱。

    我们这次试驾的是1.5T搭配6DCT的版本,账面的最大数据是197马力、300牛米。首先说说直观感受:爽快!在以往,把1.5排量的发动机压榨到131马力的升功率水平,涡轮迟滞无疑会比较严重。但这副马赫动力的发动机,涡轮在1200转就已经介入,2000-4000转时最大300牛米的扭矩即可全数输出。光说数据可能会比较模糊;就这样说吧,在市区和山路最常用的30-60时速加速区间,全新奕炫马赫版的油门响应是比较敏捷的。这样在超车或者出弯加速的时候需要预留的油门提前量就能减少很多。

    而相对更入门的版本搭载的1.5L自吸机器搭载有缸内直喷、双VVT等技术,更倾向在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取得平衡。125马力和158牛米的扭矩也能为日常驾驶提供较为充沛的动力,满载工况下动力也不至于拖后腿,成为车辆的短板。

    由此可见,无论是哪款动力搭配,全新升级的马赫动力都能让更多年轻消费者体验到比较充沛的动力表现。而荣威i5的动力总成在这个价位里也完全不差,只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俩车其实都有料,特点鲜明更重要

    一整天下来,我对荣威i5和东风风神奕炫马赫版都作了一个深度的体验。两台车留给我的印象都颇深。首先,作为10万元以下的燃油运动性能家轿,它们对运动外观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设计上更是拿捏得十分到位,没有一味堆砌大堆华而不实的外观装饰件而弄巧成拙。

    但是作为主打运动的车型,我认为外观内饰都更加鲜明地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反而是更优策略;而在这一点上,荣威i5较为平直的车身线条和内饰设计让我感觉有点意犹未尽。而在驾控层面,无论是荣威的i5 GT还是奕炫马赫版的1.5升排量动力系统,在应付日常工况时都不会“气喘吁吁”。

    只不过奕炫的两套马赫动力总成在实际表现上都比荣威i5要更活泼,甚至还能配合标定得不错的6DCT变速箱让我偶尔撒撒欢;在非常接近的价位下,东风风神奕炫马赫版能提供更加优秀的动力表现。因此,如果你跟阿森一样,是那位手握10万块购车基金的幸运儿,我会更推荐选择奕炫马赫版来作为你的“第一台运动轿跑”。

    次阅读
    2评论
    15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1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