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丰田荣放双擎E+作为热门车的插电混动汽车,为何市场表现很冷

    天和Auto头像天和Auto头像
    天和Auto2022-12-23

    销量最高的SUV是比亚迪宋系列,销量最高的中型SUV是比亚迪唐系列, 销量最高的高端中大型SUV是理想的L系列;这三款车里的唐宋都以插电混动车辆为主,理想L系列只造插电增程汽车,这些数据说明最热门的SUV就是插电混动。

    荣放双擎E+也是插电混动汽车,可是这台车在今年全年才卖掉两千多辆。

    其销量不说远不如狂销接近五十万辆的宋系列,比价格更高的唐系列也差了几乎上百倍,即便是价格几乎高于该车一倍的理想L9,其一个月的销量也够荣放双擎E+卖上四五年。


    这台车到底差在哪呢?

    从外观设计来看倒是还不错,车身看起来还是比较饱满的;不过荣放只是比较“上相”,实车其实是偏小的,该车只有4600*1855*1685mm的车身,轴距只是2690毫米;这是标准的紧凑级车身,然而比哈弗H6、CS75PLUS和星越L等车还是小了一圈,宋PLUS DM-i也比荣放的尺寸大。

    可是这台车的指导价却要24.88-29.68万,定位很不合理。

    因为这个价格已经覆盖了一系列豪华品牌的入门级车,严格来说已经属于高端车的价格区间;汽车的定位越高尺寸则越大,即便是普通合资品牌的同级车也是以中型或中大型车为主,比如途观L、途昂、锐界、昂科威PLUS等,所以荣放在“卖相”上就已经输了。


    插电混动汽车一定要具备两个特点,其一是强劲的动力,其二是高度智能化。

    因为第一批的插电混动汽车都是性能怪兽,比如秦和唐,随后跟进而来的魏牌P8也有不错的动力,理想、问界、岚图等品牌的插电增程SUV也都是3~5秒就能破百的超高性能车。

    然而丰田的双擎E+系列汽车动力都很弱,因其基础就不是插电混动汽车平台,而是以油电混合车的平台扩大电池组容量打造而来;这套平台还是以内燃机为主、电机为辅的混动概念,是比较落后的,其搭载的是实际为米勒循环的2.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两驱版本配合双电机为134kw/270N·m的E-CVT的标准。这个标准驱动荣放只能实现9.1秒破百的水平,动力实在过于拉胯了。


    插电混动汽车当然要有四驱,其非机械耦合,通过前后电机组成的双擎或三擎四驱系统有可靠性高的先天优势,打造的四驱系统会有相当不错的脱困能力;所以荣放双擎E+也得有四驱选项,丰田也确实打造了这么一个版本。

    可是丰田对四驱和性能的理解似乎有些怪异,其增加的后置电机仅为40kw/121N·m。

    这个标准太低了。

    四驱车需要的是前后动力单元标准相当,或后电机的功率与扭矩大一些;因为不论在加速还是爬坡的时候,后轮的抓地力都更强,后轮能输出强大的动力才能有效提升车辆的越野能力和驾驶品质。所以四驱版本的荣放双擎E+确实有些怪异,7.4秒破百的动力仍旧很一般。


    丰田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来打造这台车,如果说只是技术水平不允许打造高性能车的话,那纯电动续航里程总可以大一些吧;可是该车的纯电续航里程以NEDC的模式测试也只有95公里的标准,与其价格重合的问界M5或唐系列,最高标准是已经超过240公里。价格低一些的宋PLUS DM-i四驱也有100公里,而且只要5.9秒就能破百。


    这就是差距,会关注插电混动汽车的司机往往思维更活跃,对于新技术和新品牌的接受能力都会更强;所以在选车的时候已经不太在意品牌,而注重车辆本身的技术水平和特点,所以造这种车真的是拼技术。丰田汽车在电驱技术方的储备不够充足,混动车虽然玩的最早,但是思路一直是以油为主的省油模式,可是这些车辆却都是以电为主的思路;电动机的先天优势决定了以电为主的车辆会具备更高的水平,所以荣放双擎E+才会输的如此彻底。


    丰田已经将第五代混动系统引进到国内进行升级,基础架构没有变化,升级点主要是电动机和理念,新系统也有些以电为主的意思了;可是动力的提升幅度还是很小,相较于这些国产高性能车,丰田的全新油电混合或插电混动汽车还是普通代步车的水平。

    那么续航里程就是其唯一破局的机会了,只不过不具备高性能的车想要破局还有另一个前提,那就是定位要一步步的拉低。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评论转发


    次阅读
    31评论
    20赞同
    收藏
    分享
    31评论
    2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