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楼主

    网红效应和现实可靠你真能看清?30万合资纯电你选谁?

    2022-12-14发布于:宝马i3车友圈


    特斯拉model3和宝马i3,为啥我最后选择了i3,其实在30万区间里,能选择的纯电车型并不多,尤其是一线的合资里,由于我身处北方,冬季极寒温度在零下20度的环境,最近由于家庭用车的紧张感,准备补充入手一台纯电车型,充电桩我不纠结,毕竟在家不到2公里就有,而且工作室地库也是有桩的,索性开始找车。

     

    很多人选新能源无非两点,卖的多和开得快,因为本身就是从事汽车工作,开过不少的新能源新势力,总感觉千篇一律的加速冲击和索然无味的底盘响应是很多新势力的共同点,为了弥补或者掩盖这个问题,多数车型还是以内饰的堆料、车机互娱的多样和自动化、科技化功能丰富来补充,也就做到了所谓的车界新势力的”乱花迷眼”,这也是不少人在选车时很头疼的问题,而在入手之后大呼上当的原因。

     

    其实我的要求很简单,就是不到30万还能平衡电动化与操控感的差异性,看来看去还是更倾向于3台车,特斯拉model3、宝马i3和大众的ID.6,前两个在品牌调性和销量上前排,后一个则是传统燃油跨步纯电,比较有实用感,毕竟是台SUV。

    特斯拉的优势想必大家都知道,驾驶运算逻辑的高算力,极简化的外观内饰设计,人机工程学优化的座乘感始终会让你觉得这是一台来自未来10年的车型,而且相对目前在售的新能源新势力车型里,特斯拉不论是保值还是销量,绝对是领头羊,不过对于我们这4线城市相对稀缺的维护店面,和总在发生的各种道路故障,和家里人商量后,放弃了,毕竟还是不想为特斯拉不明不白而担心后期使用的稳定性。

    宝马i3其实看上他就是2点,品牌对接度高和不错的优惠政策,说实话目前的35L可以做到27落地,而且现在我们这四线城市,对于电车用户的照顾还是比较多的,从店头免费充电和免费上电桩,而且是后期随时都可以安装,其实还是让我挺惊讶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80后那种“被支配的童年阴影”的影像,在看到i3时确实是心动了,说心里话,谁还不想有台属于自己的宝马呢,家里有油车了,再添置一台油车,意义不大,内饰空间也是与油版3系有明显的传承感,并且没有那么多“道路花边新闻”,所以备选了。

    ID6看过了X和CROZZ,而且在21年我还参加了自驾额济纳和乌兰布统的长测,其实就大众的装配能力和实际驾驶上看,ID6是成功的,比较稳健的电能输出和底盘回应,和其他新能源新势力还是有区分的,但是在内饰和车机的装配使用逻辑上,明显是拉低了分值,尤其是冬季空调的出风,直吹车窗除雾真的很慢,而且效果不好,细节处置上,还是需要提升,那种新能源车的科技营造氛围,还需要提升,至于后排的空间优势,毕竟还是市区多,偶尔满载,装载能力的突出性就不那么明显了。

    转头来看i3,先说几个吸引我的点,造型上是传承了3系的样子,如果把封闭中网和隐藏排气装饰换掉,不认真看,基本和油版没啥大区别,说实话油车的操控质感在i3上一点不差,虽然声浪营造这块稍有“内虚”,但毕竟是纯电车,能给你这种回应,也是很棒了,至少和其他纯电车的差异感是非常明显的,最大马力2

    86匹,最大扭矩400牛米,与燃油版330具有相同的扭矩峰值,不过i3给你的是更快的提速响应逻辑和加速回应。

    封闭双肾中网的镀铬包边很有扎实感,和年轻时尚搭调,前脸的多线条切割和大灯双勾日行灯造型融合感强,其实i3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一体式前脸封闭设计,就是在表明自己的特立独行。


    18寸滚花铝合金轮毂也是时下轮辋的标配尺寸,轮胎与车身的差异视觉感不大,没有因电池版重量而带来视觉的下沉感,与整体车身的线条营造搭调。


    车长4872mm,轴距2966mm,尺寸相比燃油版在长度和轴距上都提升了,加上双色车围搭配,让i3的侧面视觉感更厚重,同时也能避免像常规新能源车型电池版局部外露的尴尬,这个还是比较讨巧的。


    尾部造型与燃油版设计相近,双梯形的尾排装饰镀铬条设计感拉升尾部层次感,同时弱化了无排气却要有装饰件的尴尬,不得不说i3的尾部设计确实吸睛。

    内饰整体感觉就是稳重和去同质化,双联屏替代传统机械仪表盘,排挡也由“鸡腿”挡改为拨钮换挡,有的朋友会说这个设计没有了宝马的灵魂,我倒是觉得这其实就是体现新能源车的亮点,既能保留家族燃油车的内饰设计风格,又能在造型设计和功能提升上做出改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还会有更前卫的设计出现,所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并接受他的改变,也是一种进步。

    12.3英寸仪表版加14.9中控屏,车机系统iDrive8.0,说实话吸引我的就是界面UI和触控反馈,不能说多灵敏,但是流畅度和语音识别能力确实是强于同级别其他车型的,尤其是在冬天刚启动时,不信你们可以试试看。

    金属碳纤维质感的中央手扶操作区,虽然没了”鸡腿挡”,但是空间平整和科技感却提升了,操作上并没有蹩脚的不适感,拨钮的阻尼回馈还是比较凌厉的,尤其是开启运动模式的模拟声浪营造,可以说那个激情迸发的3系,他又回到你身边了

    环抱立体座椅缝线细密,手感和新车味道控制的都不错,相对腰部衬托和背部衬托感更优秀,在偏向激进驾驶时,动力回应在座椅上的承托感还是能体会到油车那种很强的支撑回应的。

    后排空间除了中间地台稍高之外,两边的座椅承托以及腿部支撑都是不错的,并且在横向中高速转弯时,毕竟是有空悬的加入,车身侧倾抑制表现与油版几乎一致,但是更快的加速响应,那种座乘回应,确实对得起这个价格。

    说实话试驾了i3后,还是能感受到设计师是想把3系的操控扎实感留在i3上,大多电车在给你电能释放的同时,却掩盖了车辆应该有的机械操控感,那种很直很刚的驾驶感在i3上并没有,谁实话宝马的多连杆底盘滤震是有自己的独到点的,簧间上下摆幅是在驾驶时能感受到的,加上空悬的阻尼回应,底盘的高级感和声浪的营造,确实会让你忘了这是一台纯电宝马车型。


    作者提到的车系:


    • 习惯了宝马驾驶操控的真心适应不了新势力的车。新势力追求智能化,把汽车当智能手机玩。但传统汽车追求的操控舒适性确实不咋地,需要补课。就个人而言,不会用特斯拉。但i3的配置太低了,基本的功能都需要选配,确实做的不好,高估了自己的品牌力。

      评论发表于2022-12-16
      • 特斯拉3你开过吗?操控比宝马差?

        回复发表于2022-12-16
      • 开过也坐过。我说的操控是指方向盘的路感,转向,超车等驾驶场景下的操控感受。不是语音控制等智能化方面

        回复发表于2022-12-16
    • 买i3的好多都是因为它打骨折了,觉得便宜那么多,买了不亏,但是换个角度考虑如果它一开始就是27这个价,你会不会想法就不太一样了?老实说我只看过并没有开过i3,不敢说它好还是不好,但是便宜了那么多,销量还是不能跟特斯拉比,宝马的品牌价值也绝对不低,所以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吧~

      评论发表于2022-12-15
    • 25来万买i3 不把20万区间的油车电车摁在地上摩擦?

      评论发表于2022-12-16
    • 四线城市选i3那就不奇怪了,毕竟小地方看标,殊不知在大城市这玩意儿啥不是

      评论发表于2022-12-16
      • bba比大众丰田都要多

        回复发表于2022-12-16
      • 问题是杂牌们也没钱打四线城市,有没有4S店都是个问题。所以四线城市的人哪认识那么多杂牌

        回复发表于2022-12-21
    • 等你下课2439头像等你下课2439头像

      等你下课2439

      大众CC车主·车龄2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懂车评论员LV4懂车评论员LV4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图文爆款大师LV3图文爆款大师LV3

      这车我退了,因为一辆车连一键进入、音响、自适应巡航都要选配的话,居然舍得给你空气悬挂?这明显就是设计缺陷不得不用空气悬挂!再加上以后坏了维修费不菲,宝马又不敢像新势力终生质保电池,所以这就是个炸弹

      评论发表于2022-12-16
      • 明白人

        回复发表于2022-12-16
      • 因为你说的这些都能选,都能改,谁会去改个空悬?至于为什么,那是因为宝马厂方那边是工程师更强势,我需要把行驶质感调成宝马味,其他的你们自己想办法。

        回复发表于2022-12-16
    • Pom2de丶头像Pom2de丶头像

      Pom2de丶

      途观L车主·车龄3年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1持之以恒LV1
      • 懂车智多星LV1懂车智多星LV1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懂车帝5周年懂车帝5周年

      辣鸡,破油改电,就为了买个标,智商税,配置又这么低,选配好落地30+,所以我没有选配,丐中丐,将就着用,23-24是换电那批,如果不介意也挺香

      评论发表于2022-12-19
      • 现在23万到24万i3可以落地了

        回复发表于2022-12-29
    • 这车主要是个过渡产品,当初设计太笨重所以无奈加上了空气悬挂,导致增加了成本,无奈就把无钥匙进入,电动尾门,音响等一系列标配的东西换成选配,总而言之只图驾驶感这车值得买,但是追求科技智能感的话建议还是放弃,毕竟车机系统用的是燃油车的一套系统,没有新能源车该有的科技感。不喜勿喷

      评论发表于2022-12-18
      • 能把无钥匙进入给阉割了,是真的想不到,十年前的车都有无钥匙进入

        回复发表于2023-02-13
    • 五年之后再回来看看国产品牌吧,能活着的还能剩下几个。那种让人恶心的傻快和毫无乐趣的底盘,只能通过花里胡哨的外表来迷惑盲目跟风的傻子,有这些精力,去研究研究底盘和驾驶质感吧。只有三五年“历史”的国产新势力,还没资格百年车企相提并论,要走的路还很长呢!都清醒点吧。

      评论发表于2023-01-28
      • 让我想起了智能手机刚起步的那几年,到处都是南方山寨机,只会一味的高仿外在的东西,而本质却模仿不出来,就像现在的乱七八糟的一众新势力品牌一样,大街上过来一辆,压根就不认识啥品牌,只要会组装的,都腆着脸硬着头皮的往上蹦,没有技术,早晚倒闭!看看蔚来理想小鹏吧,哪个不是垂死挣扎,都处于破产边缘了!理性点吧,别被水军带偏了,真是害人不浅!

        回复发表于2023-01-29
    • 我去试驾了的,开起来非常舒服,像油车,但是还是放弃了。原因简单,油改电

      评论发表于2022-12-18
    • 如果不是钱不够,你会不直接上3系??我也是钱不够,只能开电车

      评论发表于2022-12-16
      • 正解,钱够肯定上3系,开这个标,不用在乎油钱,还稳定,电池是个疑问,如出问题,啥都不是。

        回复发表于2022-12-17
    • 买宝马会被比亚迪喷,买比亚迪会被特斯拉喷,买特斯拉会,,,,会刹不住车,我真难选择啊

      评论发表于2022-12-29
      • 真的看笑了 敢不敢提一句1.85米的车身窄度 还有1.6米的轮距 活生生紧凑型车

        评论发表于2022-12-18
      • 买个牌子就买个牌子吧,说那么多理由无非就是掩饰这个问题。至于文章中很多说法都是错的,下面车友都给你指出了。

        评论发表于2023-01-03
        • 35万的定价纯属扯淡,你看降价跟model 3差不多的价格,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

          评论发表于2022-12-16
        • 我只认准国产新势力与特斯拉,BBA的电车在我眼中就是杂牌

          评论发表于2023-03-05
          • 冷知识,i3作为一个电瓶车,后排中间隆起

            评论发表于2022-12-24
            • 油改电,也就凸起那里才是原汁原味的宝马3

              回复发表于2022-12-25
          • 30万极氪更香吧?

            评论发表于2023-01-01
            • i3不错啊,我选model3.

              评论发表于2022-12-17
              • 长篇大论的,大家真不会觉得他买了i3吧,拿钱办事而已

                评论发表于2022-12-17
                • 脑子多半不行才选杂牌电车

                  评论发表于2022-12-27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