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800V高压架构蓄势待发,“续航零焦虑”快实现了?

    优能汽车学堂头像优能汽车学堂头像
    优能汽车学堂2022-10-13


    800V高压快充,将为新能源汽车及充电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对于需要长途出行的电动汽车车主来说,补能问题一直是一个痛,和燃油车的快速补能不同,电动汽车的补能动辄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而今年以来,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相继宣布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以此打破当下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充电、续航的焦虑。


    而所涉及的技术,无一例外都与800V平台相关。那么,800V快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纯电车“补能焦虑”的良方


    据资料显示,国内主流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普遍在600公里左右,与燃油车一箱油的续航里程基本相当,“续航焦虑”已不再是最大的短板,压力自然就落到了“补能焦虑”上。



    目前,纯电动乘用车电压普遍为250V-450V,因带电量不同而有所波动;而商用车由于整车功耗更高,通过电芯串联后电压等级可达450V-700V。


    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电压从400V提高到800V,充电功率显然大大提高,相比400V架构可节约一半的时间,补能效率翻倍提升。


    800V电子电器架构


    对于车企而言,使用800V能有效的节省成本。根据物理公式,P=U*I(依次为功率、电压、电流),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压从400V增加到800V时,电流会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在这个条件下,车企可以将电缆和电线做得更小更轻,从而减少昂贵且笨重的铜的消耗。


    除此之外,在高电压平台下,电池的发热和零部件发热会更少,热管理的难度相对也低一些,整体电池成本更优。



    综合来看,高压快充可以兼顾降低能耗、提高续航、减少重量等诸多优点,更能匹配未来快充需求。因此,包括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巨头在内,目前市场上多数车企都在积极布局高压充电这一技术路线。


    不过,800V高压平台前景虽好,但落地却也困难重重。


    高压超充,落地条件苛刻


    一方面技术难点。首先是安全方面显而易见,在800V高压平台下,触电和漏电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车企的安全技术又面临着一座大山。


    然后是适配的零部件,自主研发实力较弱。在高电压下,零部件的耐压等级与400V电压下的耐压等级完全不同,因此零部件需要有较高的性能。



    SiC(碳化硅)器件成了目前的最优解,但是目前,碳化硅领域被日本和德国掌握,碳化硅零部件的价格高昂,虽然国内厂商已经开始布局,但要真正实现成本下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是充电设施的大规模安装实现难度大。


    目前,我国已有的261.7万台充电桩,但基本不适配800V高电压,这就意味着当800V高电压汽车量产时,需要在市面上重新大量安装充电桩,将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同时会造成资源浪费。



    如果不重新安装,希望以往充电桩的基础上向上兼容,那么就要解决物理连接、通信协议、控制时序、电气参数匹配、控制逻辑、安全防护策略等关键点问题,目前看来实现的可能性较小。


    小鹏埃安打响超充之战

    多数车企已经参战


    上个月小鹏汽车推出了最新的旗舰车型G9,补能速度快成为了该车重要的卖点之一。根据官方的数据显示,小鹏G9(图片|配置|询价)可以在5分钟内补充200公里续航。


    而凭借这一性能,小鹏G9也喊出了全球充电最快量产车的口号。



    不过,并非只有小鹏汽车开始在充电速度上发力了,海内外多个车企都在积极地推进电动车充电速度的提升。


    广汽埃安最新推出AION V(图片|配置|询价) Plus车型可以在5分钟内补能至112公里,后续将会进一步提升到207公里,从数据上来看已经隐隐可以和小鹏G9掰手腕了。



    极狐也曾表示其阿尔法S可以在10分钟补能200公里。此外,部分车企虽然还没有拿出具体的产品,但也都曾展示了自己在充电方面的目标。


    极氪汽车采用了800V架构,支持理论360kW超级充电;岚图汽车表示在800V架构和360kW超充桩的加持下,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


    国内车企布局情况


    此外,长城汽车、极星、理想等车企也都在布局超级快充。


    虽然目前各家车企的进展并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地都将超级充电作为了下一阶段的重点方面,并且还已经找到了可行的技术方案。


    总结


    随着电动汽车在国内的快速普及,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但目前对于消费者来说,续航焦虑已经转化成为补能焦虑。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车企和电池企业正在多方布局,一部分车企选择了换电的模式以节省补能时间,而另一部分车企则选择了建立超级快充体系来缩短充电时间。


    相信,随着800V高压充电平台成为行业共识,未来中国实现“超级充电自由”,只是时间问题。


    次阅读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