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凌云S不足百、元PLUS已破万|重点新车5月份销量跟踪(自主篇)

    驾仕派头像驾仕派头像
    驾仕派2022-06-29

    上海结束严格的疫情封控,是从6月份初开始的,不过5月份的汽车市场,相比之前两个月已经有了明显的回升,尽管各车企的销量数据依然未回到正常水平,但环比出现两位数的增幅已经是普遍现象。

    现在论这一波疫情后谁恢复的速度更快还为时过早,但聚焦到具体的车型,还是有着比较高的分析价值。今天我们就深入到销量数据库中,看看最近上市的一些重磅新车,各自有着怎样的表现。

    星途凌云(图片|配置|询价)S

    5月份上险量:91辆

    上市/换代时间:2022年4月20日

    作为一个月销量不足5千辆的边缘品牌,星途近期在圈内掀起的舆论风波,已经远超它的体量在市场中的地位,甚至很多人也是从凌云S所引起的争议中,才认识、或了解了星途这个品牌。

    凌云S的销量其实没啥好说的,甚至连“惨淡”二字都说不上,在4月20日上市之后,整个5月份全国上险量总计91辆,像是投入大海的一颗石子,一点水花都看不到。虽然拿上市第二个月的成绩对一款车下定论有点为时过早,但对凌云S来说,惨败的结果基本很难有转机了。

    出于好奇,我查了下5月份的91辆凌云S都被卖到了什么地方,发现除了在广东省卖了12辆之外,其余省市的销量都是个位数、或零,其中安徽是凌云S的第二大市场,也仅仅贡献了9辆:

    从整个品牌层面来看,星途上个月总计也仅仅售出了1557辆,而且最大区域市场正是奇瑞总部所在地——安徽,这就让星途的前途显得更加暗淡了。

    如果放在三年前,星途能推出凌云S这种产品的话,或许能实现媲美领克、魏牌初期的销量和声量,但是奇瑞的步伐还是太慢了,如今在15万元以上的价位,不论设计、品质,还是动力、操控和油耗,市场上都出现了很多优秀而成熟的自主品牌车型,而星途旗下包括凌云S在内的产品,在各自级别和价位中,都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至于奇瑞引以为豪的1.6T、2.0T自研发动机,在动力参数和油耗表现上确实相当出彩,但变速箱匹配层面的短板,大大影响了星途最大卖点的吸引力。而除了这一点之外,星途其它层面的产品力,在高度内卷化的市场中,几乎都成了短板。

    比亚迪元PLUS(图片|配置|询价)

    5月份上险量:11631辆

    上市/换代时间:2022年2月19日

    元PLUS 2月份就已经上市,之前也做过它的销量分析,但在看到它5月份的成绩后,还是忍不住再拿出来写一下,因为在整体市场依然疲软的5月,元PLUS的上险量首次破万,达到了11631辆。

    之前分析2021年纯电动车市场结构时,我发现电动车销量主要集中在10万元以内和20万元以上的市场,10-20万元这个燃油车规模最庞大的区间,反而是纯电动车市场的薄弱环节。元PLUS的价位恰恰处于15万元上下,它的月销量突破万辆,其实有着不容忽视的重大意义。

    对于比亚迪来说,元PLUS是一个重要的销量增长点,而对整个10-20万元区间的市场来说,元PLUS则意味着针对燃油车阵营的一次重要渗透,而且和欧拉好猫、比亚迪海豚这类代步特质明显的车型不同,元PLUS是一台标准的家用主力车型,这也是市场规模最大的一个类别。

    此前广汽埃安、大众ID.系列、甚至小鹏的G3、P5等车型,都是实用性的纯电动车,但销量规模一直处于边缘化,20万元以上畅销的电动车,则普遍具有动力、造型、智能驾驶、品牌溢价等卖点,有着很强的新能源标签。而元PLUS虽然是纯电动车,其真正的卖点却并非纯电动车特有的一些特质,而是作为一台家用SUV,它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们的需求。

    前段时间我在一次小型车展,体验了元PLUS和大众的ID.4,可以说在内饰品质、乘坐空间和实际舒适性方面,元PLUS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即便抛开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品牌优势,元PLUS的综合产品力,也已经超越了同类市场的核心竞品。

    如果说特斯拉的畅销,威胁最大的是传统豪华品牌,那么类似元PLUS这样的车型,则是真正让丰田、大众等传统品牌寝食难安的革命者。

    坦克500(图片|配置|询价)

    5月份上险量:651辆

    上市/换代时间:2022年3月18日

    2020年底上市的坦克300,已经成为近几年自主品牌20万元级最成功的车型之一,上市一年半后热度依然不减,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毫无疑问给了长城继续向上突破的信心,于是坦克品牌的第二款车型——坦克500,直接把起售门槛定在了33.5万元。

    不过,虽然有坦克300的成功先例,坦克500市场表现依然让人有些担心,因为放在2022年,坦克500的定位实在和时代有些格格不入。

    价格并不是问题,毕竟蔚来已经在40万元以上的市场站稳脚跟,30多万元的理想ONE,月均销量也逼近万辆。但是坦克500是一台纯燃油车,而且全系标配了在当下称得上超大排量的3.0T V6发动机,配上非承载式的车身结构,妥妥是台烧油大户,无论是从油耗成本还是节能环保的角度看,坦克500的出现都似乎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不过,对自主品牌来说,坦克500这种大排量的硬派SUV,出现在2022年也有一定的必然性,除了厂商的技术积累之外,只有在新能源市场实现一定规模的销量,并获取充足的碳积分,才有底气把大排量车型推向市场。

    坦克500上市时,正好遇上了芯片短缺和国内疫情加剧的档口,前期的销量注定不会很理想。自3月中旬上市后,在4月10号才开启了首批交付,选装部分配置的车型,甚至要等3-6个月。

    根据新车上险量的数据,坦克500在4月的上险量为280辆,5月份增长到了651辆,这个水平和同价位的理想ONE无法相提并论,但是考虑到有限的产能和疫情的影响,坦克500这两个月的销量,已经算得上是很好的苗头。

    作为对比,坦克500在定位和价位上最接近的车型——Jeep牧马人,5月份销量也不过846辆,路虎卫士则为935辆,而坦克500在产能释放出来后,销量超越这两款车应该没有悬念。

    坦克500的销量潜力有限,但放在高端硬派SUV市场,它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爆款。

    魏牌摩卡DHT-PHEV

    5月份上险量:241辆

    上市/换代时间:2022年3月1日

    和搭载3.0T V6发动机的坦克500相比,定价也达到30万元级的魏牌摩卡DHT-PHEV,在当下就显得政治正确了很多,但目前还没能将这种正确性体现在销量上,5月份的上险量为241辆,自3月初上市至今的总销量为943辆。

    和同为DHT类PHEV的宋PLUS DM-i、唐DM-i等车型自然是没有可比性,实际上,即便是声量也很小的领克09 PHEV,5月份上险量也达到了1217辆,配合燃油版的销量,基本上也在30万元级市场上站住了脚跟。但是摩卡DHT-PHEV的前景并不乐观。

    摩卡DHT-PHEV的状况可能并不在于定价过高,魏牌的入门及插混车型玛奇朵DHT-PHEV,5月份上险量甚至比摩卡DHT-PHEV还少一些,非插电式的DHT混动版销量也相差不大。

    实际上长安的UNI-K iDD PHEV、奇瑞的瑞虎8鲲鹏e+ PHEV等车型,上市后也都少人问津,销量甚至达不到比亚迪同类车型的零头。而吉利的热销车型星越L,在推出雷神混动的HEV版本后销量也没有进一步提升。

    也就是说,在比亚迪DM-i火爆市场之后,其余的跟进者无一获得同等规模的成功,背后的原因除了产品力、性价比的差异外,也不得不让人感叹占据先发优势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吉利、长安、长城依然有着大规模的燃油车产品阵容,如果像比亚迪那样全面发力新能源产品,如何同自家的燃油产品保持良好共存,也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近几个月比亚迪已经成为自主品牌的销量冠军,吉利、长安、长城等是否能重新恢复之前的优势,就看下半年的表现了。

    长安UNI-V

    5月份上险量:7212辆

    上市/换代时间:2022年3月21日

    在首款车型UNI-T销量逐渐滑落、第二款车型UNI-K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大家对长安UNI系列的未来,已经有些缺乏信心了。UNI-T的经验表明,依靠个性、夸张的造型,或许能赢得短时间的销量成绩,但缺乏真正核心产品力的话,还是无法持久。

    而5月份UNI-V的成绩证明,上面的结论下得有点草率了。

    3月份上市当月,UNI-V的上险量就达到了3741辆,上海疫情最严重的4月,依然攀升到了5811辆,而在这一轮疫情尚未结束的5月,UNI-V就又登了一级台阶,上险量达到7212辆。虽然上海不一定是UNI-V的核心市场,但在整体疲软的市场中,上市第三个月销量突破7千辆,对于一台主销12-13万元的自主品牌轿车,可以说是相当亮眼。

    UNI-V的4个配置中,11.69万的1.5T尊贵型(次低配)是主销版本,但13.19万的顶配销量占比也超过了两成,这意味着UNI-V的主销区间真正覆盖了13万元的价位。

    和UNI-V定位最接近的是名爵6 PRO,这款车在疫情前的月均销量在4千辆左右,近几个月已经跌到了1千辆出头,未来能恢复到什么水平,现在看已经不太乐观。

    和影豹的对比就更有趣些,这款车上市前几个月达到了月销万辆的水平,是运动型家轿类别的爆款,但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连着3个月都只买了2千辆上下,在5月份又回升到了4208辆。不过和刚刚上市的UNI-V相比,已经被后者远远撇下。

    名爵6、名爵5、传祺影豹、UNI-V,以及吉利近期跟进的缤瑞COOL,都是依靠造型和动力的运动型家轿,亮点突出卖点明确,即便车型或品牌缺乏运动文化的基础,依然能在短时间迅速积累粉丝和销量,但缺点就是可替代性较强、强势销量难以持久。

    和之前不大一样的是,长安对于UNI-V运动性能的宣传比较克制,其实消费者心里清楚,运动型家轿的真正卖点并不在于实际的性能——而是在于造型和格调。这方面长安相比其它品牌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包括和UNI-V风格相近的深蓝SL03,在不显得过于个性化的前提下,对运动、精致的质感实现了更好的把控。

    UNI-V的销量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或许它也会像UNI-T、影豹那样比较容易过气,而持续推出设计令人惊艳的新产品,或许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成为长安汽车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文|冰心皮蛋

    图|网络

    .万次阅读
    463评论
    114赞同
    收藏
    分享
    463评论
    11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