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全新宝马X1发布 未来国产后还能否走通“加长特供”这条路?

    买车大师AM头像买车大师AM头像
    买车大师AM2022-06-17

    如果回到十年前,能够轻松拥有一线豪华品牌BBA的车,在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心中都还只是个梦想。在那时,BBA也和“性价比”这三个字毫不沾边。但为了能让BBA走入寻常百姓家,一系列的入门级车型在随后的十年间纷至沓来。



    2015年,宝马正式推出了基于前驱UKL平台开发的第二代X1(代号F48)。X1国产后,宝马还针对性地推出了长轴车型和长轴混动版车型,即便是1.5T三缸机遭到无数车迷的口诛笔伐,但在“蓝天白云标”以及加长110mm轴距带来的“真香”大空间面前,国产X1的销量也十分可观。



    宝马X1长年稳坐BBA入门级SUV销量榜首的位置,2021年创造了95113辆的年销量成绩,成为宝马旗下仅次于X3的热销SUV。而随着汽车电气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同级竞品的推陈出新,宝马X1要想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就需要一次大换代来给整个车系注入新的活力。于是,代号为U11的全新一代宝马X1诞生了。


    全新X1有何看点?


    国内在售的现款宝马X1除了品牌优势之外,也是第一款基于宝马UKL模块化平台打造而来的SUV车型。横置发动机布局加上前轮驱动的特性,让现款X1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更低的成本优势,甚至还具备同级最大的后排空间。这样的转变,也让第二代X1和第一代(代号E84)时代的后驱X1有着天壤之别。



    作为第三代车型,刚刚在海外发布的全新X1基于FAAR平台而来,将延续横置前驱的驱动布局。我们也可以将FAAR平台看作是UKL平台的进化版本,只不过前者增加了对电气化车型的扩展与支持。因此,全新X1除了延续现款X1的动力总成之外,还加入了纯电动版的iX1。


    既然是大换代,全新X1自然对外观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从官方发布的图片来看,至少卖相做得还算不错,比较符合东方人的审美,也越来越接近X3的形态。至于好不好看,就因人而异了。



    作为宝马X1成功的基石,实用性肯定还是全新一代X1车型研发的重中之重。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500/1845/1642mm,对比现款标轴宝马X1,车身长度增加了43mm,车身宽度增加了23mm,车身高度增加了43mm,也就是整体上大了一圈。未来的国产版本,依旧会采用加长轴距的设计,这也是现款X1能在国内热销的核心优势之一。



    除了外观,全新一代X1的内饰设计则更让人眼前一亮。家族化的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0.7英寸中控多媒体显示屏组成了主流的双联屏设计,并且内嵌有宝马家族最新的iDrive 8车机系统。中央扶手区域则采用了宝马iX的会客厅设计,前驱平台一贯“拉胯”的内饰风格也终于在全新一代X1上得到了改观。作为入门级的SUV车型,全新一代X1能得到这样的重视实属不易。



    动力方面,1.5T三缸机当然不会缺席,最大马力136Ps,峰值扭矩230N·m。2.0T四缸发动机则是高配车型给消费者的“定心丸”,最大马力241Ps,峰值扭矩400N·m,并配有48V轻混系统。而宝马X1的插电版车型,动力系统则是在三缸发动机的基础上搭配电机,并配备一块14.2kWh的电池组,可支持78km-89km的纯电续航里程(海外版)。


    那么,作为目前国内豪华紧凑级SUV市场上销量最好的产品,换代后的X1还能保持住自己的领先优势吗?


    辉煌能否在iX1上延续?


    毫无疑问,全新一代X1将会继续扛起宝马品牌“入门级SUV”的大旗。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来说,其所采用的全新外观、内饰设计,以及全新的动力总成,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届时,国产版还能像现款车型一样加长110mm甚至更多的轴距,那它核心优势依旧存在。再搭配上合理的终端售价,全新一代X1大概率会继续统治国内的豪华紧凑级SUV市场。


    但不要忘了,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才是宝马要迫切啃下的“硬骨头”。



    除了燃油版的X1外,此次宝马还推出了纯电的iX1车型。纯电版车型在设计上与燃油版没有明显差别,只是iX1的前格栅变为了封闭式设计,并在车身许多地方加入了彰显电动身份的蓝色装饰。这样的区隔手法和目前的宝马i3区别于燃油版3系一样,只不过现在来看确实有点Low了。


    以iX1 xDrive30为例,其搭载了前后轴双电机,最大马力313Ps,峰值扭矩494N·m,配备四驱系统,百公里加速仅为5.7s。该车搭载了一块64.7kWh的动力电池组,WLTP工况纯电续航里程为438km。



    作为宝马首台涉足电动领域车型i3的“继任者”,通过共享平台开发而来的iX1,简单来说还是“油改电”的产品。就如同从现款3系“油改电”而来的i3一样,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分摊造车成本,将纯电车和燃油车的价格做到几乎一样,但弊端就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丝毫没有竞争力。


    虽然iX1还没有正式来到国内,但从现款i3的身上,就不难发现其与特斯拉Model Y相比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即便是和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选手小鹏P7、蔚来ES6相比,i3在产品力上都占不到任何便宜。



    即便国产后的宝马iX1将轴距进行加长,但终究只是一辆由紧凑级SUV“油改电”而来的产品。如今诞生自纯电动平台的产品,都有着更合理的三电布局,也就是说在同样的车身尺寸内,轴距及车内空间都会大幅超越燃油车。虽然现款宝马X1的空间乘坐表现是越级的,但未来国产后的宝马iX1在电动领域很难再享受“躺着挣钱”的待遇。



    最后再说说售价,目前现款国产X1的售价区间为27.98万-33.38万元,插电混动版则为39.98万元。未来国产后的全新iX1预计也会定在30万元左右的价格,这势必会和Model Y产生重叠。而定位中型SUV的Model Y的售价也不过31.69万元起,相较之下,即便是2022年才发布的全新一代宝马iX1,在科技、动力、智能驾驶方面相比特斯拉Model Y也没有任何优势。而Model Y所具备的这些产品力,才恰恰是电动车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的核心所在。


    大师观察


    几乎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i3也好iX1也罢,宝马已经没有了燃油车时代的优势。即便抛开特斯拉的威胁,来自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也会给宝马带来不小的压力。对于宝马而言,如何在保持品牌调性的同时,挖掘适用于新能源汽车时代和纯电技术的品牌价值,从而提升其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是其无法回避的考验和挑战。

    次阅读
    9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9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