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从德国三驾马车 看新兴品牌捷尼赛思

    TopSpeed最速档头像TopSpeed最速档头像
    TopSpeed最速档2022-03-21

    大家从未看过电影交代超级特务在半路中途会做什么,银幕上所见通常是主角挟着一阵胎烟从伦敦中部某个如诗如画的地方昂然出发,然后镜头一转已经来到某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国度。小弟这天正好接了一个任务,所开的车虽然不是Aston Martin,矜贵程度却也不遑多让,因为这部车是现代旗下高级品牌Genesis的新型G70 Shooting Brake早期版本。这个品牌希望用这款现役房车精心开发而成的轿跑化旅行车打开欧洲市场大门,G70本身亦相当令人瞩目,不过是大家在城中碰见二三线名人时觉得很眼熟,却又说不出对方是谁的那种瞩目。嗯,那位难道是我家孩子的班主任吗?还是当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员呢?



    这趟任务与其说是我选择接受的,不如说是顺应天命。任务内容?深入德国高档品牌的腹地,查明各大门派风生水起的玄机,暗中杀奥迪、宝马、奔驰一个措手不及,为了增加闯入者的胜算不惜进出敌阵盗取对方严守的秘密,具体地说就是去他们的博物馆观摩一番。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有格调的博物馆。



    不过用长镜交代TG一行人抵达因戈施塔特之前,我有十三个钟头可以快快活活地设法渗入德国汽车工业重镇的中心地带。其间在科隆附近的高速公路,有一位开着起亚Stinger步履虚浮的仁兄向我高举大拇指。虽说大大鼓舞了我的自尊心,却也逼使我重新审视这些特工故事的桥段,因为我硬是觉得自己不太像暗中潜入避人耳目。大家在银幕上亦不会见到007为了光顾比利时路边臭到作呕的公厕而设法张罗四毫子碎银,那么他又躲得过堵车吗?我们在乌兹堡附近便在车龙中坐困愁城,直困到手机提醒我在地图上某处泊了车。此外,007出门之前,老婆大人可不会为他准备三明治。



    不过,还是听我交代完下文再作决定吧。话说小弟向来不喝牛奶,这天赶早出发之后,直到此刻才有机会喝上一口咖啡,问题是这杯咖啡简直令我反胃。反正看遍整份菜单,就只有这个东西看来没有加奶,却万没料到黑色和白色Macchiato原来是淋了少许朱古力糖浆在上面的同一种东西。柜台后面那几位原本十分友善的中年女士一看见我好想吐的表情,顿时气得满脸通红,其他特工可没有这种遭遇啊!次日,早睡早起早出发。既然要出其不意探听敌情,当然要用疑兵之计。这一招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果然有用,到达公司总部旁边的奥迪博物馆时,整个宏伟设施内除了馆方人员之外就只有TG一行人。这间博物馆不但附设了一家戏院,还有各式餐厅和一个展厅,客人可以在此直接下单把新车开回家。


    2000年12月开幕的奥迪博物馆,外形好像一个玻璃结緍蛋糕。馆内有百多件历史远至1909年奥迪创立之初的展品,分三层摆放在总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的楼面,当中最抢眼的摆设莫过于那个上上下下反覆展示奥迪十四部杰作赛车的循环电梯。



    其实踏进博物馆,我们便受到一位穿深色西装的男子盘问,害得我以为尚未出手已经露出马脚。结果对方只是好不开心地盯着我们的电子针卡,彷彿要解开当中秘密一样仔细透视QR码的深处。哎,但愿他没有用透视眼招呼我吧。



    间谍学校没有教授的另一样东西,是间谍工作原来经常要走走停停。我们徒步走过众多排列整齐的美丽展品,换作平日的话肯定够我花上几个小时仔细欣赏。奥迪其实是August Horch第二度进军汽车工业所成立的公司,不过当年碍于德国法院就商标使用权的裁决,他不得不放弃使用Horch这个字号,于是想到用Horch的拉丁文把新公司命名为Audi。可是又有谁料到这场朋友之间的官司,后来竟然造就了Horch、DKW、Wanderer和Audi在1932年合并成四环为记的Auto Union呢?馆内工作人员非常友善,参观最上层展区时更有一位白发苍苍知识渊博的好好先生同行为我们讲解一切。可恶可恶,我们本该神不知鬼不觉地刺探敌情啊!不过Nuvolari的1938年Auto Union Type D赛车果然格外养眼,好好先生更有一段相当有趣的短片可以播给我们观看。



    说来有趣,别看奥迪今天欣欣向荣,其实直到七零年代初之前都没有人真正知道该拿它怎么办。这间公司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搞到相当破落,战后一度得奔驰入主,在六零年代初过了一段短暂蜜月期,之后便遭大众收购。分别在1972、74年问世的奥迪80和50,奠定了奥迪作为豪华大众品牌的江湖地位,到了1980年更作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把大众为军车开发的四驱技术抢了过来重新利用,推出了一些运动气息较强的车型。



    宝马和奔驰在F1舞台虽然各有风光时刻,可是「星期日夺魁,星期一大卖」始终是市场学的不易道理。对驾驶者而言,越野毕竟与现实需要较为息息相关和值得回味。把高档和运动性能等而视之的现代逻辑也许令人觉得不错,但奥迪Quattro的确可以说这种棘手成见的始作俑者。于是乎今天大家一提起速度厉凌的旅行车,很自然就会联想起奥迪,在车厢质量方面长久以来被喻为业内指标的江湖美誉更变成人尽皆知的老生常谈。



    话说我正在搜集官方礼品店的廉价纪念品,藉此提醒Genesis德国高级汽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把一部鲜红色Sport Quattro回力车放进了提包,再回到车上。须知插上钥匙不上锁就把自己的量产试作原型车停泊在对头大本营内,是《Usborne企业间谍入门》所列出的另一大忌。呃,我不是说真的发生了这种事吶,只是觉得处事认真的人或会对这种行径大皱眉头才顺便提个醒罢了。汲取了教训的我舒舒服服安坐于G70用红色napp真皮堆砌而成的贵气中。坦白说,我其实不大清楚何谓贵气,毕竟今天不用被逼看广告已经很有贵气。



    下一关,Bavarian Motor Works,拜1516年法例所赐把啤酒列作食品的慕尼黑。各位不难找到宝马车厂在慕尼黑的位置,因为这间工厂规模之大,大到拥有自己的邮政编码。不过要到达这间工厂,我首先要通过并排起来怕有一公里的七十条高速公路,当中包括了好些传为江湖佳话的德国无限速公路。Genesis是斤两十足的巡航快车,但世上只有德国车厂会针对这种速度境界琢磨他们的汽车。



    G70 Shooting Brake在我右脚钉死油门之下直捣235km/h,要不是双手死命抓紧方向盘,我大概会吓到举起双手掩眼。过程中但觉各项操纵都变得轻飘飘,所有事物皆以飞快速度一掠而过。用合理车速越过这些高速公路的弯角,车辆会十分平稳,可是用这种车速攻略的话,险要程度便好比发夹弯。比之更离奇的是驾驶者居然会很快适应这种速度境界,好像在慕尼黑北面郊区懒洋洋地奔向高速公路的支线出口时,我直到口路近在眼前那一刻才惊觉时速原来仍然有145公里,唯有慌忙用尽全力刹车,继而觉得80km/h慢到不如马上跳车用脚走好过。



    沿着正确路线行走的你绝不可能错过宝马总部。1973年开幕的宝马博物馆主楼状似一个巨型佛钵,位置就在宝马著名的四汽缸总部大楼旁边。与之一街之隔的BMW Welt是一个面积非常大的现代派购物中心暨经销陈列室,后者集齐了宝马旗下所有品牌的最新型号。街道两边的设施同样人头涌涌,彷彿所有人都沉醉于驾驶乐趣的迷人境界中。这个大钵有一条通往天台的螺旋走道,沿途有许多启迪人心的环保信息交代宝马用何其精彩的方法改变未来,地库则全归历史展览之用,如房车赛的丰功伟绩、最成功的家用房车,或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强迫劳动。嗯,这边洗心革命回顾公司富有争议性的过去,那边却有新型iX的巨型栅格,我实在搞不清哪一边比较令人不自在。



    相对于非常慎重地处理家族史的奥迪,宝马博物馆的交代手法比较像走马灯,而且占地面积只有5,000平方米。尽管宝马是真真正正的行内翘楚,生产汽车其实只是1928年开始的事。他们打从第一天便立志制作豪华汽车,但公司在五零年代末陷入经济困境却意味奔驰有机可乘,这件事似乎不失为一个可以借题发挥的题材。无论如何,宝马后来得身家丰厚的德国工业家Quandt注资打救,自此便成为这个家族所有,尽管公司有五成股票是公开发行的。


    若问哪些展览品尤其耐人寻味,我会推荐按照年份一层层叠起来的历代5系,以及排成一列方便你检阅新旧型号的3系展区。宝马显然透过造工扎实身手一流的汽车建立声誉,不过除此以外,他们还拥有一系列江湖影响力鲜有同行能及的精彩旧作。当然,宝马驾驶者在这些年间也建立了某种江湖地位,所以我去博物馆礼品店买了一盒铁盒包装很漂亮,盒面大大只字写着「BMW drivers only」的薄荷糖。除了实物,展览区还会用背景全息图介绍表明此乃宝马正宗出品的历代栅格设计,与此同时又会播放一段提醒大家过度消费或会产生泄泻作用的警言,此说在下相当赞同。



    在高度机密的地方过了一夜后,我趁着晨雾悄悄溜进郊区,其间经常打量后视镜。不是担心被人跟踪吶,而是生怕遇上那些彷彿无处不在杀气腾腾时速开到四五百公里的Skoda。呃,高档汽车的驾驶者想必较为担心汽油价格吧。离开巴伐利亚,进入巴登符腾堡。德国在1952年划出这个州,皆因以前的州界不太吻合盟军占领区的界线。巴伐利亚相比之下也许更有魅力和观光价值,但巴登符腾堡可是汽车重镇,当地汽车工业的僱员人数在德国境内首屈一指(233,000人,巴代利亚是208,000人)。这二十多万人中至少有七百人受僱于奔驰博物馆为访客指点迷津。虽说九层高的展区加起来面积达到16,500平方米,夹在偌大生产基地和高架公路之间的奔驰博物馆还是显得小巫见大巫。



    奔驰果然大手笔,这座博物馆之大足以吞下其他博物馆的藏品,之后还有空间容纳杯架和一套高球杆。为什么大家到了今天还是惯以杯架、高球杆来形容高人一等的行李空间呢?如果所有人都同意把高球杆造得短小一点,不就天下太平吗?哎, 业界领导人有时候也需要放松一下嘛。奔驰的历史相当于一整部世界汽车工业史。Karl Benz在1886年发表的Patent Motorwagen,是现代汽车的鼻祖,公司的历史足迹反映了汽车从最初只有富家公子玩得起,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长距离个人代步工具的发展过程。



    大家想必知道这家公司有许多代表作,如五零年代的300SL roadster、七零年代的S123旅行车,以及八零年代的190E房车。此外还有薪火相传了七十多年,外形一望而知非奔驰出品莫属的一系列赛车。



    你在这里会找到威廉二世曾经使用的1932年Grosser大房车(另一部比较出名的座驾却耐人寻味地不知所终)、一部曾经在1974年德国举办世界杯期间接载国家队的巴士、1980年开始服务教廷的教宗专用G-Wagen,以至尼古拉斯和戴安娜王妃等等名人的奔驰座驾。奔驰乃一个文化现象,在福布斯世界最有价值品牌排名榜上名列二十三。这三间德国汽车公司近年更跳出高档市场,挥军抢占大众化品牌的江山,不过像奔驰这么深入民间的品牌始终少之又少。



    从汽车爱好者的角度出发(再考虑到一系列盖世旧作),奔驰近年设计路线也许堕进了无以名状的混沌界。不过真正值得关心的是在下纵使在恤衫领呔外面披着一件十五年前从Primark买来的大衣,一边拿着饰有一只金龟子的塑胶放大镜,一边尾随着摄影师走来走去,在德国博物馆内居然可以毫不起眼……奥迪在优美设计方面拥有非常值得自豪的传承;奔驰与汽车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宝马用螺旋桨商标创造了一股令人死而无憾,或者至少得在网上论坛发表大量帖文的次文化。这样一想,自然会想起房间里的大象。我所指的就是眼下正有一间初初学步的汽车公司进军高档市场,纵使外形设计似乎不若对手苗条,操纵性能不是那么上乘,又没有悠久历史撑腰,更莫说制作质量,但这个新丁现已博得许多人狂热追随。



    要跟这些重量级对手跻身同一擂台,Genesis借鉴硅谷其实绝非下策。毕竟韩国拥有非常丰富的科技创新灵感,这个成立至今只有六年的汽车品牌大可以从中取经。要是用一个十分讲究科技的平台演绎德国那种旧派高级风味……这样便很有看头了。幸好Genesis似乎准备了一些力能升任的好东西。喔,终于到时候提交报告:任务完成,后会有期。

    次阅读
    17评论
    17赞同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