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观点|凌晨4点抢充电桩?经济日报:应着力缓解新能源车充电焦虑

    懂车帝视线头像懂车帝视线头像
    懂车帝视线2022-01-04

    文:懂车帝原创 邢秋鸿

    [懂车帝原创 行业]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新能源汽车上了不少次热搜。前有十一期间高速充电桩排队,后有冬天凌晨4点起床抢充电桩。

    央视报道:冬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

    近日,经济日报发文评论称:充电焦虑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相生相伴,反映的是产业快速发展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实矛盾。

    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0年的4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从1%提升到5.8%。而从2020年至2021年,不到一年时间,这一数字提升到了12.7%。(2021年前11个月累积销量渗透率)。

    根据国家规划,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以目前情况来看,大概率这个时间点会提前到来。

    根据国家规划,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补能焦虑却并未解决。经济日报指出,补能痛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是总体供给不足造成供需缺口巨大,充电桩布局速度跟不上新能源汽车整车的发展速度。

    二是布局不合理造成“冷热不均”。车流量大的区域,充电桩数量不能满足充电需求,导致充电等待时间过长;而车流量小的区域,充电桩使用率低,无法满足企业商业化运营要求,有的长时间闲置甚至成为“僵尸桩”。

    三是私桩报装困难,车主要么没有产权车位,要么有产权车位却因为用电负荷大、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等得不到物业的配合。

    图片来源:央视经济新闻联播

    近年来,我国在充电桩的建设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例如: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完善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推进机制,明确具备安装条件的,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和业主委员会不得阻挠用户建桩。

    近期,多个地方出台文件推进既有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明确新建居住社区固定车位预留充电桩建设安装条件,鼓励“临近车位共享”“多车一桩”等新模式。

    虽然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补能焦虑,但是经济日报表示:要想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车主需求,还需在共建、扩容、优化、增效等方面继续下功夫。

    北京市:鼓励自用充电桩共享利用

    “共建”就是应调动政府、充电设施运营商等多方积极性,特别是引导新能源车企提供多种补能方式,通过为车主提供更好充电服务来提升品牌竞争力;

    “扩容”就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共桩、私用桩、充换电站等多元化补能方式,给车主更多选择;

    发展公共桩、私用桩、充换电站等多元化补能方式

    “优化”就是优化空间布局,构建布局合理、高效完善的充电服务网络,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使资源配置更匹配用户需求,精准解决在哪建、建多少的问题;

    “增效”就是提高存量补能设施的使用效率,探索有限资源集约化利用之路,例如鼓励充电运营企业或居住社区管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开展社区充电桩“统建统营”,统一提供充电桩规划、建设、运营与维护等有偿服务,提高充电桩安全管理水平和绿电消费比例。

    次阅读
    2评论
    1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