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宋 Pro DM-i:用油车钱买插混车,不香?

    车谈会头像车谈会头像
    车谈会2021-12-24


    出品|破浪图文组

    文|张海灵

    责编|袁桂远


    比亚迪的DM-i车型已经自带流量体质。


    自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大受好评后,比亚迪每推出一款DM-i车型都能带来一波流量,而且热度还不低。


    不过,当11月底宋Pro DM-i(图片|配置|询价)发布预售价后,比亚迪却招来了网友的讽刺,里面甚至包含了准车主,“膨胀了”、“飘了”、“退订”等声音不绝于耳,这应该是DM-i车型第一次遭受这样的对待。



    究其原因,预售价13.58万起的宋Pro DM-i与14.68万起的宋PLUS DM-i并没有拉开太大差距,在动力配置差不多的情况下,不同版本车型甚至出现了明显价格重叠,但PLUS的定位是要高于Pro的,这才造成上述的局面。


    但如果看过比亚迪第三季度发布的财报,你会发现,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和疫情常态化后医疗防护用品收入减少,比亚迪净利润同比下滑28.43%。



    其中,与2020年12月价格相比,正极材料中的钴酸锂价格涨超200%,电解液价格涨超150%,其他也有不同程度上涨。比亚迪不得已上调电池价格,这才使得宋Pro DM-i给人一种“涨价”的感觉。


    尽管受原材料涨价影响,宋Pro DM-i在上市仍微调了价格,补贴后售价13.48-15.98万元,这价格还是那句话:用油车钱买混动车,真香。



    太懂捕捉痛点


    在我看来,就以价格论,官方称宋Pro DM-i为燃油SUV颠覆者真不为过,毕竟放眼全行业,可上绿牌,亏电油耗远低于同级油车,价格还能做到这么低,你还能找到谁?!


    当然,把价格做低只是一块“敲门砖”,特别是在10-20万价位区间,产品竞争最大,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最高,只有价格下去了,大家才愿意多去关注产品本身。


    对于DM-i这套系统我就不做过多赘述了,之前试驾其余三款DM-i车型已经做了很多介绍了(DM-i介绍)。宋Pro DM-i依然用的是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EHS电混系统、DM-i专用刀片电池和电机,和宋PLUS DM-i(顶配除外)并无区别。



    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81kW,峰值扭矩135N·m。51km续航电机的最大功率为132kW,110km续航电机的最大功率为145kW,峰值扭矩分别为316N·m和325N·m,百公里加速仅需7.9s,这些数据媲美常规2.0T动力。


    前段时间,公司同事也对它做了试驾体验,他表示:驾驶宋Pro DM-i犹如在驾驶一款电动汽车,动力非常平顺,而且动力响应及时,感觉上比常规2.0T发动机的输出还要好。这主要是因为DM-i系统是以电为主的输出方式。



    和以往DM-i车型一样,宋Pro DM-i也有51km和110km两个纯电续航版本,适配不同场景的消费者:51km版本适配充电条件不理想的用户,低价格和低油耗,直接可以当做燃油车使用;110km版本则适配拥有充电条件的用户,配上直流快充,110km续航基本能实现上下班“0成本”。


    以上对比同级别的热门车型,不管是合资CR-V、探岳,还是哈弗H6、长安CS75 PLUS,无论是零百加速、还是百公里油耗、油电/纯油综合续航,它的表现都相对更强。


    当然,除了这些硬实力,比亚迪对时下消费者注重的软实力也一并增强了,毕竟伴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越来越在意产品的品质提升和体验升级。



    从外观说起,因为只是改款车型,外观依旧使用了Dragon Face3.0家族设计语言,但换了全新的“龙嘴”设计,前格栅面积从现款的60%提高到75%,配有大量高亮的材质和镀铬件,增加整个前脸的视觉冲击力,让宋Pro DM-i的外观更偏向于年轻化。


    再来就是内饰,相比宋Pro,新车改变很大,特别是智能网联系统直接区别于以往DM-i车型,全新的DiLlink 4.0智能网联系统和15.6英寸中控屏,带来更好的HMI界面和功能显示,一定程度改善了过去比亚迪中控屏菜单功能杂乱的缺点。



    还有设计上的小细节,一是前排中控大面积采用皮质包裹、拼色的整体内饰和双缝线的设计工艺,能看出它在试图营造一种有质感的氛围,新增的麒麟棕+苍穹灰的内饰配色也有一种典雅的感觉。


    二是前排使用了一体式座椅,后排座椅靠背角度98—118度多级可调,配合2712mm的轴距,不再只是照顾前排乘坐感受了。


    可以说,宋Pro DM-i在这些方面占据了一定优势,性价比领先同价位/同级别车型,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预售当日订单就达18116台。


    比亚迪细分市场再细分


    当宋Pro DM-i推出之后,可能会有人说,比亚迪也开始内卷了。


    理由大概是,宋Pro DM-i和宋PLUS DM-i两款车搭载相同的混动系统,都有51km和110km纯电续航版本,所以两款车的差别主要在空间和不同版本的配置方面。


    如果两者之间,定位区隔更大一些,我想内卷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这方面苹果产品的做法就值得借鉴了,比如PLUS的标签就是大,Pro的标签就是性能强。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说,比亚迪在细分市场再细分,也不是不可以,毕竟DM-i产品实在太火了,让消费者多一个选择,也是市场欢迎的。



    尽管宋Pro DM-i上市的价格跟预售价相差不大,没有太大的惊喜,但是用油车钱买插混车,仍然很性价比。它能不能和宋PLUS DM-i联手打出强有力的组合拳,实现1+1>2的效果呢?

    唯有等待市场给予最终答案。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