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出道即巅峰,深度挖掘本田雅阁发展史(二)第二代本田雅阁

    小马奔腾Cc头像小马奔腾Cc头像
    小马奔腾Cc2021-12-09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也在变。上一期我们说了第一代雅阁(图片|配置|询价)的故事,从1976年到1981年,初代雅阁光荣的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并把它顺利的交接到第二代雅阁身上,今天,让我们把时间跳回到1981年,来一睹第二代雅阁的风采。

    1981年9月22日,第二代本田雅阁正式上市。和第一代相比,三厢车型轴距增加了7厘米,但车身长度竟然缩短了4厘米,变成了4.41米。不过得益于笔直线条的应用和贯穿式车身线条的加持,整个车身看起来的视觉效果,反而要比第一代更修长一些。

    一同上市的还有两厢版,相比于三厢版的长度缩水,两厢版的长度增加了10里面,最终车长是4.21米。不过两厢版和三厢版的轴距是相同的,说明两台车世公用底盘的。同时出现在第一代车型上面的掀背式后备箱,在第二代车型上得以保留。

    车头方面,上一代雅阁上面的四个圆形大灯变成了方形大灯,在视觉效果上,我个人任认为不如上一代更好看。后视镜依然像蚂蚁的触角一般安装在了前翼子板上面,并且开始采用和车身同颜色的配色,使得车辆的整体感得到了提升。

    车位造型:尾灯的造型和前车灯呼应,也是方形的大灯,但是从中间做了一个黑色的线条,把尾灯进行了一个上下两层的分割,这种造型比直接一个硕大的方形尾灯,显得精致了一点点。左边是HONDA标,右边是ACCORD标,中间是本田的H标,干练简洁不累赘。

    内饰方面,方向盘中间的部分比上一代的面积增大了不少,我以为是增加了安全气囊,可是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后,发现并没有。不过即便没有,这代方向盘的造型和上一代比起来,还是显得更加厚重了一些,给人感觉更踏实,更有安全感。值得一提的是,方向盘右边的两个按键,是定速巡航的控制按钮,虽然不是ACC自适应巡航,但在1981年能配上定速巡航,已经相当先进了。

    此外,由于时代的发展,汽车汽车上搭载的电子设备增加,整个中控布局的按键比上一代也增加不少,图片上看到的除了空调、收音机、卡带机、电动车窗、电子点烟器等。高配车型上还配备了电子时钟和助力转向系统。和现在用大屏幕代表科技感的时代相比,那个年代,谁的内饰按钮多,就代表着谁的配置更丰富,谁的科技感更强。

    说起科技感,这里有个需要单独拿出来说的配置就是,第二代雅阁是世界上第一款搭载导航系统的量产车。只不过当年的导航系统,并不像我们现在使用的GPS导航,而是一款叫做Electro Gyrocator的车载导航系统。这套系统使用的是惯性导航装置,需要把一张图纸夹在屏幕前,屏幕中的亮点会在透明图纸上表示出现在的位置。当你超出地图的范围后,需要换一张地图才能继续使用。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上去,比较鸡肋,但在当时,绝对是高科技的象征!

    座椅乘坐方面,第一代车型上面没有出现的皮质座椅,这一代依旧没有出现,依然是织物座椅。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人们从骨子里对织物材质的东西,有天然的好感。据说,二代雅阁的乘坐舒适性还不错,由于我本人也没亲自乘坐过,咱也就不过多吹捧了。

    最后说一说发动机:号称买车送发动机的本田技,在第一代雅阁上使用的CVCC技术,第二代依旧没有缺席,并且在中期改款车型上,它成为了第一批搭载本田电喷发动机(PGM-FI)的车型,这台1.8L电喷发动机在Accord上的最大马力可达到130匹,此前的3速自动变速箱也升级到4速。

    最后需要说的是,第二代雅阁上市的时候,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玛丽斯维尔的本田工厂也同时竣工,并立即投入了生产,从此雅阁乃至整个本田,开始了它在国外市场的披荆斩棘之旅。也正是从这代车型开始,本田Accord连续15年占据着日系品牌北美市场销量第一的宝座。

    今天关于第二代本田雅阁,我们就先说到这里,下期我们继续更新,第三代本田雅阁。

    次阅读
    3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