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BBA都在挨揍,奥迪重压之下会掉队吗?

    禾颜阅车头像禾颜阅车头像
    禾颜阅车2021-11-03

    【导语:9月份的燃油车市场一片狼藉,不少传统车企叫苦连天,就连BBA这样的强者也纷纷下滑。对奥迪来说,最烦的不是芯片短缺,而是大家都在跌的时候自己跌得最惨。9月份奥迪的销量已经跌破4万辆,重压之下难道奥迪掉队了?】

    撰文|一页书、编辑|禾 子


    销量数据显示,9月份奥迪汽车销量为38489辆,同比大幅下滑51.8%,成为德系豪车三兄弟中数据最难看的一个,缺芯,并不能解释问题的全部。

    BBA都在挨揍,但奥迪数据更难看

    9月份的中国汽车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总体销量只有206.7万辆,同比大幅下滑19.6%,基本跌回2014年的水平;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却产销两旺,同比均增长1.5倍,两大巨头比亚迪和特斯拉齐头并进,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也是马不停蹄,超高的增长率让传统汽车厂商汗颜。

    传统汽车厂商的困境,从奔驰、宝马、奥迪上就可以略知一二。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豪车总销量为318449辆,同比大幅下滑14.7%,市场占比也跌至18.7%。在2020年,大多数汽车厂商受到疫情困扰,销量大幅下滑,但BBA们却继续坚挺,展现出极强的抗风险能力。然而到了2021年,连BBA都扛不住了。

    值得注意的是,14.7%的下滑幅度只是整个豪车市场的数据,红旗、林肯、蔚来、理想、特斯拉等厂商的强劲表现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整体的下滑幅度。如果单看BBA三强,数据更加惨淡。

    奔驰下滑了38.3%,宝马下滑了24.3%,最惨的奥迪则直接腰斩,51.8%的跌幅是豪车品牌中最高的,销量也跌破了4万辆。主力车型A6L销量只剩下了3859辆,还不如国产的红旗H9,奥迪Q5L也只有6135辆,在BBA的豪华中型SUV中垫底。事实上,整个第三季度,奥迪的累计销量也只有14.54万台,同比下滑超4成。

    BBA整体都在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表面的原因是蔓延全球的芯片短缺危机,目前全球范围内都面临芯片荒,尤其是高端芯片,这让定位较高的BBA十分难受,处于无芯可用、无车可卖的窘境。另外疫情在全国多地反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量。

    宝马、奔驰、奥迪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横行多年,市场影响力遥遥领先于其它汽车厂商,但现在的汽车市场早已是年轻消费者主导,他们要求更多的个性化、更优质的用车体验,BBA们的品牌溢出效应已经不那么高了,千篇一律的外观设计也不再讨喜。但即便如此,奥迪的大幅下滑仍然显得有些扎眼,BBA都在挨揍,奥迪却被揍得最狠,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奥迪会掉队吗?

    10月29日,奥迪品牌最新旗舰产品,全新奥迪A8L Horch创始人版全球首发,新车基于中期改款后的奥迪A8L打造而来,进一步加长了车身与轴距的长度,并对内饰和配置的豪华程度进行了升级。堪称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全新奥迪A8L Horch创始人版的发布吸引了车圈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是奥迪在中国市场祭出的一记重拳,也是为了增加其在D级豪华车市场的话语权。

    奔驰S级早在60年代就确立了D级豪车的地位,一度可以与劳斯莱斯幻影平起平坐;宝马7系的前身则可以追溯至1952年的501/502车型。而奥迪真正的D级豪华轿车却是1994年的第一代A8,品牌积淀方面显然有不小的差距。在豪车市场快速发展期,奥迪与奔驰、宝马的差距并不明显,但当行业整体下行时,奥迪这种根基不稳的品牌就比较危险了。

    除此之外,此前的奥迪在中国一直有着官车的形象,红旗虽然号称“国车”,但只在个别场合下出现,奥迪却是中国政府公务用车的大户,这对它开拓中国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成也萧何败萧何,随着公务车改革以及国产品牌的崛起,“官车”这个名头已经不再有吸引力,甚至还因为保守的外观设计而成了奥迪品牌的负担。

    在最近几年的外观设计中,奥迪已经开始融入越来越多的年轻化设计元素,例如蜂窝状中网和异形大灯,但它的基本盘仍未发生变化。而与大众某些品牌共平台生产也成为双刃剑,以大众MQB平台为例,这个模块化平台大众高尔夫在用,奥迪A3、TT在用,斯柯达明锐也在用,从大众集团角度而言,这是高效的生产方式 ,但这对奥迪品牌或多或少有些影响。

    直到最近两年的全新车型中,奥迪才逐渐摆脱了大众式的横向镀铬条中网,开始提供比较年轻化的中网,但这并不足以形成新的品牌认同。

    其实,BBA面临着很多共同问题,在中国汽车的高速增长期,BBA的问题被掩盖了。在燃油车时代,它们还能凭借品牌溢价死撑,而在全新的新能源时代,BBA的表现一个比一个烂。德系豪车三强,在新能源时代有可能沦为“三熊”。


    点评

    新能源才是奥迪最大的出路,这不仅仅是满足排放法规的问题。奥迪现在的品牌形象已经固化,在年轻化、个性化方面进展缓慢,它推出的电动汽车则可以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摆脱过去沉闷、保守的品牌形象,同时也能抓住年轻消费者。奥迪在今年年中的时候就宣布,5年后不再推出燃油车,而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布局也已经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增量空间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奥迪而言就是“超车”的机遇。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万次阅读
    76评论
    31赞同
    收藏
    分享
    76评论
    3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