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姜还得老的辣?唯一一个4G全优,大众ID.4X高分通关中保研

    智电汽车头像智电汽车头像
    智电汽车2021-10-29


    文|二哥头

    在充斥着自动驾驶、智能座舱、V2X等科技话术的汽车领域,昨天少见的,“A柱完整,车身结构保持完好”等传统汽车安全问题再一次站到了C位。

    原因也很简单,中保研C-IASI发布了基于2020版规程的首批测试车型的成绩。

    这种难得的热闹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看来即使是在智能化愈演愈烈的今天,还是有不少头脑清醒的消费者在关注着车身安全这个第一防线,而不是陷入了新势力们所编织的自动驾驶美好愿景中。

    说回成绩,本次中保研一共发布了包括福特锐际、马自达CX-30、大众ID.4X、长安UNI-K、讴歌RDX等五款车型的碰撞成绩。其中最引入注目的,必定是以4G全优通关的大众ID.4X。

    纵观中保研历年发布的成绩,还没有一个能以全优的成绩通关,直到大众ID.4X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僵局。

    所以又回到那句老话,,汽车碰撞是一个系统工程,真要论技术积淀,还得看传统老字号的实力。

    细分来讲,先说大家最关注的25%偏置碰撞,碰撞发生后,大众ID.4X前舱充分吸能,A柱坚挺,乘员舱保持较高完整性,虽然发稿前暂时还不知道包括转向柱、上下铰链的侵入量,但以G优秀的评价推测,都在合理范围之内。

    而在被动安全配置方面,碰撞发生一瞬间,主驾安全气囊,主驾侧气帘,后排侧气帘均正常弹出,而且得益于安全气囊超大的覆盖面积,驾驶员以及后排乘客头部等关键部位得以受到良好保护(假人受伤害数值我们也暂时按下不表)。

    而在侧面碰撞中,大众ID.4X同样是获得了优秀评价,其中一个关键指标B柱与驾驶员座椅中线的距离为25cm,达到优秀评价标准。

    众所周知的是,侧面碰撞由于没有缓冲吸能的结构,因此更加考验整车结构以及B柱的强强度,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普遍安装在地板之上,如果侧面碰撞对车身产生较大的侵入,也会危机电池以及高压系统的安全。

    所以从结果来看,大众ID.4X无论是车身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还是高强度材料的运用,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而在顶部测试中,大众ID.4X的峰值载荷达到了94436N,载荷质量比达到4.97,换句话说,ID.4X的车顶强度足以支撑起近5个ID.4X的重量。

    从以上的碰撞项目来看,大众ID.4X目前还没有展现出一个软肋,全优的成绩通关硬核检验。

    除了在碰撞测试项目上十分亮眼,大众ID.4X能获得如此高热度讨论量的,还在于它的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同样得了优。

    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一直是豪车(事实上普通车辆也存在)的痛点所在,由于制造工艺或者材料的不同,豪车往往更容易在这个项目上栽跟头,甚至于有很多网友调侃,3G+1P是豪车的标配,这个P指的就是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

    细分来看,大众ID.4X在结构耐撞性、可维修性、维修经济性、碰撞兼容性上全部获得优秀评价,同时安全气囊在低速碰撞中也没有起爆,没有进一步增加维修成本。

    而在行人保护和辅助安全两个测试项目中,大众ID.4X的表现同样完美,在头型实验、腿型实验、上腿型实验上依次得到16.73分、6分、6分的成绩,以79%的得分率获得优秀评价。

    在辅助安全项目中,大众ID.4X车对车的紧急制动、车对人的紧急制动、车道辅助、整车前照灯、紧急救援服务中也获得高分评价,更是以98.2%的得分率睥睨全场。

    写在最后:

    快,是新势力的一个标签,稳,则是传统老字号给我们的一贯印象,而在有关于快和稳的抉择中,我们始终认为稳才是所有车企应该贯穿在设计生产中的标准,必须以安全为基础,然后再往上堆砌智能化、科技化,整个产业才会得到有序、健康、长远的发展。

    次阅读
    3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