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Mustang GT纯电版赛道体验:离经叛道还是经典传承?

    丁丁说车头像丁丁说车头像
    丁丁说车2021-10-17

    文/Left Foot

    最初听闻福特Mustang(图片|配置|询价)要出电动版,而且还是个SUV的时候,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是有点蒙的。原因很简单,从经典的大排量V8发动机,到前后轴的两颗电机,这个转变确实不小。

    不过,在当下的大环境下,车迷们心中的那辆“纯血”Mustang必然与市场渐行渐远,最后成为只有少数人才能触碰到的精神图腾。

    或许福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这个经典符号被重新解构,将关键元素与市场需求相融合,最后生成了这台Mustang Mach-E(以下简称Mach-E)。

    一眼看过去,Mach-E的观感熟悉又特别。熟悉的是,在车身设计上,这台车使用了大量Mustang的经典设计元素。

    除了大面积的封闭式上下格栅,整个车头可以说是直接照搬了传统Mustang的设计思路。头灯内三条式的日行灯,前舱盖上凸起的“筋条”,都是现款燃油版车型设计的延伸。

    三段式的尾灯是Mustang的视觉标志之一,无论是熄灭还是点亮状态,都能带来很强的识别度。Mach-E的尾灯在经典造型的基础上,又在中间增加了一条凸起,向内延伸出整个灯组。从斜后方看过去,就能感受到这个新设计带来的强烈的立体感。

    侧面,简单粗暴的线条和块面,在视觉上构建出我们熟知的“肌肉感”。

    在侧面的视觉观感上,设计师耍了点小“心机”。Mach-E作为一台轿跑SUV,溜背的设计已经给它带来了低趴的运动感,但设计师又运用车顶和下部的黑色部分,在视觉上进一步“压扁”了侧面造型,获得了一个更修长的形态。

    这台GT车型使用了一套20英寸的多幅式轮圈,个人认为这种复杂的造型有点用力过猛了,低配版本上那套轮圈更简洁耐看一点。

    Mach-E彻底取消了传统的机械式门把手,取而代之的是位于B柱和C柱上的按钮。别说是传统车企,就算是那些潮流前沿的新势力们,都很少有这种大胆的设计。

    不过,说彻底取消门把手也不太准确,因为在前门的开启按钮下方,有一个很小的把手,能给你比较传统的开门体验。

    而后门的开启方式就有点原始了,按下按钮后,车门会自动弹出一段距离,然后,你懂的......

    跟大多数传统品牌一样,Mach-E的内饰风格是一种“过渡”形态。它既保留了燃油时代的设计习惯,同时也点缀着一些创新元素。

    比较新奇的是,前排B&O音响的扬声器外罩,以左右贯穿的形式融入于中控台上。这个设计巧妙地将扬声器外罩转化为内饰面料的一部分,形成一种独特的层次感。

    Mach-E的车内最让我满意的地方,是它的后排。以我身高1.8米的体型来说,坐在后面没有局促感。前排调整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坐到后排,腿部前方的空间大概有15-20厘米。

    后排座垫的填充比较柔软,上翘角度也不小,乘客能够以一种略微慵懒的姿势“瘫”在后排座椅上。整体来说,Mach-E后排的体验比目前大部分纯电车都要优秀一些,更加适合长途乘坐。

    由于车辆还处于试装车阶段,所以我们只在封闭的赛道内进行了试驾体验。国产版Mach-E提供了四种动力配置,分别是273马力的后驱标准续航版、305马力的后驱长续航版、354马力的四驱长续航版以及488马力的GT版。这次试驾的是GT版本的车型。

    Mach-E抛弃了传统的驾驶模式名称,经济、舒适和运动,取而代之的是更为诗意的表达方式:细语、入胜、不羁。三种模式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体现在动力释放响应、动能回收力度和方向盘力度上。另外,在任何驾驶模式下,驾驶员都可以选择是否开启单踏板驾驶模式。

    不过,在最为运动的不羁模式下,动力输出并没有预想中的那种电动车特有的“踹背感”。它不会像特斯拉那样,在加速踏板的初段就释放大量的动力,而是有点像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跟随着脚部动作徐徐释放。从容、跟脚,但不莽撞,是这台Mach-E GT的性格。

    由于刚下过一场雨,赛道上积水未干,出于安全考虑,我并没有摸到这台车的极限。但通过几次速度不算低的弯道横摆,还是能体会到这台车的底盘功力。转向跟手,过弯时有那种把整辆车“掰”进弯道的感觉,而不是“拽”。

    悬挂的支撑性很强,对侧倾的抑制很好,代价是牺牲了一些日常舒适性。Mach-E全系搭载一对大四活塞的前卡钳,配合动能回收系统和单踏板驾驶模式,整体的刹车表现相当好。

    国产Mach-E全系车型已经开放预订,26.5-37.99万元的价格区间直指特斯拉Model Y。不过,个人认为这两款车各自的受众可能并不会有很大的交集,毕竟两款车无论从视觉观感、驾乘体验、品牌调性还有文化传承来看,都有着很明显的区隔。

    在特斯拉慢慢变成街车的今天,承载经典文化符号的Mach-E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次阅读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