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三口乐汽车:让人惊艳的车型,被嫉妒扼杀掉的创新

    北城观车头像北城观车头像
    北城观车2021-08-22

    在中国的造车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很多最终没能量产的车型,他们有的是因为质量原因,有的是因为历史原因,也有一些是人为原因,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因为人为原因而最终没能量产的品牌。

    讲品牌之前,先介绍两个人,两个在中国的造车史上有着重要贡献的前辈。

    1953年,杨建中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汽车专业毕业,后进入一汽工艺处工作,后调到设计处参加发动机冷却系的改进,是一汽汽车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退休后任职吉利汽车总裁技术顾问。

    1955年7月,华福林从山东工学院(现合组为山东大学)自动车系汽车专业毕业,同年进入一汽工作,负责机床维修,一年后调回设计处,之后致力于红旗轿车底盘设计,华老这一干就是39年,一直到1994年退休,而后又继续在吉利汽车宁波工厂任总工程师兼技术部部长,一直到2011年去世。

    1976年唐山大地震,杨建中80岁的母亲在上街的时候不小心摔断了腿,但是由于没有出租车,最后只能是用推土车送回的家,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才让杨建中萌生了要为老百姓造轿车的想法。

    那个年代的前辈们敢想敢做,效率极高,所以没多久便和华福林以及助手们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去设计他们想要造的车了。

    没用多久,他们就推出了一款2.2米长的两排座微型轿车,前排坐两个人,后排坐一个人,最高时速50公里,油耗比普通轿车节省了三分之二,由于那时恰逢计划生育年代,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所以他们给车取名为三口乐,吉林电视台记者后来报道了这件事,并且还在山东烟台国际酒街将车进行了第一次展出。

    很快,很多人就开始对这台一万块钱一辆的汽车产生了兴趣,50多家新闻媒体,包括杂志、报纸、电视台均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中国青年报》还在头版用整版篇幅对三口乐汽车进行报道,题目就叫《一万块钱把车开回家》,并为此多印刷了七八千份报纸。

    三口乐汽车属于自主设计,被媒体报道后全国轰动,两人的团队一天能接到来自全国人民的来信一万多封,而一汽则直接想把设计买走,一汽研究所也曾表示要奖励每人10万块钱,甚至成立了三口乐研究所。

    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些过于引人注目的事件,总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哪怕是如今的社会,也一样会出现见不得别人好的人。

    在吉林电视台将这件事拍成电视后不久,就引发了“三口乐风波”,很多人认为,二人作为汽车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手上都有很重要的任务,还有部分是国外项目,现在居然不务正业的搞小动作,到外面挣外快。

    可是,三口乐的地推出,完全是两位工程师在别人打牌的时间里,在一个不足15平米的破工棚中制造出来的,更何况二位对一汽乃至整个中国的造车产业都是有贡献的,并没有因为业余时间研发三口乐而耽误了本来的工作。

    然而,风波还是愈演愈烈,一汽最终也没能抗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三口乐汽车最终没能量产,自始至终仅仅生产了一辆。

    到底是体制的问题,还是年代的问题?如果当年两位工程师是在一个民营车企,那结果会是怎样呢?或者说,如果两位工程师在现在这个年代,是不是结果也会不一样呢?


    感谢关注!我是北城观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指正,如果喜欢,恳请推荐!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