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广汽集团7月产销双下滑,传祺和埃安处于上升期

    车市壹观头像车市壹观头像
    车市壹观2021-08-08

    兴之所在,败之所因 ,一切皆有源法。广汽集团7月产销双下滑,因之所在合资也。

    8月6日,广汽集团发布的7月产销快报显示,7月产量为163,729辆,同比下滑19.10%,1-7月累计产量为1,165,175辆,同比增长16.6%,同比2019年增长4.5%。

    7月销量为180,518辆,同比下滑1.86%,1-7月累计销量为1,207,023辆,同比增长19.7%,较2019年同期增长4.3%。

    从产销快报可以看出,广汽集团7月份产销出现双下滑,而广汽集团广泛传播一份消息,却是只列举了前7个月累计产销数据,对于7月份产销止口不提,粉饰了产销双下滑的尴尬境地。

    同时,为了更好突出利好消息,减小不利消息影响,广汽集团还发布了一份终端交付数据。7月终端销量达18.3万辆,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1.2%,1-7月累计终端销量达122.7万辆,同比增长21.8%,较2019年增长4.4%。

    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广汽集团7月销量和累计销量双增长,“集团累计产销、终端均实现双位数增长。”以产量和终端销量数据,代替传统产量和批发销量,从而得出一个新数据,显然不符合相关惯例。

    当下,如此操作的车企不止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在公布产销数据之后,也会公布一个终端数据,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惑消费者视线。

    ▼广汽集团7月产销双下滑,兴之所在败之所因,合资品牌销量不振,成为集团销量下滑的主因。

    众所周知,合资品牌是广汽集团顶梁柱,尤其是日系品牌“双田”是重中之重。广汽本田本月产量只有48065辆,同比下滑48.01%;销量仅60468辆,同比下滑15.71%。广汽丰田产量略有下滑,销量保持微增。

    虽然,广汽菲克、广汽三菱、广汽日野同比下滑更大更多,但是基数偏小,影响力不如日系双雄影响力。

    对于销量下滑,本田中国称是“受零部件供应紧张的影响”,然而广汽本田已连续三个月下滑,五月同比下滑9.2%、六月同比下滑19.48%、七月同比下滑10.34%。(此处销量数据为终端销量)

    显然只是受零部件供应紧张,说服力并不大。本田汽车之所以赢得消费者喜爱,离不开产品力支撑,内在产品力下滑才是主因。

    即便如此,日系品牌仍然是集团的脸面所在,7月份,广汽集团共6款车型月销过万,全部为日系车型,分别为凯美瑞系列22,042辆;雷凌系列21,259辆;皓影15,354辆;威兰达系列12,291辆;飞度12,031辆;雅阁系列10,154辆,“两田”旗下车型各占半壁江山。

    值得一提的是,广汽菲克7月产销量下滑都在八成以上,产量只有160辆,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未来走向让人捉摸不透。

    一个王朝达到兴盛的时候,就容易不思进取,贪图安逸沉溺于享乐之中,而这正是这个王朝走向衰败的诱因。出自《天道策·情殇》,岂不是广汽集团之真实写照。

    ▼广汽集团7月产销双下滑,兴之所在败之所因,自主品牌销量处在上升期,也是集团销量低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广汽传祺,广汽集团喜欢用“连续*个月正增长”这样宣传口径。听多了增长,广汽传祺产销量到底有多少?

    广汽传祺7月产量为29545辆,同比增长56.4%,环比增长29.3%;7月销量为29227辆,同比增长26.4%,环比增长17.2%,实现连续13个月正增长。1-7月累计生产汽车17.0万辆,同比增长29.4%;累计销量达18.0万辆,同比增长28%。

    虽然绝对销量数值依然不高,但是整体销量还是向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广汽传祺今年61-月平均单车售价更是达到14.4万元,远超日产、大众等主流合资品牌,走出了一条价值突破、品牌向上的道路。同时,广汽传祺现在的产品结构却是发生大改变,不再是SUV一条线走路。

    数据显示,广汽传祺MPV家族传祺M8、M6销量不断冲高,7月销量合计11,154辆,同比增长53.3%,已连续3个月破万辆;1-7月累计销量65,366辆,同比增长109.4%。广汽传祺MPV销量占总销量比重近4成,而且不管是月销还是累计销量,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其他车型,可以说是品牌销量支柱型产品。

    如今,GS4正处于上升期,广汽传祺意欲在轿车市场有所作为,新车传祺影豹(图片|配置|询价)定位于运动、智能轿车,影豹在外观、动力操控和科技体验上都更加吸引年轻用户。据了解,近两个月影豹累计订单已超15,000辆,市场反响热烈。

    ▼广汽集团7月产销双下滑,兴之所在败之所因,新能源汽车销量翻倍式增长,但仍难挑大梁。

    数据显示,7月,广汽集团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1,909辆,同比增长80.9%;今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63,457辆,同比增长84.1%,持续引领市场。

    自主新能源车品牌广汽埃安月度产量、批发销量及终端销量均突破万辆,同比数据也很华丽,但是相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破5万,上汽新能源汽车批售量4.8万辆,还是相距甚远。

    从产品结构来看,广汽集团新能源销量来源主要是广汽埃安,也就是去年年底刚从传祺分离出来的一个品牌。埃安7月销量10528辆,同比增长103.6%;1-7月已经实现累计销量53541辆,同比增长110.3%,已接近去年全年销量。

    尤其可见,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合资品牌,7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足万辆,销量之低让人咂舌。

    按照广汽集团产业规划,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0万辆,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50万辆。聚焦“EV(纯电动汽车)+ICV(智能网联汽车)”,广汽集团所说新能源汽车应该不包含混动车型销量。

    虽然广汽埃安坐拥GEP2.0平台、两挡双电机“四合一”集成电驱系统、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仅仅月销过万,显然是不足以支撑广汽集团的新能源梦想。

    当一个人的实力不足以满足目前的野心之时,就联合另一个人或者一伙人一起去实现。于是,广汽埃安宣布与华为将基于广汽GEP3.0 底盘平台、华为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联合开发首款中大型智能纯电SUV 车型,并计划于2023 年底量产。

    现在一提华为就“火”,小康与华为合作让不少车企跃跃欲试。广汽埃安与华为携手,能够与集团自研形成相互补充,加快电动智联化进程。

    .万次阅读
    75评论
    15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