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德国汽车与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商马勒在斯图加特开设3D打印中心


    推荐阅读:不可不知的汽车相关的德国中小企业


    汽车行业中零部件的生产通常需要数月的时间,尤其是高性能部件。究其原因,则是生产设施必须适应新的组件、开发新的生产工具、进行CAD数据处理并调整现有生产流程。


    来自德国的国际顶尖汽车与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商马勒(MAHLE)表示:“零部件生产耗时数月的话,将阻碍新技术的开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马勒将目光投向增材制造技术。


    过去一年,马勒与保时捷(Porsche)、通快(Trumpf )开展了一项联合项目。马勒成功地通过3D打印为保时捷911(图片|配置|询价) GT2 RS 生产并测试了一款新型高性能活塞。新工艺将保时捷 GT2 RS 的性能提升了高达30马力。


    据德国6月14日消息,马勒3D打印中心在其德国总部斯图加特市正式开业。未来,复杂的组件原型将在此处生产。而且,仅需数日便可完成生产。该3D打印中心的设立,一方面为马勒节约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将为气候中和做出相应的贡献。


    △3D打印在马勒的应用

    图片来源:Mahle


    新成立的3D打印中心不仅含括相应的打印基础设施,还包括一个粉末制备模块、一个测试实验室和一个用于部件后处理的喷砂系统。未来,此处不仅会生产内部组件,还将用于执行客户订单。


    3D打印:气候中和“利器”


    现如今,新款发动机和零部件的开发速度必须比几年前快很多,尤其是涉及可持续、二氧化碳中和驱动概念的解决方案时。借助新的3D打印中心,马勒正在加强其在电动汽车等战略领域的参与程度。因而,3D打印作为马勒实现二氧化碳中和的创新加速器。


    △马勒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零部件

    图片来源:Mahle


    新开设的3D打印中心的重点是开发用于电动汽车的组件。但是,其他可持续驱动概念的组件也可在此完成原型的制造。


    马勒3D打印中心将专注于热管理、机电一体化和电子领域的制造工艺。后期,更是以批量生产为目标。


    最终,零部件将在这里完成制造工艺的开发,并有望在后期批量生产。这里将使用特殊的铝和不锈钢合金作为材料,这是由于它们具有很强的弹性、耐腐蚀及重量优势。


    提及批量生产,马勒特别强调了他们将“按照汽车行业的严格标准”开发在工业批量生产中应用的3D打印工艺。无疑,这为产品开发和制造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因为该工艺能够生产使用传统工艺无法生产的高性能部件。


    尽管已经拥有与超跑保时捷的成功合作案例,但是马勒仍强调其增材制造工艺将扩展到为商用车开发驱动组件。同时,这项工艺还将为马勒售后业务生产备件。

    目前,马勒正在将3D打印应用于小批量和高价驱动组件的生产上。同时,汽车行业的认证程序也已经开始。


    推荐阅读:不可不知的汽车相关的德国中小企业

    次阅读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