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插上电,丰田也还是那个“反调”高手

    autocarweekly头像autocarweekly头像
    autocarweekly2021-05-19

    文 | Hoo


    爱知县著名汽油钉子户,终于正眼看绿牌了。其实在海外市场,丰田2019年就推出了RAV4的插混版:RAV4 Prime。今天广汽丰田版的“RAV4”威兰达,插混上身后有了另一个名字:威兰达高性能版(图片|配置|询价)。


    听上去有点违和?那我有义务提醒一个事实:丰田现有产品线,0-100km/h能跑在RAV4 Prime(5.7s)身前的,就只有GR YARiS和3.0T版Supra——后者靠的还是一颗德国心脏。诚然,四轮皆有电机助力的Prime有些“作弊”之嫌,但在试驾小作文之前,我先给丰田这套插混打个预防针:它不是那种仅为了省油而已的孬货。



    威兰达高性能版——或者叫威兰达双擎E+,它的插混动力系统,其实跟以往的丰田THS II混动一脉相承。代号A25的Dynamic Force系列2.5L自吸引擎,与平行齿轮组双电机构成的E-CVT,共同组成前轴动力模块——区别只是插电混动的高性能版(双擎E+,134kW),电机功率要比威兰达双擎大一码(88kW)。后轴则是二者完全一致:两驱版啥也没有,四驱版都带一个40kW后轴电机。


    双擎:

    两驱,前小电机(88kW),后无;

    四驱,前小电机(88kW),后小电机(40kW)。


    高性能/双擎E+:

    两驱,前大电机(134kW),后无;

    四驱,前大电机(134kW),后小电机(40kW)。


    我变大了,也变强了


    一边提醒自己“这可是国内第二快的丰田车”(GR YARiS没来),一边拉开和普通买菜威兰达一样平平无奇的左前门,在并入主路第一脚地板油之前,你都会好奇接下来会是怎样的“车”格分裂。


    在直线上,在电量充裕的情况下,高性能版的威兰达是绝不辱没“高性能”仨字儿的。尤其是中高配带后桥电机的四驱版本,综合功率306马力已经迈进“大钢炮”门槛线,更不要说其中还有相对比例的电机“作弊器”助力,5秒级的零百成绩快得让你不敢信这真是一辆丰田SUV。在任何常用工况一脚油门到底,毫无迟疑的加速度混合着前机舱内的引擎声,既有内燃机时代的遗风,又混入了电动车眩晕般的神奇加速。


    为了让“作弊器”们吃好喝好,原先双擎混动版放在后排下方的镍氢小电池,现在变成了平铺于底盘的18kWh三元锂大电池包。综合工况下的纯电续航有87~95km(四驱/两驱),远远超出了50km政策及格线。于是,即便试驾车一直处于被蹂躏状态,接近满电下的表显续航仍然能有50km出点头,毕竟你都顶着“高性能”名字了,那种没有地板油的综合工况不是你的“综合工况”。


    不过对插混而言,满电状态下兼顾动力油耗并不难,也不能完全体现出丰田THS的真正功力。



    当电量不足或者开启HV模式(类似电量保持,优先使用内燃机),绝对动力降低无可避免,但出色的引擎让动力响应仍有保证。小负荷巡航状态一脚油门到底,缺了电的电机自然不再犀利,但2.5L自吸发动机的响应速度飞快,单独出力也只要不到半秒钟就咆哮着拉起了转速。引擎负荷的攀升与加速度的变化,紧随着你右脚的动作而动,既没有downsize小排量涡轮的思考人生,也没有国六GPF堵菊花的憋屈。


    馈电时的能耗表现也差不多。插混通常用纯电续航来拉低百公里油耗,那纯属耍流氓。这是许多P2位置加个电机变插混的车型之顽疾:有电用电拉低油耗,没电时就变成小马(更小的内燃机)拉大车(多了电池电机重量),焉有省油之理。而威兰达的插混系统基础,是丰田THS双行星齿轮调速,相比双擎混动的区别只是电机功率的大小,即便电池电量降到不足以支持纯电续航,其维持内燃机工作在高效区间的能力仍在。



    所以广汽丰田在1.1L的笑话油耗(被纯电续航拉下来的,完全没意义)外,还特意给出了官方的HEV模式下综合油耗:5.2~5.5L/100km。我在一整天的行程里,很遗憾的没碰到拥堵路况,只能用偶尔的激烈驾驶测试权作代替,得到的结果是(HEV模式下)表显油耗也不过4.8~5.0L——这可是一辆近4.7米长,充裕五人空间的SUV。


    说白了,哪怕那十几kWh电量被你用得只剩下零头,威兰达插混版的下限,也不过是“重了200kg的双擎”。



    虽然被安上了一个“高性能版”的名号,车内还配上了红色缝线+运动座椅,但千万不要误以为威兰达就此变成了Hot Hatch。它的这个“高性能”,更多还是体现在直线加速层面。TNGA架构下的新一代丰田,普遍有着士别三日的动态表现,但非要以正经的性能车标准看待又有些神经了。


    威兰达高性能版的中央旋钮用于切换Eco、Normal、Sport三种驾驶模式,与三种动力模式EV(电优先)、HV(油优先)、Auto EV(自动)之间可以两两搭配。驾驶模式的不同,会改变车辆的转向手感和油门积极性。可喜的是三种模式下,转向都能有充足的阻尼、有增益的回正力矩,完全不像新一代德系车那样,电子化之后徒留木讷而寡淡的沉重。



    但跑在狭窄的山路上,这辆混动SUV终究缺了些精准和利落,想做到一把方向恰到好处有些难度,弯中时不时的微小修正不好避免。有些缺失的路感也算是情理之中,即便有四轮驱动给你壮胆,在山雾导致的湿滑路面下,横向抓地力在哪里的问题也会让你不那么自信。威兰达高性能版的家用SUV底子,在你试图push的开始阶段就会显露无疑。“愉悦”和“爽”之间,经常就隔着这道界。


    一辆跑起来飞快、宛如高性能车的家用SUV,才是威兰达高性能版的打开密码。插混系统上身,但得益于车底电池的整体布置,威兰达高性能版的车内空间完全没受影响,依旧是和普通威兰达一样的宽敞五人空间、多到离谱的储物格储物槽、后排仍然能分割放倒、后备厢下面还是藏了个备胎。甚至,后备厢侧面还多了1500W的电源输出,露营党们狂喜。



    不管是威兰达还是海外版RAV4 Prime,它们的基础都是丰田日臻全面的THS混动系统。插电混动变成比纯电动车还要小众的小众,很大原因就是政策取向的产品太多。单纯加个P2、P4电机,完全依靠电机电能来增加动力、平抑油耗,结果只能是有电猛如虎、没电原地杵,有电近似零油耗、没电背着电池跑——最终沦为市场鸡肋走向边缘。


    “带有动力分流机构的插电混动”,在两田入局之前,一度只有孤零零的别克微蓝6一个。如今两田各自靠着THS和i-MMD为基础打造插混,与比亚迪DM-i、长城DHT、奇瑞DHT等国产新一代混动同步。如果上述这些插混技术更进一步,去掉驱动轮直连,就又和理想、岚图倡导的增程式混动无异。这一切未免不是巧合。


    RAV4 Prime,底置电池


    暂且抛开刚上路的自主力量,两田中的本田CR-V锐·混动e+更早上市。但假如你更实际一点考量对手,会惊讶地发现:在电池电量更小(16kWh对18.1kWh)的前提下,CR-V锐·混动e+的油箱相比燃油/混动版缩水了一半只剩下26L,而威兰达高性能版保持在了55L不变——这是第一次,我觉得混动车也有必要谈续航里程。同样是将电池移至车底的插混布局,这样的空间利用率差别令人费解。


    丰田章男屡屡发言质疑电动车,又屡屡被误解是在强行挽尊,而事实是,丰田自己的原生纯电平台e-TNGA已经离量产只差一脚。章男真正反对的,是急于纯电化而过早抛弃内燃机。在丰田的规划中,到2030乃至2040年,绝大部分被各种混动取代的燃油车,仍将占据市场主流地位——但人家没否认“大趋势”,只是否认了“大趋势的速度”。


    这显然与全民热炒的新能源大潮背道而驰,却是被大家在眼皮子底下视而不见的犀牛。

    次阅读
    4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4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