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买发动机送车?搭载宝马最新3.0T发动机的X4M Competition到底有多香

    阜成路115号头像阜成路115号头像
    阜成路115号2021-05-12

    尽管大环境对发动机越来越苛刻,但是宝马S58B30A发动机的到来不仅体现了其对于直列6缸发动机的执着,更是让我们对宝马所坚持的驾驶乐趣充满了期待……

    在开启本次M Power之旅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款最新应用于宝马M家族的S58B30A 3.0T直列6缸发动机。我们知道,能够拥有蓝天白云标志的车是全球无数性能控的梦想,而此标志的诞生则是源自于在103年前由巴戈利亚发动机制造厂(缩写:BMW)为飞机设计和研发的首款IIIa直列6缸发动机,其卓越的性能表现不仅让BMW声名远扬,也让直列6缸发动机成为了宝马品牌百年以来的灵魂所在。

    1972年,随着宝马赛车运动部门(BMW Motorsport)的成立,开启了对直列6缸发动机在性能方面的探索。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诞生了多款令宝马粉丝印象深刻的发动机,比如搭载于宝马M1中置跑车、M635Csi中的M88系列,搭载于M5(底盘代号E28和E34)、M6(底盘代号E24)等车型的S38系列,搭载于M3(底盘代号E46)、Z4 M(底盘代号E85或E86)的S50、S52和S54系列,再到底盘代号为F80、F84的M3、M4等所搭载的S55系列直列6缸发动机,它们都通过一脉传承的方式推动着宝马在驾驶操控领域中的一往直前。

    而S58B30A发动机就是上述历史中直列6缸发动机的延续,一方面承载着全新G8X系列的M3和M4,F97和F98系列的X3M和X4M在性能方面的使命,另一面又肩负着在当下严苛的环保法规面前的探索。

    开启发动机舱盖,首先能够看到巨大的发动机罩,此罩绝非装饰那么简单,而是在内部集成了进气风箱,能够更好地为两台涡轮增压器提供所需空气,同时还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

    在发动机内部,除了采用宝马引以为傲的双VANOS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alvetronic可变气门升程系统以外,还应用了350Bar的燃油直喷系统,通过精准的控制策略,在低负载工况下拥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而在高负载工况下,能够有效控制汽缸工作温度,使其保持稳定的高功率输出。

    内部运转部件的核心是锻造曲轴,其出色的抗扭刚性使其能够承受极高的转动扭矩。同时,轻量化设计更是符合了发动机的高速运转诉求。此外,活塞连杆轴承与S63B44T4的V8 4.4T发动机相同。缸体采用了封闭式水道设计,优化散热的同时,还拥有足够的刚性,再配合缸壁电弧铁离子涂层技术,为更高的燃烧压力和强劲的动力输出铺平了道路。

    缸盖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可以实现铸造技术难以企及的复杂结构设计。不仅能够降低重量,其复杂的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还能够对冷却液管道实现更为合理的布局设计。此外,缸盖还集成了宝马第四代Valvetronic可变气门升程组件。

    不过,尽管应用了诸多前沿技术,仍没有采用主流的缸盖集成排气歧管技术,主要原因是宝马认为在以性能为先的前提下,传统分离式排气歧管设计能够在高负载工况下具有更好的热管理效果。

    M TwinPower Turbo技术的最新体现是两个单涡管涡轮增压器,它们分别向1-3和4-6汽缸提供高压废气。通过使用升级的压缩机和由低温回路提供的间接中冷器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优化流量后的进气系统减少了压力损失,而电子控制的泄压阀可以快速开/关,能够有效增强动力响应性。

    油底壳与上一代S55系列发动机相同,均采用镁合金材质制造。但是在结构上汲取了赛车技术,采用双腔式和一个集成式吸入通道的设计。工作原理是油泵先从较小的腔室中获得稳定流量的润滑油,而当需要更多流量时再从大容量腔室中获取。使得发动机在仅需7L机油量的前提下,可在发动机高负载工况或车辆在极端的横向(1G)或纵向(1.3G)加速度中获得稳定且高效的机油润滑效果。

    与此同时,S58B30A发动机搭载了三个大型散热器和一个独立的机油冷却器,以便更高效地控制散热。

    作为偏向于性能的发动机,宝马在M Competition版本中为其量身打造了M Sport排气系统,在以震撼、澎湃的声线释放它的力量的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首先,双排气支管直径分别为100mm,内置定制的消音器以及电控阀门可以让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包括标准模式、Sport模式和Sport+模式中爆发出各具特点且富有层次的声浪效果,而在两个排气管支管的末端集成了颗粒捕捉器(GPF)以减少排放。

    综合上述技术,S58B30A发动机可以在6250rpm时爆发出375kW的最大功率,在2600~5950rpm时爆发出600Nm的最大扭矩,与来自于采埃孚的8挡M Steptronic Sport变速器和M xDrive四驱系统的配合下,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4.1秒。更令人惊讶的是,具有如此性能的发动机,居然还可以使用92号汽油或者乙醇含量为10%的E10 92号汽油。

    在初步了解了S58B30A发动机后,想必各位与我一样,作为宝马追求运动性能的升华,对M Competition系列所具备的驾驶乐趣充满了期待。可惜,本次触摸到的却是一款多功能运动轿跑车(宝马称之为SAC)-X4 M Competition,这与宝马迷心目中的M3或M4 Competition着实有着不小的差距,除了那高达0.6s零至百公里加速时长的差距外,每一次过弯时所展现出的高重心、平衡性以及动态响应性都是X4车型所无法逾越的。

    但是,对于迷恋驾驶乐趣的我来说,从手握X4 M Competition钥匙的那一刻起,内心几乎就没有平静过。首先是魅惑力爆棚的多伦多红色与熏黑式M双肾进气格栅搭配,强烈的反差绝所营造出的鲜明个性绝对能够让你暂且忘记这是一款SAC的事实,而各种与X4 M相关的标识、经过空气动力学优化的后视镜、车侧进气口等,皆将M Power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

    更重要的是,如同Coupe般溜背的尾部造型设计凭借优美的线条强化了运动感与轿跑概念,外加短小精悍的“鸭尾”造型以及同样黑化的尾部导流板营造出了极强的运动氛围。

    车轮采用极具运动感的21英寸10辐765M铝合金轮圈,前轮尺寸为255/40 ZR21,后轮为265/40 ZR21,为了能够满足强劲的运动性能,搭载的是注重抓地性能的米其林PIOT SPORT 4 SUV轮胎而非防爆轮胎。

    轮圈内部搭载了源自于F1赛车技术的铸铁式制动盘与铝合金腔体相结合的宝马高效的M复合式制动器,其前制动盘为395mm,后制动盘为370mm。前轮为四活塞卡钳,后轮为单活塞浮动式卡钳,除了为X4 M Competition提供了出色的制动力外,提供了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比于上文中的发动机技术和外观设计,内饰是我最不想赘述的。其原因是并没有什么新意,我相信不少朋友只需看到某一处细节即可辨认出这是宝马,但是,具体到哪一款车型,想必只有忠实簇拥才会自信满满地指认出来。

    不过,无论你与它相处多久,只要打开M Competition的车门跨步迈进车内, 类似于飞机驾驶舱式的包裹感总是能够让平静的内心燃起斗志,让你的双眼极力地对焦每一处细节,双手总是不由自主地触碰哪些极具运动底蕴的元素。

    而在驾驶层面,作为运动SUV的X4 M Competition可不能单凭强劲的蛮力来获取尽可能好看的加速成绩,而为了能在驾驭乐趣上与同品牌旗下轿车比肩,除了搭载Comfort、Sport、Sport+三种默认模式外,8挡M Steptronic Sport变速器还可以进行3挡可调,随着挡位的升高,升挡转速也会相应延长。与此同时,配合仿真声效设置(ASD),让你和你的耳朵同时沉浸在充满乐趣的驾驶氛围中。

    另外,驾驶者还可以对转向、悬架、动力、排气系统进行单独的多级自定义设置。

    而X4 M Competition所搭载四驱系统由中央控制器和主动式M限滑差速器组成,可以在4WD和4WD Sport两种模式间自由切换,在加速或者高速过弯时可以为每一个车轮提供平稳的扭矩输出。当然了,尽管四驱系统不能提供如M5相同的纯后驱模式,但是在技术娴熟且路面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做出漂移动作。

    X4 M Competition搭载了M专属运动悬架系统,并配有自适应减振器,软硬和回弹速率有三挡可调。在舒适模式下,初段软硬度适中,能够过滤掉路面多数琐碎振动,而在转弯过程中,依然能够感受到中后段强有力的支撑性。而调节至Sport模式,路感就会变得非常清晰,而我在这种状态下似乎还能够乐享其中,可是换做Sport+模式,硬的几乎让我忘记了M运动座椅的存在,甚至能够数出被轮胎碾过的石子数量。当然在此种模式下,悬架迅速的回弹与强力的支撑性让这款运动型多功能轿跑车具有如同M4般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几处弯道过后,我的总结是还可以再快一些!肾上腺素总是让我脑中冒出这样的想法,可理智的我始终没有将油门踩到底,即便这辆X4 M Competition的动态反馈像极了M4。但是,四驱系统是一把双刃剑,敏锐性能够将正在出弯的车和你从处于轮胎抓地力的边缘带入正轨,而不会演变成推头或者转向过度。

    但是,相比于后驱车,后轮差速器的锁止和四轮扭矩的输出似乎都会变令人难以捉摸,如果不彻底摸透它的性格,不是发动机转速不够,就是加油时机不对,如果速度过快,则会横着滑出弯心。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没有一辆后驱车更容易把握。作为运动型多功能轿跑车,我不知道四驱系统是否会变得更加模糊不定,况且,在Sport+模式下,600Nm的扭矩会伴随始终,作用在脚下,稍微踩一点点都会为身体带来强烈的G值,在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时,弯道入口就已经到达我面前,正所谓人比车凶。在驾驶过程中,我始终在小心翼翼地与它进行沟通,了解它的性格,并没有放开手脚大胆地去驾驭它。

    当然,以上情况有些接近于极端,如果你没有受到那悦耳的声浪蛊惑去冲破自己的心里防线,在体验足够的推背感后,复合式刹车盘的表现会让你对这款车增加信任感。随后,在正常时速下入弯,能够感受到这辆高重心、高自重的运动型多功能轿跑车拥有与M4跑车般相同的正常侧倾,同时当轮胎远没有到达抓地力的边缘时,X4 M Competition就能够让你明显感受到来自内侧车轮的扭矩支持,外加精准的转向调校和硬朗的悬架支撑,会让驾驶者产生很强的错觉感——这不就是一辆M4嘛!作为运动型多功能轿跑车,面对如此优秀的驾驭质感,对于前文中所提到的加速差距,有谁会在乎呢?

    万次阅读
    29评论
    5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