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女车主维权,特斯拉由“硬”变“怂”的神剧变

    艺尚车视头像艺尚车视头像
    艺尚车视2021-04-22


    今年的上海车展令无数人期待,它是2020年初疫情之后全世界唯一按预期举行的车展,这也可能未来几年全球最大规模的车展盛会。许多车企也无比重视,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和最新车型展示给公众。部分车企不惜重金,邀请明星前来站台,沃尔沃汽车请来了大佬主持人汪涵、WEY请来了“华为公主”姚安娜、长城皮卡更是邀请功夫巨星甄子丹前来押阵。

    2021上海车展最热点的事件却被特斯拉车主“维权”抢了风头,微信朋友圈、抖音、微博几乎疯传现场视频。而被车企花重金邀请而来的巨星们似乎穿上了隐身衣。

    回到“维权事件”,当女车主穿着特制的体恤爬上车顶,这一事件注定会成为话题焦点,当事人也知道这意味着将面临“拘留”的法律风险。这位身材娇小的女士被拉下车顶、被几个壮汉抬出现场,无数吃瓜群众内心五味陈杂——这就是对待消费者的态度?

    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在面对买房买车等大宗消费时往往处于弱势。哪一个房产或汽车品牌不是财大气粗?不是掌握着绝对话语权?买房时参观样板房的满心期望和和收房时各种质量问题导致的落差,几乎没有一次是消费者拧过开发商的。买车也一样,付款前是上帝,服务或是质量出问题希望得到合理解决时几乎都会变成“龟儿子”。

    “车顶维权”事件发生当天,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表示: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乍一听,感觉特斯拉才是受害者。

    从特斯拉发布的更多消息显示:

    该车主此前在郑州也曾多次维权,起因是一次疑似刹车失灵导致交通事件,交警判定车主违章超速,特斯拉曾应车主要求参与调解,但并未成功,车主要求特斯拉提供事故发行前30分钟的后台数据,特斯拉坚称当时车辆状况正常未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后来郑州相关主管部门也证实,他们参与了调解,但特斯拉拒绝提供完整数据。

    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表示“我们没有办法妥协”,感觉是担心形成“蝴蝶效应”,一但打开“妥协”的口子将会面临更多的赔偿,毕竟这两年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并不少见,还包括频发的自燃事件。特斯拉选择的态度是“硬刚”消费者,而不是从自身找问题,从不承认产品的问题。

    每一次事故发生后都甩锅,包括国家电网、女士刹车力度不够、地面太滑……你能想象的理由他们都用上了。当然,对媒体的“阴阳怪气”也是特斯拉的行事日常,那位副总裁多次表示:特斯拉没有媒体费用、我们不会投放广告、我们不会做发布会,因为这些费用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在此次事件发生后,特斯拉方面也曾暗示是由于没有媒体公关费用才导致迅速扩散。如果真如这位高管所言,那特斯拉的车价至少还有三分之一的水份,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经过数轮“割韭菜”后将价格降到二十多万元,无论是采用的电池,还是各种配置都不能与国产的比亚迪汉、小鹏P7等纯电动车型相提并论,何况model 3比P7和汉要低一个级别,后两者是标准的C级者,而model 3连B级车的标准都难以达到,但其售价去与P7和汉持平。

    更有违常理的是,车主声称发生事故是因刹车失灵,而特斯拉则认为是车主违章超速。没有人会相信特斯拉会智能到因为超速就失去刹车性能,任何品牌的任何车型行驶在限速100公里的马路上将车速开到了120公里,是不是刹车就会失灵呢?这一说法显然站不住脚!这种只站在自己立场对待消费者的傲慢态度,极其让人反感。

    4月20日,上海公安机关发布信息,此次“维权”事件的女当事人被“行政拘留”5天,另一参与人被警告。就事论事地说,这两名女子在车展媒体日到现场大闹,的确是对公共秩序造成了影响,相关处理合法合规。

    新华社对此的事评价较为中肯,极端维权方式不值得鼓励,但正如一些网民所说:如果消费者能顺畅维权,谁会冒险站在车顶维权?当然,无论是涉事企业还是消费者,都要在法治框架内表达诉求,既不能鼓励维权者“一闹就灵”,也不该让人觉得企业方“店大欺客”。如果车企不能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不能保障消费者安全行驶,甚至恶意猜测维权者的动机,可能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随后,中央政法委长安剑随后也发表评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突出业绩,来源于中国老百姓。是中国消费者的信任给了特斯拉发展的契机,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向特斯拉敞开了大门,这些才是特斯拉得以在中国发展的底气。但信任换来的不能是傲慢,更不能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缺少敬畏。

    当晚深夜,特斯拉“道歉了”。在这份极不情愿且并不真诚的公开信中,美式傲慢的依然可见。而在此之前,当事车主已经社交媒体为自己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了道歉。特斯拉的这份道歉除了来自媒体和消费者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中央级官方媒体的关注,对于一般的市场行为,这些媒体是极少参与的,这份压力特斯拉显然扛不住。随后,郑州市相关部门发表声明,要求特斯拉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此时,事件的性质显然发生了变化,曾强硬无比的特斯拉也只能认“怂”。

    4月21日,特斯拉再次发表声明,这一次声明显然态度诚恳了许多,表示:愿意接受车主指定的任何机构进行车辆检测,愿意先垫付所有检测费用,并且提供发行刹车失灵导致交通事故前30分钟的后台数据。这是目前公众看到特斯拉最“诚恳”的一次公开声明,此时,特斯拉女车主“维权”事件的热度依然不减。显然,特斯拉这位自带光环的“流量明星”尚未达到令公众信服的程度。

    正如中央政法委长安剑评论:不论是汽车还是新能源车,“代替人类行走”都是其基本属性,它的产品质量问题,不仅关乎车上的安全,还关乎马路上无数不特定人群的安全,更关系到公共交通安全,甚至全社会的安全。因此,其产品质量带来的社会隐患,必然要大于一般工业产品和生活消费品的质量问题。一个好的企业不仅在技术上要好,更应时刻将社会责任感放在心上。在事故发生之后,通过检测及时准确查找原因,并对相关生产环节或产品功能进行改进,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这才是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做的事。可特斯拉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无论是否妥协,特斯拉都必须面对中国客户的拷问:明知隐患却置若罔闻,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碰碰拉”继续在路上当“隐形杀手”,无视公共安全风险,不在乎“赚中国人钱、撞中国人命”,试问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何在?

    次阅读
    1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