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在美国安全性糟糕的「GL8」,怎么在中国成了MPV霸主?

    途虎二手车头像途虎二手车头像
    途虎二手车2021-03-31

    上期写了美国去年的销量前10,估计大家看得也是很过瘾,但是有人会疑惑在中国称王称霸的别克GL8(图片|配置|询价)为什么没有上榜。今天吹风鸡说说这款家喻户晓的MPV。22年前,因为上海通用的无心之举,这款在美国夭折的MPV在中国开启了霸主之路。反观美国人民,却对这台车没什么「好感」,其中有何八卦,带你们吃瓜。


    这么大的车叫 Mini van?

    因为经济发展迅速,有类车型在上世纪80年代,同时在北美、欧洲和日本三大市场兴起。美国人管这玩意儿叫Minivan

    雷诺Espace,1984

    道奇Caravan,1984

    其中两款可以被认为是Minivan鼻祖:雷诺Espace道奇Caravan。前者延续至今,后者则是著名的克莱斯勒大捷龙的同款车型。

    这么大一台车,为什么冠以「Mini」的前缀呢?因为它上面还有「Full-size van」,像贵宾车、校车、运钞车这种。大哥在这,弟弟们是挺迷你的。


    并不高的起点:通用U平台

    是不是有点晕,没事,美国人也晕

    时间拨到1990年,随着Minivan的热度,通用推出了专门的车型平台——U平台,并一口气出了三款Minivan——奥兹莫比尔Silhouette,雪佛兰Lumina APV和庞蒂亚克Trans Sport。

    这三台车,在当年有个贼拉风的名字「子弹头」,主要是石油危机搞的,为了降低风阻省油。兄弟们注意了,这三款车就是GL8共同的鼻祖

    看看这内饰,是不是已经看到了GL8最典型的设计风格。小声说一句,庞蒂亚克这黄色指针很对我的胃口~


    第二代U平台:GL8的诞生

    几年后,美国人对二代U平台做了加长。而当年二代U平台的长轴产品,就包括上面这台「雪佛兰Venture」,给GL8的出现埋下了伏笔。记住这台车,后面还会出现。

    1999年,「上海通用别克」正式引入了第二代U平台车型——雪佛兰Venture的长轴距版本,并为之命名为「别克GL8」。可能它也没想到,自己将统治中国未来20年的MPV市场。


    不小心成为风口上的「猪」

    手握这样一台大车,上海通用对于GL8的目标群体有些模糊。从当年的广告可以看出来,一开始上汽是想把GL8包装成为一台精英家庭用车的。

    然而当时,这样的思路显然是走不通的,第一,30万超出了大部分家庭的购买能力;第二,独生子女政策,刚需家庭凤毛麟角;第三,高端私人用户,都更倾向于轿车

    眼看要扑街了,一个隐藏的市场迅速被发掘出来:企业和政府接待用车。尺寸和价格都刚好合适的GL8,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各地企业、政府机关争相采购的对象。GL8也顺势包装出「陆上公务舱」的标签。

    很快GL8受到了商务人士的青睐,成为了MPV版的「奥迪A6」。虽然从销量的绝对数字而言不算很高,但「GL8」作为一个标签,已经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美国这样消费成熟的市场,通用在Minivan的高端市场举步维艰。但在中国,MPV完全一张白纸。站在这样的风口,不想起飞都难。


    一家独大的「130万台」巨头

    2010年很特殊,这一年,中国「SUV销量」相比上年暴涨81.9%,一举突破百万大关。车企将更多的资源优先集中到SUV产品身上,中大型MPV基本被忽略,这也使大部分车企错失了挑战GL8的最后机会。

    竞争对手太少、太弱,无形之中为GL8送上了助攻,等对手们完成其他的产品布局,再想填上这一块市场空白时,却发现GL8俨然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这座「大山」进入中国22年,至今已经卖出超过130万台,最强的竞争对手「奥德赛」也才卖了60多万台。

    艾维亚版本的商务氛围更是到位

    单是2020全年,GL8就卖出156879辆,在萎靡的车市逆势增长5.9%,一副独孤求败的姿态。但就是这样一台神车,在美国却没啥音信,吹风鸡深扒了下,发现一些很有趣的新闻。


    原型车「碰撞测试」糟糕?

    还记得上面说的GL8的前身——雪佛兰Venture吗,它在美国市场没多久就扑街了。原因很简单,初代GL8正面40%的偏置碰撞测试中,A柱折断,前排驾驶舱充当了缓冲区的角色,假人基本没有生存的可能性。GL8受挫,雪佛兰Venture口碑跟着大跌。

    当时还有人表示,虽然碰撞表现不佳,但「较高的底盘」在与轿车发生碰撞时,其安全性也要优于普通轿车。于是美国高速公路安全局(NHTSA)又拿「初代GL8」与同年款「雅阁」进行了对撞实验,这一次还是输了,而且输得很惨。

    这次对撞实验中,它的表现同样如40%偏置碰撞测试实验中一样,驾驶室严重变形,A柱发生了严重的弯折,而另一边的「雅阁」却是成绩优越,A柱完好无损,驾驶舱基本没有变形。这直接导致该系列车型因安全问题而不再被美国消费者所接受。

    再往后说,第二代U平台下的庞蒂亚克Montana,也就是国内GL8的兄弟车,在IIHS碰撞测试中的表现依旧糟糕。正碰试验中,A柱的严重变形外加对乘员舱的重度入侵,获得了「史上最差」评级。中国用户当时几乎很难接触到这样的信息,GL8躲过一劫。

    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 09年通用汽车破产,破产的通用宣布旗下所有MPV车型退出美国市场,就这样「别克GL8」成了一款只在中国销售的「中国特供车」


    「五星安全」被「中保研」盯上?

    二代GL8「胖头鱼」

    2010年年末,上汽通用别克第二代GL8正式上市,虽然造型大变,但它并没有采用最新平台,与初代车型一样基于U平台打造。

    当然了,国内的五星批发部(C-NCAP机构)曾经测试过胖头鱼的安全性能,而胖头鱼也毫无意外地拿到了五星,但鉴于C-NCAP机构的可信度实在是emmm(当时中保研还没成立),所以我们暂且不论。

    2016年,第三代GL8上市,平台更换成了SGM258,但整体还是属于U平台的「魔改」版本。胖头鱼停产在售。同年12月,陆尊停产,前前后后加起来,U平台的GL8在中国卖了十余年,这款在美国市场夭折的产品,却在中国市场得以发扬光大。

    2017年2月,胖头鱼复产,和三代GL8同堂销售至今。二代胖头鱼版本叫「陆上公务舱」,三代版本叫「ES陆尊」、「Avenir艾维亚」。

    第三代GL8更换了后多连杆独立悬架,整车高档感也上升一个层次。所以在产品力上,第三代GL8绝对能更加巩固市场霸主的地位,但是GL8万万没想到,自己被刚成立的「中保研」盯上了。

    第三代GL8在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拿到了P(差):A柱严重曲折,全系标配的侧气帘没有打开。侧面碰撞只能拿到M(一般),B柱根部出现撕裂,入侵内车厢的面积较大,严重影响乘车人的安全。所以全新GL8的总体成绩只能拿到M虽然字面上是一般的意思,但实质上已经是很差了(而P可理解为超级差)。

    尽管排名倒数,碰撞成绩糟糕,但是此次「风头」似乎被另一台群众基础更广泛的神车「大众帕萨特」抢走。这一次,GL8好像又躲过了一劫。

    不过,安全性一直原地踏步的GL8能一直这样「好运」吗?


    写在最后

    22年来,GL8之所以在国内能够混得风生水起,是因为优点足够突出,在同级别没有任何具有威胁力的对手。

    相信不少消费者也都清楚GL8的安全性能,但无奈市场上选择太少,难以使用「拒绝购买」的办法去逼GL8进行自我提升。

    好在这两年,中国品牌开始进攻MPV市场,越来越多优秀产品的涌入,和消费者的日趋理性,多多少少能推着GL8做一些主动的改变,至于结果如何,就等时间的答案了。

    万次阅读
    519评论
    538赞同
    收藏
    分享
    519评论
    53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