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奥迪RS7:V8不死,热血依旧

    66号观车头像66号观车头像
    66号观车2021-03-15

    RS,即为奥迪的技术极点,亦是民用与赛事的连接纽带。相比排量越做越“缩水”的AMG,RS家族依旧选择以大排量引擎来坚守初心。因此也更受车迷的敬仰。



    RS7,融合典雅与高性能的旗舰之作。相比走纯粹竞速路线的R8,传统四座的RS7会更乐意分享自己的速度与激情。邀约亲朋好友共同见证那飞逝的光景,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和成就呢?



    外观/内饰

    与多数高性能GT一样,RS7同样被赋予了妙曼低趴姿态,多一毫间隙都是种罪过。静态维度下即能释放强大的贴地效应,第一眼便能对它的动态表现产生无尽期待。



    在RS7严肃而深邃的眼眸下,似乎潜藏着超乎寻常的巨大能量。这点,从硕大的蜂窝状进气栅以及两旁掩映的中冷器上便可如实反映。另外,RS7的轮毂尺寸达到了惊人的22吋,几乎触顶了乘用车的上线,原因是:需要足够空间来容纳十活塞制动钳和直径440mm的碳陶制动盘。通常情况下,这类组合只应现身在HyperCar上,对RS7来说确实有些“发力”过剩了,视觉效果只能用震撼来形容。当这套制动系统进入工作状态时,全车人都能感知它的施压过程。当然,代价是:多付一台合资紧凑级车的价格。



    相比之下,RS7的车尾低调的有些丧失“存在感”。除了必要的气动设备外,最具威慑力的恐要属碗口大的排气外罩了。观察发现,内部依然藏匿着四根独立排气管,在节能或舒适模式下,外侧的节流阀会处于关闭状态,以减少噪声和燃油消耗。



    RS7的内装,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吸汗、防滑效果出众的翻毛皮与裸露的碳纤维装饰面板。后者的表面并未裹盖环氧树脂层,能清晰触碰它的编织形态,充满了野性。车内的氛围灯颜色能依据驾驶模式的不同而产生对应调整,比如动态模式下会以深红示人,以勾起驾驶者的斗志,很有代入感了。



    实际上,作为一台高性能GT,RS7同样未对“生活”二字作过多妥协。首先,四门侧窗都采用厚度不低的双层玻璃。配合前后植绒翼子板内衬后,建立了不输豪华行政轿车的行驶静谧性。此外,掀背式车身为RS7预留了535L的后备箱容积,装载四人的长途行李完全足够。在近两百万元的落地价下,RS7照例满足着最基本的高级感与实用性。



    动态

    真正的“任性”并不是基于轻量化车身来打造一部机动性爆棚的双座小跑,而是将一颗“泰坦”级的心塞进一部自重超两吨的豪华GT,并完全沉浸在“力”与“量”的对抗当中。这即是RS7存在的理由,所谓“力大飞砖”不过如此了。



    打开机盖,4.0T双涡轮增压引擎盘踞着整个机舱,剩余空间能否再塞进一只老鼠都要打问号。除开V8本身的体积外,双涡轮增压系统以及附带的散热部件均是造成空间满档的因素。与奥迪大部分车型一致,RS7在关键结构上同样设置着加强件,比如避震器上座的铝制连杆,对强化车头刚性,提升动态响应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恒定V8引擎与大尺寸车体产生的高质量负荷,奥迪为RS7配备了以托森差速器为基础的quttaro四驱系统,强度与传动效率非一般多片离合器所能比拟,只是重量不占便宜。



    大部分时候,引擎动力都传向了后桥,这为RS7的弯道表现立下了基础保障,车尾获得了足够动能来修正轨迹,减少了推头,甚至无限接近纯后驱车型,因此产生了“热刀切黄油般”的顺滑手感。



    RS7搭载的电子稳定系统就像一位功力深厚的宗师,出手总是曲展有度,绝不任由引擎肆意挥霍动力。即便是毫无征兆的“地板油”加速,RS7的方向稳定性也依旧如初。可以说,若驾驶技术不够精进时,RS7仍能展现出宽宏的包容度。



    即便RS7配备带软硬、高低调节的空气悬架,不过事实上,供我选择的只有“硬”与“更硬”,毕竟要为RS7超载的车体提供强大的支持力。


    在舒适模式下,悬架可将多余冲击吸收殆尽,能与我形成联系的动能大概仅剩六成左右,行车质感平稳而揉缓。



    动态模式下,悬架会忠实的“绘制”地形,纵然是井盖纹理都能被我无差别的读取。同时,避震器的压缩行程会大幅缩减,缓冲是不可能缓冲的。所以,车身颠簸会大大增强。毫无隔离可言的路感,让RS7成为了一台称职的“路面施工水准检测器”,当然也就不适合日常驾驶。


    多弯的山道上,悬架能充分吸收侧倾,只要速度控制得当,车身绝不会违抗我的意志,甚至化身为我的“影子”,步调百分百,指哪打哪,活跃的指向与手感完全不像整备质量超两吨的豪华GT。试想一下,在蜿蜒的天路上,RS7形作笔,轮当墨,为大地勾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而我,也乐意在这种舒畅氛围中沉醉下去。



    奥迪为RS7预设了四种行驶模式,每种模式下,它都能展现出鲜明的动态特征,以对应不同的驾驶诉求与工况。另外,为了能以最快速度进入竞技状态,在方向盘上还单独安排了RS Model键,该模式整合了RS7的各大动态功能,等同于“一键变身”。呼出RS Model后,转速界面具象为由向至近的“两条跑道”,让我想到了GT赛车游戏的界面,科幻又有趣。转速表两旁则镇守着G值与功率/扭矩信息,车辆的“一举一动”都能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



    需说明,系统为驾驶者预留了自定义空间,可依据路况、工况以及各自喜好自由组搭包括转向、声浪、悬挂在内的细致选项。这点在阿斯顿.马丁这类超豪华品牌上同样可见。


    这里单说动态模式。拨转成功后,排气节流阀全部开启,并发出低沉轰鸣,酷似愤怒的猛兽。此外,八挡变速器的工作模式也随之调整,变得躁动不已,反射速度绝非舒适或节能模式所能比拟。而模式切换中产生的差异同样能清晰感知。举个例子,时速85km/h下,由节能模式切换到动态模式,挡位可连降二至三挡,从第八挡直接落入第五挡。此刻,动力和轰鸣声便一浪盖过一浪,加速感、响应积极性等等,都会异常的迅猛。



    与那些“蛮横”的大马力后驱车不同的是,RS7静态加速时,我听不到折磨轮胎而发出的“惨叫”,毕竟quttaro四驱给予了足够的抓地力来稳固车身,没有甩摆或打滑,我不必与动能“斗智斗勇”,取而代之只有前方被撕裂的空气,以及身后被抛落的时间。不好意思,3.6秒的百公里加速就是这么不讲武德。


    总结

    面对RS7,一切的言语都是苍白无力的,这即是一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典范。为了让我体验到无上的速度快感,从座舱氛围到声浪,RS7上的每一环都不是多余的,一切皆在于激活我内心的运动潜能。



    我可以毫不避讳的说,奥迪在RS家族中倾注的热血,终将化为取之不竭的力量,驱动并燃烧着每位粉丝的灵魂。

    次阅读
    4评论
    9赞同
    收藏
    分享
    4评论
    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