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是低谷,也是转折点——北汽新能源计划三年后重归第一阵营

    汽车通研社头像汽车通研社头像
    汽车通研社2021-03-01

    近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宣布股东大会已经审议通过《关于子公司与斯太尔美国有限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协议的议案》。据此前的公告,这笔交易的技术许可费为固定价款500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9亿元。


    斯太尔美国是麦格纳国际公司(以下简称“麦格纳”)的全资子公司,这并不是北汽蓝谷第一次通过子公司向斯太尔输出技术。1月13日,北汽蓝谷向斯太尔以近2亿元的价格输出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


    北汽新能源E/E架构输出海外、技术反向输出国际巨头的行为,在中国汽车历史上属于第一次,颠覆了过去中国汽车品牌“拿市场换技术”的中外合作模式。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北汽新能源在2020年处境艰难。


    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高歌猛进,中国新能源车型销量为133.7万辆(包括轻型商用车),占到了全球总销量的41.3%,对比之下,年销量2.59万辆的北汽新能源显得落寞。


    入市较早、加上有政策扶持,北汽新能源连续7年成为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从2019年年销量15万辆,到2020年的2.59万辆,北汽新能源“跌入谷底”只用了一年时间。


    今年2月初,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首次公开发表了对北汽蓝谷今后发展的战略规划,改革是重点,“2020年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年,但目前公司正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北汽新能源未来几年的竞争策略是,短期内不再追求规模领先,但在技术、产品、用户运营等核心能力上对标领先。


    如何重回第一阵营


    1月29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2020年年度业绩预亏的公告。经初步测算,北汽蓝谷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亿元到-65亿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亿元到-67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公告指出,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是受去年的疫情因素影响,才导致公司产销量未达预期。同时,政府补贴退坡也是导致其亏损的原因之一,公告显示,相比2019年,公司2020年收到的政府补助大幅下降,对公司业绩影响约为9亿元。


    北汽新能源的销量构成大部分由B端市场消化,长期以来依赖于租车市场、网约车公司、公务车等B端用户,而私人消费者购买的比例并不高。以2019 年15万辆的年销量为例,北汽蓝谷证券部的工作人员表示,15万辆的销量来源约70%是对公业务,剩下30%是私人车主,总销量中占比最高的车型是EU5,年销量达9万多辆,其中有7万多辆是对公销售。


    过度依赖B端市场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旦政策或者企业出现变动,北汽新能源自身发展就会受限,占比较高的对公销量受疫情影响严重,加之政府补贴大幅退坡,北汽新能源2020年的收入和毛利大幅下降。

    北汽新能源自身也意识到问题所在,开始在今年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的方向主要从分享平台技术,强化To C市场、探索直营模式,展开To B端业务的换电合作,参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等五个方面进行。


    一是分享平台技术。刘宇表示,我们的技术平台不光是我们在用,也在迭代开发。北汽新能源子公司与斯太尔签订技术许可协议分享平台技术,可以提高北汽新能源知识产权使用效率,实现技术创新的收益转化,增加经营效益。


    二是深入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进行技术攻关。北汽蓝谷与华为成立了“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今年北汽新能源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ARCFOX将推出两款与华为合作的车型,一款是ARCFOXαSHBT,是华为首款HI尾标上车车型,于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亮相,11月开启小批量预订;另一款是与华为合作的ARCFOXαSH高端轿跑跨界车型。


    三是强化To C市场以及直营模式的探索。北汽新能源将开拓C端(私人购买)市场的重任交给成立不久的高端品牌ARCFOX,从ARCFOX开始,北汽新能源开始向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学习,与过去“切割”,全力探索直营模式。根据规划,ARCFOX将围绕中国22个主要城市建设60家店,今年上半年基本完成,这重点开拓的22个城市,对私市场占据销量的90%。


    四是与多个城市商谈,展开To B端业务的换电合作。北汽蓝谷对换电技术的研究始于2011年,2014年至2016年进行相关换电产品的开发和验证,2018年进入商业化运作,至今已在21个城市建成并启用了251座换电站,投入运营的换电车辆达2.2万台,已累计完成换电775万次。刘宇认为,B端业务,北汽新能源依然具有技术性的领先,北京和海南对北汽新能源换电技术非常感兴趣,其它的省份也正在最后的谈判过程中。


    五是参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2月初,北汽新能源被曝裁员20%,部分高管未能幸免。对于裁员传闻,北汽新能源官方表示正在推进改革,按照“国企体制,民企机制”的方向打造员工与企业的共同体,实现公司经营业绩、组织业绩、个人业绩的强关联、强挂钩,目的是把公司关键指标层层传递至个人,重奖重罚。


    同时,北汽新能源在关键的新业务领域进行“扩招”,公司计划围绕其“三电”的技术强项,筹建“电驱动中心”,“三电”业务和换电业务部门成为“扩招”的重点。


    “公司力图通过内部改革调整,加大瘦身健体力度,轻装上阵,谋求未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北汽新能源方面表示。


    通过以上措施,刘宇表示要用三年时间将北汽新能源带回第一阵营,2021年,ARCFOX的销量目标为1.2万辆。


    何为第四种模式


    主流车企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北汽新能源作为国内第一家独立运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新能源赛道上从巅峰到低谷,北汽新能源急需通过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在刘宇看来,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模式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统汽车企业的新能源转型,其新能源产品多基于燃油车平台和能力来打造;第二类是以特斯拉、蔚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互联网基因使得他们在用户运营上具有天然优势;第三类是整车企业的合资项目,如何平衡合作双方的权益是一个考验。


    北汽新能源要走的路是“第四种模式”,对外开放共享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研发与制造中心。


    刘宇所指的“第四种模型”是麦格纳与北汽新能源控股公司按照49:51的股比共同出资成立的蓝谷麦格纳,ARCFOX极狐就出自该工厂。这种模型和以吉利几何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以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等都有所不同,双方的合作不仅仅是共同开发一两款新车,而是开发全新的电动车平台,该平台的技术不是北汽集团独享,向全行业开放,为其他整车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通过开放技术平台、共享知识产权不仅能够帮助北汽新能源赚钱,同时能够提升新技术验证周期,更快提升产品品质,从而从整体上降低新技术评估和投入的风险。


    北汽新能源联手麦格纳这一看似比较传统的组合,之前并没有受到业内过多关注,北汽新能源向麦格纳反向输出技术,平台开放所带来的规模效应立竿见影,刘宇提到,类似汽车底盘工程开发的知识产权开放方面,已经有一些国内外整车企业在与其洽谈合作。


    除了电动车技术平台开放共享之外,未来北汽新能源还将在三电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测试验证、换电业务以及优质产能等方面开放,积极探索新业务、新模式,加速自身向科技公司转型。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次阅读
    8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