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看了懂车帝对雷克萨斯es的拆解,想说说心里话

    葱头的日常头像葱头的日常头像
    葱头的日常2021-02-20


    借着这次的风口浪尖上的拆解之后,我也说说我作为一个“资深”的宝马车主转投丰田系混动车型真实用户这些年的体会以及心理的一些想法。

    因为自己有些强迫症的情况,刚有车那会,几乎每天都要自己洗车,加上当年335i的巨大改装潜力(主要是汽修厂不按照我说的弄,费时费力还不赚钱),只能自己各种diy。资料来源就是有关以及一些外面的论坛里面的一些大神人物。开过的车多了,拆过的车也多了,积攒在心中的想法就越发的想分享出来。

    (1)内饰材质的用料

    雷克萨斯的用料是彻头彻底地体现了丰田的抠门,他的用料真的算不上高级,包括雷克萨斯在坊间被追捧的最有特点的“隔音”,也在新款车型上彻底说拜拜了。至于老的凌志车,我开过LS460和LS600h以及GS450h,隔音是挺好,但是真的也没感觉比BBA的同级别车好到哪里去,至于媒体形容的“静谧感”我是真心没有体会到。雷克萨斯很多车门内衬的防水层跟丰田是一样的就是一层塑料膜,而在10几年前的宝马E90 3系上所有车门内衬都是一体成型的环保塑料泡沫隔音层。

    (2)机械部分的用料

    雷克萨斯在机械部分的用料更是比奔驰宝马奥迪同级车型永远慢半拍到一拍,包括缸体的材料、悬挂的材料等等。宝马从N系(06年年末)发动机就全面采用铝镁合金缸体,奥迪更是从上上代A8就普及全铝车身,但是同时期的雷克萨斯大部分车型都在用着铸铁缸体。BBA的底盘悬挂用料更是全面超越雷克萨斯的同级车型,这是没得说的。宝马也是从本世纪初就直接将全铝5连杆悬挂装车,雷克萨斯到现在还有很多车型都是钢制悬挂,这部分BBA真的是吊打雷克萨斯的!

    (3)凡事都有两面性

    上面所说的这些都只是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形容状态,我也是尽可能让多的朋友们能明白我的意思。那为什么雷克萨斯有那么一群“死忠粉”呢?甚至是我身边很多朋友从德系换车换成了丰田系呢?故障!!

    <1>德系:漏漏漏,渗渗渗!

    当时在宝马3系论坛上接触到了很多朋友,当然,我也是认识了很多4s店里的高级技工,以及这些年我所亲眼看到的,以及网上看来的。首先德系车的密封件,橡胶件,塑料件我是真心不理解厂家那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售后产值还是要自己增加故障率来弄臭自己的名声?还是只做一锤子买卖?要说这么大的厂商做不好这些小配件,我是不相信的。

    就是这里

    此为机油滤芯底座拆开后样子,粗的那个是防冻液管道,右边细的是机油管道

    5年以上的德系车,发动机舱里面的所有盖板的塑料卡扣基本已经经不起正常的保养拆装了,发动机舱的恶劣工作环境让这些塑料件支离破碎。所有过油过水的通道里面的密封垫,严重老化,失去作用,导致渗漏。一些比较直观的渗漏比如发动机上半部分机油滤清器座,气门室盖,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密封垫,只要渗漏到一定的程度是直接肉眼可以看到的,拿宝马来举例,长此以往渗漏的机油会滴落到传动皮带上,传动皮带的材质是经不起机油的腐蚀的,就有概率造成皮带断裂,从而直接把车和车主扔路上。

    看不到的地方更多了,比如曲轴油封,传动轴油封等等。

    相信所有的宝马车主,只要您是比较关心车的,并且已经开了4.5年的宝马车,你们的机油滤清器垫还好吗?(滤清器座里面是有2个通道,上油下水,一个密封垫老化,就会让防冻液和机油互相混合在一起,少则无事,多了会怎样?)

    宝马从使用电子水泵起,故障率就属于比较高的一个部件,原因也大多是因为密封垫老化渗漏,一个原厂的电子水泵更换价格小1万块钱,不要再说渗漏没啥了,不会影响使用,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个N55发动机的电子水泵(也就是我自己的535上面的),因为密封不严漏防冻液导致插头短路烧坏,这直接就扔路上了。

    记得宝马的N46以及N52发动机,行驶至8到10万公里会出现明显烧机油的情况,去到维修厂,一般都会按照正常的烧机油进行维修,4s店修4缸宝马的费用大概在4万多,汽修厂也要交2万的费用,但是其实是气门油封老化造成的机油渗漏进汽缸,并非活塞环磨损,具体的可以搜一下“免拆 气门油封”你们会得到答案的。

    <2>内饰用料、质感好与坏的保质期

    一台车能开多久,我相信大部分车主会使用一台车在5年的时间,这是个有统计数据做支持的。诚然,我一点不否认德国车BBA的用料高级感十足,做工也足够严丝合缝,但是内饰材质这些在车身上算是“软”性材料,德国车的保质期真的很短。门把手掉皮,粘手、塑料按键断裂、按键掉漆、内饰冬天到处咯吱咯吱异响、橡胶件老化等等等。

    <3>炫技

    不得不说德国车(人)真的很会炫技,而且是能用复杂的步骤完成的目的,就不会用简单的办法做。

    全车网关负责各个模块电脑之间的通讯协同工作,比如,ECU,防盗电脑,车身电脑等等各个模块,其实开发这套系统复杂的工作初衷是为了更好的协同各个模块的状态,以及利于维修诊断车辆故障,德国车小毛病多是怎么最初让车主体会到的?就是冷不丁地蹦出来某个故障灯,这套系统过于缜密,也过于敏感。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是德国人的严谨,德国人严谨是不假,但是这是车辆,车辆的是一个工具,工具的属性是什么呢?是一天到晚让你围着他转吗?修车,顶配件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使用。我是深有体会!我们强大的中国人破解了很多汽车电脑系统,比如为了迫使你必须使用原厂超高价配件并且只能在原厂的诊断电脑才能匹配的某个零件,我们用一些诊断工具替代了原厂诊断设备的垄断。

    举一个例子,绑定车身的配件多如牛毛

    开车的朋友大概都知道转向机是什么吧?宝马很多车型的转向机电脑里面有车架号码(配备主动转向的车型),也就是说你如果购买拆车配件,你只是安装上不匹配是不能用的!转向机有什么必要非得绑定车架号呢?

    再来一个例子

    车机系统有啥必要断电就要输入所谓的“工程密码”呢?不输就没法用?大众车主深有体会吧。

    我已经过了那个第一台车的兴奋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把车定位为一个可靠的工具的阶段,内饰炫不炫不是我所关心的,车机界面是否够酷,也不是我关心的,我需求很少,有个蓝牙音乐放歌听(接打电话、播放导航语音)就可以了。

    机械部分的炫技部分:

    机油蒸汽+油水分离器+直喷最大的问题

    此为2011款EA888迈腾(图片|配置|询价)2.0T行驶4万公里的状态

    进气口的翻板,可以用恶心形容

    相信大家首次在国内某款车型听到“缸内直喷”这个词大部分是在2007年的迈腾车型上吧,后面奥迪也宣传分层燃烧,但是因“国内汽油质量”问题取消了分层燃烧技术在中规车型上的应用。实际上宝马也没闲着,只是没有宣传罢了,宝马从N53发动机(欧洲特供)就在N52的基础上改为了缸内直喷,而国内是从N54发动机才开始普及开来的。缸内直喷技术是好的,更能充分燃烧汽油,压榨输出,但是,我又要说但是,考虑了新技术带来的好看的数字的背后,有没有考虑过持久性呢?显然,当时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设计师团队会想不到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吗?显然不是的,只不过他们并不担心罢了。在这个弊端显现出来的时候,绝大多数车辆已经出了质保期,也后患无忧了。

    EA888车主们,是你们展开回忆的时刻了。

    缸内直喷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配合涡轮增压后造成的进气门室结焦,积炭,要想解决请搜索“XX车型挖煤作业”,那这个积炭是哪里来的呢?一直以来积炭这个词语被各路大神大肆宣传危害,“燃油宝”好像是唯一的解药,他们嘴里的“国内汽油不达标”忽悠了多少人?我只能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各位形容一下这个进气门室(不是节气门!不是节气门!不是节气门!!!)积炭是怎么形成的,有些比喻不恰当的地方请不要吹毛求疵。

    进气门室积炭产生的原因跟汽油基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他是机油结焦,机油是哪里来的呢?这就不得不说到机油蒸汽了。机油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机油蒸汽,机油蒸汽会经过一个叫做“油水分离器”的东西进行冷凝处理,从而让气态的机油再变回液态,再由润滑油道重新回到曲轴箱参与循环,但是这个油水分离器在不出故障的前提下也不是可以做到100%分离的,那有一部分机油蒸汽没有被分离出来怎么办呢?理想的状态下是直接排到大气里面,但是随着环保法规的严苛是不允许这么做的,那怎么办呢?那就是在油水分离器后面用一根管子跟进气管连接,让这部分机油蒸汽混着清洁的空气再次进入发动机内燃烧掉。汽油是有清洁作用的,在不是缸内直喷的发动机上这么做没什么太大问题,因为在进气管混合的蒸汽会再跟喷油嘴喷出来的汽油混合一起进入气缸燃烧,这样就不至于会在气门室产生结焦。但是缸内直喷车就完了!打个比方,进气门室是你们家大门外侧门板,喷油嘴在你家里面,他就是把你家全部用汽油灌满,也没办法清洗你家大门外侧是不是?燃油宝是混合着汽油经过喷油嘴喷射的,那么你们说燃油宝对于进气门室积炭清理有什么作用?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的办法(不是最优解)就是混合喷射,在缸内直喷的基础上依旧保留进气歧管喷射从而避免这个问题。这个进气门室积炭会造成什么后果呢?首先气门因为被结焦垫住了,造成气门密封不严,发动机抖动、无力等状况,严重的后果会直接顶气门造成整个缸盖报废,也会造成正时链条错位等大修发动机。

    都听说过上坡不跟汉兰达,下坡不跟凯美瑞,但是各位有切身体会大雨必淹大宝马嘛?

    今天看完我写的文章,等夏天下过暴雨以后,各位上街看看有没有宝马被水淹趴窝的。



    这其实也是炫技,宝马美其名曰为了配重,所以把进气口(红圈位置)设置的位置很低,准确地说在大灯下沿到地面距离的中心位置,发动机运转的时候进气口的负压巨大,仅仅是怠速状态吸力就比商用的吸尘器的吸力还大,当路面上有没过脚脖高度的水的时候,车速只要稍微快一点,车前保险杠就会把水推起来,对向来车带过来的涟漪(浪花)也足够淹没我说的这个位置,只要吸进去就完蛋。我有亲身经历,2009年的夏天,我开着E60的525Li在一个暴雨过后的街道上,体会了一次什么叫淹车的感受,后果就是因为用了铝镁合金缸体进水后导致发动机抱死,拆解报价维修价格高达人民币14万元,当时一台全新的N52B25发动机是17万多,但是保险公司不同意更换,只同意维修。从10几年前到此时此刻,宝马一直没改,甚至X5 X6这种SUV也一样这么设计。

    能看到这里的朋友真的是资深的车迷了,再或者你也同我一样感同身受产生共鸣了吧,毕竟文章可表达的内容有限,真要说起来这些德系车的通病,怕是10万字的文章也说不完。但是,不可否认,如果论行驶高级感,驾驶操控感,绝对动力输出雷克萨斯真的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地方,可能随着我们这批80后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阅历包括用车经历以及种种各方面原因吧,我感觉丰田系的混合动力是最适合我的车型。

    论动力性,他的绝对动力性肯定不如带T的那些车,但是他无缝的动力输出,以及电机的特性随点随走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已经完全满足日常使用了。因为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变速箱,就几乎没有任何的顿挫,这个跟换挡速度没有任何可比性。

    论舒适性,我觉得操控已经不属于我要追求的范畴了,所以相对来说我还是喜欢轻松惬意的驾驶感受,不喜欢那么紧绷的质感了。

    论可靠性,这个就直接省略号吧!

    论面子,我没有商务接待需求,我也不需要靠车去撑面子,所以略过了。

    另外关于丰田和雷克萨斯,我是正儿八经的作为车主的角度同时期使用过几个月时间的凯美瑞混动和ES300h的并且,我卖掉了ES300h,留下了凯美瑞混动,原因就2个字,它真的【【不值】】2个凯美瑞的价格。

    万次阅读
    1336评论
    965赞同
    收藏
    分享
    1336评论
    96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