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特斯拉频现失控门!刹车异常的元凶竟是博世iBooster?

    车聚头像车聚头像
    车聚2021-02-11

    特斯拉频现失控门!刹车异常的元凶竟是博世iBooster?

    引言 |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越来越多的失控事件,让汽车圈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惶。

    根据多位Model 3车主的描述,失控分两种:一种是突然自动加速,另一种是刹车踩不动。无论哪一种,都会带来致命的安全隐患。

    一、充电站内,突然自动加速!

    1月26日,一位车主在论坛发帖称:早上开着自己的2020款Model 3长续航版,进入充电站充电,车速很慢。先前行并打了45度方向,然后松开电门,准备刹车并倒入充电位。

    “这时车辆突然加速,当时脑袋就懵了!”

    车主回忆时仍充满恐惧,因为当时感觉电门确实下去了,但不是人踩下去的,而是踏板自己下去的。因为和平时松开电门后的阻力感,完全不同。

    等反应过来再踩刹车,车子已经撞到了对面墙上。

    车主说他开了7年车,绝对没有操作失误。特斯拉得知后,要了全套事故照片,说要进行分析,并保证不删除行车记录。

    第二天特斯拉售后来电,给出初步结论:车辆的加速与制动都没有问题。碰撞前检测到加速踏板松开后又突然较深踩下,虽然之后有一个刹车动作,但距离碰撞只有0.2秒,导致事故发生。

    这位车主最后说:“作为特粉,之前深深怀疑每一起事故都是司机踩错踏板了,只有自己亲历了,才发现真的很可能是特斯拉的问题。”

    二、地库内,突然刹车失灵!

    2月1日,同是特粉 的赵先生, 遇到了另一种奇葩 故障 : 刹车踩不动。

    他从大一开始喜欢特斯拉,到大四后终于定了一辆Model 3性能版。但没想 到,提车仅一周后,就出现了刹车失灵的情况!

    当时,他一上车发现屏幕上有提示“能量制动辅助效果下降”,他以为只是能量回收功能受限,就没在意。

    那知,踩住刹车挂D挡,还没有松开刹车踏板,车子竟然自动向前走!而且刹车踏板变得特别硬,因为感觉刹不住了就用力踩刹车,一直踩到底时,才有了制动力让车停下来。

    “当时有类似ABS工作时嘎哒嘎哒的声音,刹车特别硬,并且前四分之三的行程没有任何制动力,但刹车灯却是亮的。”

    他致电售后后,特斯拉工作人员告诉他是系统问题。但他提车一周期间,一直在等OTA推送但一直没有。

    作为资深特粉,赵先生在现场开始了各种重启大法,不停上车下车,深踩刹车。终于,制动踏板有所恢复。但异常的是:前段刹车完全是虚的,没有任何阻力就能踩下去,到达某个临界点后又突然出现了制动效果。

    他在微博上连发质疑:

    ▎如果真是系统问题,为何出厂时不对新车更新系统?为何另一位车主更新了系统仍出同样问题?为何他的车修好后仍未更新系统?

    ▎另一位宁波车友也是国产性能版,也遇到了刹车踩不动的问题,售后也说是系统问题,但为什么维修措施是更换进口的iBooster

    ▎如果在高速上发生了这种刹车失灵的情况,怎么办?他自己就收到了四位车友的私信,说遇到了相同的刹车故障!这么高的故障率,为何不召回?!

    其中奥秘,还得从维修单上找。

    三、维修单上,问题直指iBooster!

    据赵先生提供给车聚网的一份维修单显示,特斯拉对刹车失灵问题的维修措施是:更换IBST--这是iBooster的英文缩写。

    主配件:真空助力泵(Brake Booster)和总泵总成(Master Cylinder Assembly)的编号是1044671-50-A

    付款方式很有意思:善意赠送。

    这是另一位宁波Model 3性能版车主的维修单。他的家人当时在停车场正常启动,车辆突然加速,正常踩刹车根本没用,最后整个人都要站起来才刹停。挂了P挡也没用,一旦试图放开刹车,车子就有加速的趋势。

    检查出的问题,依然是:“iBooster的问题,更换后故障排除。”

    最后店方的措施是:把国产的刹车助力泵(iBooster)更换成了进口的配件,之后没有再遇到类似的故障。

    值得注意的是,这位车主的零件编号是1044671-00-E

    更有意思的是,付款类型是:车辆有限质保。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都是Model 3性能版,都是一样的故障,都是在宁波维修,但给出的配件不一样?

    第二张维修单的时间早一些,在今年1月27日。据车主自述,换的是进口的iBooster。从编号的最后一个字符「E」能看出,这可能是欧洲的意思。

    第一张维修单的日期是2月2日,据车主赵先生描述:他换的是国产件,但是新版的。配件编号最后一个字符是「A」,可能是亚洲的意思。

    对为何给他国产版配件,特斯拉维修人员解释:之前那位车主换的是旧版部件,编号不一样怕有兼容问题。他们特意从另一家刚开业的服务中心拿了一个新版的国产部件过来,给他装上了。

    车聚君闻言一惊:那之前车主的兼容性,特斯拉还管不管?给车主维修关键部件这么随意?没有充分验证就拿车主做试验?

    而且,付款方式一会儿是有限质保,一会儿是善意赠送,啥情况?

    不管怎么说,以上两张维修单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2020年以来的几十起特斯拉失控案,似乎有了一个答案:博世iBooster

    据报道,2013年,博世第一代iBooster在德国工厂生产;2017年这家零部件巨头开始生产第二代iBooster。2019年3月,博世iBooster南京生产基地落成启用,并为该产品取名:智能助力器

    南京工厂是博世继德国、墨西哥之后的第三个iBooster生产基地,主产第二代iBooster,预计2020年产能达300万套/年,主供吉利、上汽、广汽、特斯拉、比亚迪等主流厂家。

    目前出问题最多的,是特斯拉的车型

    为什么我们没有更新2021年事故表?因为太多了根本记不过来!

    在此,车聚君呼吁: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尽快介入调查,以确定特斯拉旗下车型的iBooster是否存在批次性缺陷?并责令特斯拉依照《召回条例》提交缺陷产品分析报告,确定原因与有效解决方案,不能再拿用户做试验!

    四、不只特斯拉,多车使用iBooster!

    那有问题的博世iBooster,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方面,特斯拉售后给一月维修的车主换上了进口件,说明他们一定程度上更认可进口iBooster的质量。

    另一方面,根据2020事故列表,南充2死6伤失控案和成都连撞三车案,车型都是Model X;北京碧森里撞楼事件和深圳追尾出租车事件,车型都是Model S。它们都是进口车,用的自然是进口iBooster,但一样发生了失控!

    所以,还跟iBooster的版本有关。这也是为什么二月维修时,特斯拉又给赵先生千方百计找来了一个新版本的国产iBooster。

    无论如何,这个事件有可能像当年高田气囊一样,会涉及世界上大多数车企。之所以特斯拉的「失控门」更多,大概是和不同厂家对质量的态度有关。

    Elon Musk最近亲口承认:因生产速度过快导致车辆存在质量问题,并建议用户不要在产能爬坡时购买

    坦率是坦率,但是大哥!汽车不是手机啊,它的质量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啊!你为了爬坡牺牲质量当上了世界首富,但有的用户可能就真牺牲了生命成了信仰的祭品啊!这是要“一将功成万骨枯”么?

    您再有钱,不能践踏法律啊

    看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近日约谈特斯拉,有理有据!

    同时, 也建议总局密切关注博世 的iBooster产品 是否存在源发性 失 效的 问题?一个简单的推理是,如果特斯拉的售后相信「新版本」能解决问题,那么说明特斯拉和博世都知道了问题,并做了相应更新

    但所有这些更新,似乎都只是在特斯拉和博世之间秘密进行,不确定它们是否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交了相关报告?

    车聚君早就怀疑过博世的iBooster,在微博上表达过疑问。也曾托一位熟悉博世的媒体询问了其高管,转述回来的答案是:胡说八道

    厂家的话,听听就算。

    理想在6月2号开始悄悄更换新球销,8月份还信誓旦旦声称产品没有任何质量问题,11月6日才承认问题并召回。先斩后奏的事儿,不是没有过。

    一个现实是:我国十年来的召回案例中56%都是责令召回,尽管表面上都是“主动召回”。

    根据读者报料,蔚来也有两例失控事故,一例在地下车库,被很多人认为是环氧地坪加水渍的原因;另一例则在地面的停车场,低速行进时突然前冲撞墙--这时不能再甩锅环氧地坪、水渍、超速了吧?

    另外,比亚迪也有几起失控事件。2019年4月23日,西安一辆唐DM在行驶中失控,造成一死五伤。虽然官方认定是周女士操作不当,但她对事故鉴定报告中的异常数据,提出了强烈质疑。

    2021年1月19日,汉中一商场内停放在展厅中的一辆汉EV在挪车中突然失控,高速飞出撞翻数个摊位,险象环生。

    甚至车聚君在试驾某自主品牌电动车时,也出现过雨天急刹,踩出了ABS但车速反而明显变快的现象。不是ABS正常的刹车距离延长,而是刹车无效且明显提速,幸好几秒后恢复正常未发生事故。

    以上车辆均使用了博世的iBooster。

    车聚小结

    赵先生慨叹:自己一直是特斯拉的铁粉,一直相信特斯拉, 甚至当出现失控报道时,还会分析是司机的原因。比如之前北京车主@电动老王- 的爱人驾Model 3失控,他是站在特斯拉这一边,直到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帮自己的品牌甩锅到自己头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他反问。

    @电动老王- 恰巧看到了,这位认证为东航工程师的车主这样安慰他:感谢还记得我。只有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会意识到不一定是车主的问题

    赵先生最后表示:我都哭了,真的是暴击。

    希望特斯拉像它在回应约谈时讲的那样,进行系统排查,切实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别让用户受惊流汗,再流泪。

    万次阅读
    758评论
    646赞同
    收藏
    分享
    758评论
    64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