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你愿意放弃自主顶配去买合资低配吗?丨马自达CX-30试驾体验

    BENCHMARKER头像BENCHMARKER头像
    BENCHMARKER2020-08-29

    差不多一个月前,我们做了一期长安UNI-T的体验,在那一次的视频当中,由于我们输出或者说分享的观点,和大家在那一段时间接触到的一些信息有些反差,所以导致了在那一次节目的评论和弹幕区,引发了疯狂的讨论。



    在那一次的视频当中我提到,考虑到UNI-T是一台定位运动的车型,那么如果换作是我,我可能会更推荐大家去选择一台价格可能会有一些重合的一台合资SUV。当然在目前这个阶段,如果说你要去在相同价位选择一台合资SUV(或)自主的SUV,那么最大的取舍就是,你可能会要去放弃一些配置。


    不管怎么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那一次节目当中埋下的伏笔。


    今天这台CX-30,我们先来看TA整个的外观设计。没有太多其他的评价,就是好看。这也是马自达从差不多十年前,开始更新的整个一代全新的家族设计语言。可能有很大一部分人会觉得,CX-30在四个轮眉包括侧裙的位置,布有这种大面积的黑色塑料覆盖件,会觉得有一点丑。怎么说呢,从整个的主观视觉感受来看,的确是TA这个黑色的包覆件的面积过大,所以有些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但是其实细看你会发现,恰恰是由于这个黑色的塑料覆盖件,进一步去降低了整个车身的视觉重心,让CX-30看上去更加的修长,或者说更加有那种轿跑的味道。



    另外还有一个,算是比较友好的,TA大面积覆盖黑色塑料件的地方,恰恰是在我们日常驾驶过程当中,比较容易发生剐蹭的轮眉和叶子板的位置。如果说你在平时开车的时候不小心有小磕小碰,那你去更换这个塑料覆盖件的成本,也会比你重新去做车身的钣金和喷漆来得便宜的多。


    进入整个车内,马自达说想要往一个豪华品牌的方向发展,所以大家觉得CX-30的整个内饰设计豪华吗?现在马自达的整个内饰的设计,相比上一代产品周期下的那些车型,真的是要精致了很多。包括像我们今天拍摄的CX-30以及全新的马自达3。重新设计的方向盘,重新设计的仪表以及层次分明的中控台,方向盘底部采取了直线的线条处理,并且有镂空的设计,然后仪表盘中间的时速也采取了液晶的显示。



    整个车内都是大量的实体按键,但却是非常的简洁,并且功能区域的划分也相当的合理。在中控台的上方,有一块非常精致的中控液晶屏,那在目前这个大屏时代,CX-30的这块中控液晶屏是真的非常的小。按照马自达官方的说法,在未来他们基于倡导驾驶的原则,可能会继续缩小车内中控屏的尺寸。那来看看这块中控屏,尺寸很小,屏占比也非常的小,但是由于TA的整个车机交互系统的UI背景设计,是采取了这种深黑色的处理,所以整个视觉层面会感觉,真正实际的液晶屏和外面边框的融合度会更高。所以其实你第一眼看上去的话,也觉得这个尺寸还好。


    好,简单来看看整个车内的驾乘空间的体验。前排其实我觉得还OK,我185cm的身高在里面,可能是视觉上看着会有一点点的局促,大家可以自己参考一下。然后前排两副座椅的承托性,包括还有一点点的这种侧向的包裹支撑,感觉都很好。来到第二排的话,整个后排的横向和纵向的空间,对于CX-30这个定位车型来说就比较一般了,或者说整个这台车的定位可能更适用于1~2人的出行,后排偶尔应应急是没有问题的,中间肯定是坐不了人。


    这里提到了第二排的中间是没办法坐人的,但TA又恰恰在第二排中间设了一个头枕。那考虑到CX-30整个外观造型的设计使得TA的后档玻璃的面积本来就非常小了,那这个时候第二排座椅中间的头枕,会进一步去侵占TA在后视镜当中的视线。如果说大家在日常开车的时候,买的这台车,那么我建议大家就是把第二排中间的头枕降到最低,尽可能的去保证大家在后视镜中的视线。


    驾乘空间聊完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储物空间。老实说,储物空间的体验就不是很好了,当然后备箱的表现中规中矩。四个门把手本来是可以做一个底部给TA封死的处理,这样我们可以方便去放一些手机或者是一些小的零碎,但是TA采取了一个掏空的处理。然后门板上的储物槽,空间包括TA的开口尺寸也非常的有限。中央扶手箱的空间倒还不错,但是副驾手套箱的面积比较一般,然后整个中控台也就只有一个放两个杯子的杯架以及面积和深度比较有限的储物槽。但我们倒是发现,在整个中控台的上方,也就是这块液晶屏的前面,到时可以去放放你的手机或者一些门禁卡之类的。


    除了整个车厢内部的储物空间表现一般以外,其实我们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整车内部总共两个USB接口和一个12V的点烟器,全部布局在了前排(或)更靠前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在我们常规理解的后排,比方说后排空调出风口的下侧,通常会设有12V的点烟器或者是USB的接口,那在CX-30上面都没有。关于储物空间和一些实用小配置的问题,我们也在猜测,考虑到CX-30全球车型的定位,加之刚在国内上市不久,可能本土化的优化目前也处于市场调研阶段。可能,在明年的年度改款上,这些小瑕疵会有所进步。


    进入动态环节,先给大家报一下CX-30的动力搭配。全系2.0L自然吸气,然后配一个6AT的变速箱。这台发动机是目前创驰蓝天技术的升级版,最大可以提供158马力,峰值的扭矩大概在两百出头,我记得好像是202(牛·米)。从整个数据上来说,算是2.0L目前自吸发动机的一个标准或者说稍微偏上的水平。现在网上其实有很多网友喜欢把马自达的动力,或者是马自达的发动机,跟本田的1.5T发动机来进行一个比较,因为两个品牌都是会带有一点点运动的调性。本田目前1.5T的发动机,我们以思域为例,从0~100km/h加速这个维度上来讲,本田的1.5T确实非常牛逼。但是TA的整个涡轮的迟滞,包括TA配有一个CVT的变速箱,其实在你日常驾驶过程中的感觉,并不是特别友好。那种感觉大概就是一点,一阵抽搐之后,然后索然无味。而马自达的这个2.0L+6AT,其实给到你的感觉就是非常非常的跟脚,你只要踩,TA就有。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在日常驾驶的游走过程当中,这种动力的跟脚性,其实是会帮助你对于整个车辆的操控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除了整个发动机方面给到你一个比较良好的体验以外,我们再来说这台6AT的变速箱。从档位的数量上来讲的话,马自达的变速箱肯定已经不再是技术的前列了。但是从整个调校和优化,以及和发动机动力匹配的成熟度来说,马自达的6AT一定是你目前能够在市面(同价位)上买到最好最好体验的6档手自一体变速箱。平顺以及兼顾到TA的响应速度,最佳的一个选择。


    那其实在CX-30上市之前,包括上市之后,以及再早之前的(全新)马自达3,国内网友是引发了非常激烈的讨论。因为马自达对于这两款车,这一次在后桥是选择了一个扭力梁的设定。那大家看到这个设定就一定会说,你马自达作为一个讲求运动和注重操控的品牌,你怎么能够让自己的车型在后桥选择一个非独立式的悬挂。但是疗效好不好,关键还是看老法师的手艺怎么样。今天我想告诉大家,CX-30这个后桥扭力梁,算得上是马自达对于非独立式后桥悬挂,给出的一个接近于满分的答案。


    考虑到CX-30整个定位还是一个偏向于运动和操控的感觉,所以有一点必须要说在前面,在日常驾驶过程当中,来自于底盘和悬架的路感是非常清晰的。如果大家把一味的滤震和舒适性划上等号的话,那可能CX-30的整个动态的感觉就不是你喜欢的类型。在日常行驶过程当中,CX-30的悬架其实是保持了一个高敏感的状态,但为了避免一硬到底,那么马自达的工程师在调校的过程当中,还是比较取巧,将悬架的初段行程,可能大概10%或者15%的阻尼系数包括可能弹簧的磅数进行了调低,为的就是避免在日常驾驶过程当中,带给你杂乱且多余的冲击。而当你一旦需要激烈驾驶,去做大角度的操控的时候,TA的悬架在中后段还是会给你带来非常有信心的支撑。


    全系车型从15万往上有三款车型都配有全速域的自适应巡航,包括主动刹车以及车道辅助保持系统。从实际的体验来看,自适应巡航对于前方车辆的位置的判断以及整个主动刹车还是比较准确的。而更关键的车道辅助保持系统,那真的就和现在的优等生,差了很多了。毕竟,马自达造的车是给人开的,而不是电脑开的。

    好,最后常规的选购推荐。首先,先讲哪一类人适合消费CX-30,那肯定是年轻人。如果你是男生,那么对于运动和操控有一定的需求的话,CX-30是可以满足你的。那对于女生来讲,CX-30整个外观和内饰的设计,已经可以让很大一片女生心水了,再加上TA精巧的车身,对于很多新手来说,是比较友好的。

    具体到选购的配置。其实这一次我倒不是太推荐大家去选择更高配置的车型。因为如果大家把配置选上去了,15万、16万,CX-30顶配17万出头,那其实这个价格放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当中,是可以选择很多其他车型的。所以,我觉得消费CX-30从我们这一次的试驾体验来看,最主要的点就是TA的整个行驶品质,因为给到我们的感觉,CX-30整个动态的驾驶品质已经远超了目前同级别的合资车型,甚至可以打到一些豪华品牌的入门产品。所以作为CX-30的潜在消费群体来说,这台车应该不会陪伴大家太长的时间,如果说五年之后你需要换车,那么在这次的选购当中,去有效合理的压缩你的购车预算,其实是一个相对科学的做法。

    .万次阅读
    39评论
    40赞同
    收藏
    分享
    39评论
    4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