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文青极客标配,这就是我眼中的阿特兹

    大标DREAMCAR头像大标DREAMCAR头像
    大标DREAMCAR2020-08-13

    二手阿特兹的行情很透明,消费TA的车友们,比谁都了解什么年份配置里程车况的,应该卖多少钱,低价收不来,高价卖不动,所以在线下市场,是挺让车商头疼的车型。

    不过既然马自达专业户的帽子被扣上了,我就再头铁一回,收了台2017款2.5蓝天运动版回来,开开体验,结果还算顺利,这篇帖子发布的时候车已经出售,这个秋天我闺女的奶粉钱有着落了。


    这辆车在2016年10月初登,目前跑了4.7万公里出头,两前一后翼子板补漆(4S喷涂,工艺不错),其余原厂漆,总体成色很不错。

    细节不多说了,今天主要分享一下我近期的体验感受。

    说阿特兹,是从颜值开始,还是从操控开始呢?

    先说操控吧,在非豪华品牌B级车当中(看我加了多少的定语),可以称其为标杆,底盘扎实,悬挂硬支撑性挺好,过弯能给人充足的信心,不管是日常通勤还是周末跑山,车身姿态都很稳,容易被驾驭。抛去驱动形式的不同,我感觉TA的底盘质感跟宝马E90 325i颇为相似。

    在运动性上,这款车的调教花了不少心思,转向的手感适中,指向精准,车身随动很灵活,体型不小但丝毫不显得笨重,再加上坐姿较低,视野感受更像是轿跑车。

    不过,如果你没开惯运动风格轿车,只会感觉太硬了,腰可能会有点吃不消,大尺寸轮毂配扁胎,小颠簸处理的一般还有点吵,这应该是TA销量惨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标榜运动,光底盘素质好还不够,动力表现也至关重要,这一点阿特兹不出彩,2.5升自吸192匹/252牛米参数不算差,但8秒出头的零百加速成绩,不能说肉吧,也实在称不上快。不过在快感营造上做的还可以,马自达很多车型都是这种调校风格,转速上的很快,伴随着轰鸣声,稍微带一点推背感,能让人有一丝兴奋。

    虽说快跟操控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提速快很容易被感知,这样的参数,把提速做的更好是完全可能的,厂商可能是出于稳定性和经济性考量(当然主要还是节省研发成本),没有给一个强爆发的运动模式,所以说实话,如果真想有质的提升,就需要后期自己折腾了。

    然后,发动机冷车启动声音真的大,大得甚至有些尴尬,不过很快(十来秒)就安静下来了,驾驶过程中如果不是急加速,也并不吵。

    这台马自达传家的6AT变速箱,换挡平顺没得黑,至于响应,从日常买菜的角度评价,够积极也够平稳,至少换挡逻辑没问题。

    而如果站在运动的定位看,动力结合的有点慢,超车提速时会有延迟,先让发动机吼两嗓子再跑,用拨片和手动模式反应更不好,所以还是差了点意思,出厂如果能预设一个S档就很好了。

    阿特兹操控好名副其实,但综合来说动力输出是个不小的遗憾,我不是要拿TA跟超越同级的对手比,只是感觉以其目前的实力,可以优化的更好。当然,面对市场,妥协多少都会有一些的,能保持现在性格已是不易,如果能够预设几种模式,去满足车主多元的需求,就更好了,不是吗?

    说一个真实的感受,开这款车,如果朋友约我去跑跑山路,我会屁颠屁颠去跑,但要约我上赛道玩玩,那还是转移一下话题,聊聊晚上吃什么吧。

    我开的车型算比较多了,特别好的没开过,但对操控还是有点体会的,这需要花不少的时间与车相处,还要有机会跟别的车对比,才好评价,所以操控真不是一个容易被感知的参数,有点玄乎。

    油耗的表现符合预期,我这边路况比较好,自己的驾驶风格偏激烈,目前开到了8.5升/100km,翻了翻车主口碑,综合都在8升左右,很省油了。

    说完了操控体验,来欣赏一下TA的颜值吧。

    对...这张图不是阿特兹,是我另外一辆车,2.0三厢的昂克赛拉,面对这样的家族化设计,我想知道有多少人分不清这两款车。

    魂动设计,成就无比动感的车身形态,每一根线条每一个曲面都在流动,再配上这红宝石一样的车漆效果,相信很少会有人吐槽TA的颜值。

    阿特兹车身修长,机盖前伸,翼子板有种外扩的感觉,处处都在营造运动氛围,不过也正因为这种比例设计,乘坐的空间被压缩,后排没有大众需求的那么大。

    前脸没什么夸张的元素,具有雕塑般的立体感,相比于改款前,线条更简洁,大灯尺寸缩小一号但配置提升,经过细微的调整之后,整车显得更精神一些。

    鹰眼大灯改款之后,显得更有灵性一些,老款像在悠闲散步,这款更像是发现了猎物,显露出几分杀气。

    车尾跟前脸完美呼应,没有夸张的元素,简洁而又立体,双边单出排气增加了一丝战斗气息。

    尾灯也像眼睛一样,这神态,仿佛对后车充满藐视,气势上不能输嘛。

    天气太热,进到车内,吹吹空调看看内饰。

    阿特兹改款前后的内饰差异太大,前期款我不是很喜欢,17款和之后的这种看着更舒服一些,要吐槽就是老款太像宝马E90,而改款的又像F30,包括现售新款,都有点纯属巧合的意思。不过说实话,阿特兹这套中控设计比宝马F30更有层次一些,拿来对比的话,做工用料也不虚。

    方向盘的样式稍微有点运动,相比后来的再次小改差点意思,感觉是15款库存没清完。

    我知道你忍这个拨片马甲很久了,我也想赶紧把它去掉,但这里面胶粘的实在太牢固,原厂拨片太脆弱...

    我会把它除掉的,小心翼翼地尝试。

    这是2.5的低配,不过车主后来在4S店加装了抬头显示,虽然不是全投影,也还是有用且显得有一丢丢高级感的。

    除了车速转速,还有电压水温等信息显示,功能OK。

    中控屏悦联系统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UI和操作逻辑跟iDrive高度相似,反正我是用得很顺手了。

    嗯,东瀛宝马!

    空调控制区,我还是喜欢这种原始的交互方式。

    座椅包裹和支撑性不错,乘坐的舒适性,尤其长途驾驶的感受,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如果是刚坐进车内,会觉得填充物比较硬,没有大沙发给人的第一印象舒服。

    相比新款车型,座椅总体显得有点窄,其实主要是两侧翼设计的区别,新款坐垫看起来更显宽大。

    后排座椅的乘坐体验是不错,坐垫够长,靠背的角度也够自然,不过腿部空间嘛,估计是要委屈一下你一米二的大长腿了,现在随便拉一辆A级车(当然了,别拉昂克赛拉)出来比,都能有这样的表现。

    只能说不宽敞,也不至于不够用,对腿部空间的谜之追求,我是很难理解的,人均185cm的时代已经到来?

    后排也不是没有亮点,三厢车还能把座椅放倒的,现在已经不多了。

    阿特兹后排支持4/6比例放倒,老实讲这功能没有两厢车和SUV上那么实用,但终归是一种扩展,一些长的物件,没有这功能就拿它没办法。

    后备箱空间一般般吧,开口挺大的,方便放取物品,不过纵深不大,两侧内衬也占了些位置,好在可以向前进行扩展,日常买菜没有压力。

    如果用销量来衡量,阿特兹毫无疑问是一款冷门车,TA所追求的操控体验,并不被大众看好,“叫好不叫座”成了伴其一生(这一代产品已经谢幕)的标签,如果没有颜值撑着,后果不堪设想...

    调侃归调侃,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差异化上,阿特兹还是挺成功的,这样的个性让其拥有一批自己忠实的粉丝,尽管他们的数量放在茫茫人海中只算小众。

    我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其实自己也是被产品筛选的对象,每一款车,也都有自己的目标人群。

    或许只是一种感觉,我身边开阿特兹的朋友,大都有一种文青极客范儿,颜值不低个性独特,爱好新鲜事物,收入可能不高,但捣鼓起新潮产品非常舍得出血,旅行(其实也就是瞎逛)和摄影几乎是最大的共同爱好,混在疲于奔命的人群中,不忘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当然,尤其喜欢被这样形容,哈哈...

    颜值和个性兼具,是阿特兹独特的魅力,新车销量感人,但始终受特定车友群体追捧,不高的保值率,让其在二手市场翻身,重演了“真香定律”,这款车确实是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但我只推荐给年轻人,最好有点文艺气质,因为他们真的很般配。

    OK,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了,下一篇E46 330Ci的整备体验,我争取尽快更新,感谢你的关注和支持,C U!

    次阅读
    30评论
    18赞同
    收藏
    分享
    30评论
    1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